毛里塔尼亚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国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毛里塔尼亚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位 置:西非西北部,西临大西洋,陆疆邻阿尔及利亚、马里、塞内加尔和西撒哈拉。
面 积:1,030,700平方公里(397,954平方英里)。
人 口:180万(1980年)。居民由若干人种组成:有白人和黑人,白人占大多数。毛里塔尼亚社会仍以部落生活和游牧生活为主体。75%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或黑人的混血人种。25%的居民是非洲黑人,主要是富尔贝部落。几乎所有的毛里塔尼亚人都是穆斯林,同马格里布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属马立克派。
首 都:努瓦克肖特。
主要城市:努瓦迪布、阿塔尔。
语 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法语,还有哈桑方言(源于哈桑·本·努阿曼)。
政 体:共和制。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现任主席是马维亚·乌尔德·西德·艾哈迈德·塔亚上校。立法权归国民议会。毛里塔尼亚是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
经 济:农业与畜牧业是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以部落生活为主,农业生产仍按家庭需要进行,居民还在进行易货贸易。主要农业区在以产香瓜著名的塞内加尔河沿岸地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椰枣和花生。沿海盛产鱼类。
自从1960年宣布独立以来,毛里塔尼亚开始重视工业。在弗德里克有炼铁业。从祖埃拉特到努瓦迪布港之间已经修筑了铁路。毛里塔尼亚铁矿公司经营铁矿开采(基本上是法国投资)。最大的铜产地是阿克儒特地区。最大的水力工程将是建筑在塞内加尔河上的大坝。
货币单位:乌吉亚。
国 庆:11月28日(独立日)。
国 歌:《毛里塔尼亚》。

历史简介:
几十年前在毛里塔尼亚发现的古迹、武器、器皿和生活在那一地区的动物图画与石雕都可以说明,在几千年以前毛里塔尼亚的气候同现在干燥炎热的气候迥然不同。确实,作为撒哈拉一部分的毛里塔尼亚在几千年前雨量充足,并具有两大水系:一支水系注入尼罗河,另一支则奔向尼日尔河。干涸的河床和湖泊仍然存在,最大的湖泊是乍得湖:它们都是证明。沙漠性气候的出现以及良田变成撒哈拉沙漠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当良田刚变成沙漠时,当地的一部分人向北逃,跑到北非和埃及,一部分人向南逃,跑到回归线和赤道地区。新石器时代,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居住在撒哈拉沙漠,游牧生活对包括毛里塔尼亚在内的大撒哈来说乃是应急之举。
学者们一致认为,公元初的头几个世纪里撒哈拉桑哈查部落和图阿雷格部落早就进入了撒哈拉。毫无疑问,他们与留在那一地区的居民融合在一起了。进入撒哈拉的这些部落人数不算多,他们经济上依靠南北的贸易和毛里塔尼亚境内为数不多的绿洲所生产的粮食。
在伊斯兰阿拉伯拓疆之后,伊斯兰教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西部传播开来。接着便是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建立。这个王朝在马拉喀什的建立则对毛里塔尼亚没有直接影响,因为这个王朝是向摩洛哥北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黎波里和安达卢西亚发展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对毛里塔尼亚居民中的白人和黑人在行政管理和宗教方面产生过影响,使伊斯兰教由毛里塔尼亚的西部传播到东部即苏丹牧场(热带大草原)地区。伊斯兰教在上层和富人阶级中的传播导致了对朝觐的重视,因而加强了那一地区人民与东部阿拉伯人之间的联系,这支朝觐队伍后来被称作“兴格提”(毛里塔尼亚一地名)朝觐者。东方的阿拉伯人渐渐把“兴格提”作为这一地区的代名词。
公元11世纪中期,希拉勒部落和萨利姆部落进入马格里布,其中希拉勒部落逐渐进入马格里布的最西部。13世纪末期,摩洛哥的苏丹阿布·优素福·雅古卜(1258—1286年)把希拉勒部落中的一些人赶出摩洛哥,于是他们便朝南而去。这些人便是马格尔人,他们的人数虽少,但以勇敢彪悍而著名。他们在毛里塔尼亚的北部定居,许多求他们保护的人也加入到他们的部族中来,因此人数逐渐增多,组成了若干个部落、部族或群体,最有影响的是哈桑部落。尽管我们对哈桑人在最初两个世纪里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我们知道,自15世纪以后他们成了毛里塔尼亚的主人。可以肯定,他们与当地人通婚了,所以他们的人数大大增加,势力也强大起来。哈桑人的最大功绩是在毛里塔尼亚传播了阿拉伯语,即哈桑方言,有4/5的居民讲这种语言,很多人能认读。实际上哈桑人是外来的阿拉伯人与本地的桑哈查柏柏尔人的混血儿,是毛里塔尼亚居民中的大多数。
由于哈桑人居统治地位,毛里塔尼亚便变成了他们的一统天下,其余的马拉布特人则要向他们缴纳赋税,马拉布特人中只有祖瓦伊雅人即有知识的人才能得以豁免;这种有知识的人与哈桑人基本平等。
从民间传说,从当时与毛里塔尼亚沿海(伊尔甘岛)和内地的瓦丹做过生意的葡萄牙人所传述的故事中可以知道,哈桑人15世纪时就很有势力了。由于17世纪发生的战争,他们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的文学和社会制度16世纪就在这一地区形成了。
自从15世纪大西洋沿岸建立起了贸易中心,毛里塔尼亚就与葡萄牙人有了联系,在伊尔甘岛有葡萄牙人的大市场,他们还在瓦丹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贸易中心。葡萄牙人很重视毛里塔尼亚的重要产品——阿拉伯树胶。同时他们把欧洲的工业品运到毛里塔尼亚来。
17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利用战争或签署条约占领了毛里塔尼亚沿海的许多港口,如伊尔甘、圣路易、努瓦克肖特北面的锚地和普尔腾迪克。1783年英法达成协议,1814年签署了巴黎条约,把毛里塔尼亚沙漠和塞内加尔沿海地区确定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19世纪以来,法国继续向内地扩张,其目的是要把它在毛里塔尼亚的势力范围与在阿尔及利亚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法国的海外领地部长1899年宣称,打算把从塞内加尔河北岸到阿尔及利亚南部、摩洛哥和包括廷巴克图在内的地区合并成一个行政管辖区,名为西毛里塔尼亚。
法国向内地扩张行动从1901年开始直到1934年占领摩洛哥时为止。他们把这种殖民主义行动叫做“绥靖”,如同以前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干的一样。在这一期间,法国吞并了撒哈拉沙漠的内地部分,即毛里塔尼亚以东地区,被称为法属西非洲。这一地区东起乍得湖西到大西洋,北起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南到大西洋,其中一部分被英国和西班牙占领;英国为向内地扩张占领了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即现在的加纳和塞拉利昂),西班牙则控制了现在称为西撒哈拉的地区。现属塞内加尔的圣路易当时是这一广阔地区的行政首都。
当毛里塔尼亚1920年宣布为法属殖民地时确定了其行政边界(后来为政治边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从毛里塔尼亚人和西非其他居民中征召了许多士兵为其作战。但在“绥靖”政策之后、大战之前,毛里塔尼亚人奋起反对法国殖民主义。1946年(即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制定年)毛里塔尼亚脱离塞内加尔(尽管还在受圣路易的管辖),进行了制宪选举,第一个毛里塔尼亚人迈勒哈·瓦尔德·巴巴纳入选法国制宪会议。之后,政党开始在毛里塔尼亚出现。当时有两种意见:加入法兰西共同体抑或独立。毛里塔尼亚的政党有毛里塔尼亚进步联盟党和毛里塔尼亚协商党。
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革命开始。摩洛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废黜了穆罕默德苏丹五世,立穆罕默德·本·阿尔法为苏丹;摩洛哥人的愤怒行动;法国人被迫承认既成事实签署独立协议。1956年摩洛哥宣告独立,这对毛里塔尼亚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人民要学习和尝试政治和政党活动方式,因此出现了争端,而民族因素加剧了争端,在南部和东南布尤甚。毛里塔尼亚担心因邻国的观点而自身解体。1958年2月,两个党联合,组成毛里塔尼亚联合党。该党成立以后便开始为实现国家独立、加入法兰西共同体而努力。并终于在1958年9月得以实现。同月,第一届毛里塔尼亚政府成立。与此同时反对加入法兰西共同体的民族复兴党成立。
1959年3月,毛里塔尼亚的第一部宪法诞生。同年5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议会。1960年11月28日,伊斯兰毛里塔尼亚宣布为拥有主权的独立共和国。由于民族思想在毛里塔尼亚尚未成熟,多政党的存在对毛里塔尼亚的统一有着不良的影响,因为部落情绪广泛地存在着。一党政府虽然成立了,然而国家的统一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其中就有在工业、科技和政治领域中法国影响的继续存在。
毛里塔尼亚人选择总统制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是第一位总统,他的党是执政的人民党。1978年发生的一场不流血政变把他赶了下台。由乌尔德·萨莱克继任,改称全国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当萨莱克辞职后,由艾哈迈德·卢利接任(1979年)。1980年卢利卸职,由乌尔德·海达拉掌管国家事务。
1976年,西班牙正式宣布撤出西撒哈拉,西撒哈拉的主权问题留给了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去解决。毛里塔尼亚于1979年主动退出关于这个问题的争执,放弃了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
1980年7月5日,以乌尔德·海达拉为首的救国军事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毛里塔尼亚彻底取消奴隶制”。这个决定的目的是解放被财主雇佣的哈拉廷部落的黑人工人。
1981年3月,“争取民主毛里塔尼亚联盟”中的几名军官企图推翻当局,未遂。努瓦克肖特指控摩洛哥是这次阴谋的幕后策划者。阿尔及利亚也警告摩洛哥不要干涉毛里塔尼亚的稳定和独立。与此同时,摩洛哥则指控毛里塔尼亚支持波里萨利奥阵线。几天之后,9名军官被处死。
1982年3月底,在努瓦克肖特举行了6个撒哈拉国家(毛里塔尼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和乍得)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里塔尼亚主席乌尔德·海达拉强调要消除西撒哈拉和乍得的紧张局势。
1984年2月,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统一组织部长会议时,毛里塔尼亚承认了波里萨利奥阵线8年前宣布的在西撒哈拉成立的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毛里塔尼亚是承认这个国家的第27个非洲国家,那时世界上已有57个国家承认了它。这一举动加剧了摩洛哥国王对毛里塔尼亚政权的仇恨,而这时的毛里塔尼亚政权正加强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团结。人所共知,在推翻乌尔德·海达拉主席、由总参谋长马维亚·西德·艾哈迈德·塔亚上校执政的军事政变中,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间是有过默契的,海达拉当时正出席在布隆迪举行的非洲——法国首脑会议。塔亚9个月前是总理兼国防部长,(1981年4月——1984年3月)。新政权只发表了一个声明,指出要维护推翻文官政府的1978年7月l0日运动的基本目标。马维亚·塔亚上台后很快接见了阿尔及利亚特使。承认并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强调政变只是由于内部原因导致的,利比亚承认新政权;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艾哈迈德·塔列布·易卜拉希米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对外关系负责人穆罕默德·乌尔德·萨莱克访问了努瓦克肖特。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毛里塔尼亚的近代史分成四个重要政治阶段。

一、内部自治以前

在这一阶段里,有两个党参加选举战,它们是毛里塔尼亚进步联盟和毛里塔尼亚协商党。两党的建立基本上是为了选举一名代表和两名地方顾问。实际上它们尚无教育、改造、鼓动群众朝着物质、精神的幸福与向善前进的思想。

二。自治阶段和独立的开始

1956年临时宪法开始生效。阿拉克会议于1957年5月2日召开。这次会议之后,前总统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任毛里塔尼亚联盟党总书记,因为他以总理的身份领导了联盟党和协商党的联合,并接受所有新兴运动加入该党。这个阶段是试验阶段。由于法国当局允许几个民主党派并存,因此产生了由艾哈迈德·巴尔·穆斯科领导的复兴党,由哈达拉米·乌尔德·哈达尔和优素福·基亚领导的毛里塔尼亚民族联盟等等,这为现在的联盟——毛里塔尼亚社会主义者党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正如前总统达达赫说的,为不使国家的有生力量分裂,必须创建一个新的政党。毛里塔尼亚人民党于1961年12月底在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了成立大会。毛里塔尼亚人民党诞生、及其由21名委员组成的第一届政治局组成之后,政治斗争一直在错综复杂地进行着。
毛里塔尼亚人民党很快改组为毛里塔尼亚联盟党。1961年12月与联盟党联合的其他党派的领导人相继离去。新的一代关心的并不是选举。两位有胆识的政治家已经准备成立反对党。由于宪法确认毛里塔尼亚人民党是唯一政党。因此那些职业政治家和战斗青年只能进行秘密斗争和反叛行动。他们迫使当局对他们谨慎从事或者采取回避政策,否则军方将推翻当局:军队已经干预政局,以在各民主党派中确立平等。

三.政治反对派存在阶段

虽然禁止多党存在,但秘密斗争依然在进行。1968年5月在祖埃拉特发生了镇压罢工工人事件,愤怒的毛里塔尼亚舆论对此很快作出反应。青年人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组成了反对当局的强大的反对派阵线,这样反对派产生了,1968—1975年,反对派势力发展很快,成立了毛里塔尼亚劳动者党和其它秘密政治组织。
四、1978年7月10日以后

前总统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的反对派希望军队干预政事以恢复平等和建立多种民主。但是由于毛里塔尼亚人民党1975年8月召开党代会时绝大多数劳动者党员参加了该党和爆发了撒哈拉战争,政局突变,军人们准备停止战争,以拯救面临崩溃的国家。
军人们已经把恢复民主作为国家重新改革的起点并把此列入政治日程。一些人认为所谓民主就是多党并存,如同塞内加尔现在的情形—样。这正是国家在各个领城出现史无前例的政治发展的原因。政治家、知识分子、工会干部和青年学生根据相互间的各种关系开始组党,建立代表各种利益,各种思潮的组织。同时,他们还准备组成集团,施加压力,以改变救国军事委员会和政府的决议,从而实现真正的民主。因此,国内充满了争夺和政治对抗,产生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政治不稳定,人们都希望恢复过去的秩序。军人们也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他们自己也被那些想要掌权的文官牵着鼻子转。直到1981年4月25日才出现了一个政局平稳的新阶段,由你争我夺、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而产生的政治对抗结束了,几种思潮、几个党派的羽毛渐丰,对此;我们回顾如下:
政治观察家们看到,从1968年5月发生残酷镇压祖埃拉特罢工工人事件到1984年12月12日早晨有几种思潮进入政治生活;那天早晨发生了在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见下文)。在这一时期内先后有如下的党派产生、出现、消亡在政治舞台上:毛里塔尼亚劳动者党,民主民族运动,复兴党,非洲黑人运动及其派生组织:其中有非洲人民运动、保护毛里塔尼亚非洲黑人联盟、解放运动、毛里塔尼亚民主联盟、取消奴隶制度争取黑人民权解放运动、亲前政权的毛里塔尼亚民主联盟、纳绥尔派、穆斯林兄弟会等。
1986年底,毛里塔尼亚进行了第一次民主尝试。毛里塔尼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成员。在毛里塔尼亚人看来是军队自1978年取得政权时所许诺的实现正常民主生活的第一步。毛里塔尼亚划分成13个州,而在13个州里竟有28个选举方案在选举中竞争;必须指出的是毛里塔尼亚没有被承认的反对党。
毛里塔尼亚自1960年独立以来第一次民主尝试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任何一个选举方案中都没有提到地方的政治组织,尽管这些组织秘密活动,一直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程度地影响着毛里塔尼亚的政治决议。努瓦尔肖特的观察家们把这种现象归咎于这些组织内部四分五裂,一些组织由于遭到1981年以来直到两年前才停止的镇压而变得十分虚弱。
毛里塔尼亚政权趋向努瓦克肖特各区提出的选举方案:第一,因为它与中央政权比较接近;第二这个城市政治力景比较集中,重要人士也都生活在那里。预计下述两个组织的方案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个是“争取民主全国联盟”,这个联盟中有许多部落的头人、上层人物以及五位前部长、其中就有穆罕默德·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自军人执掌政权以来,他先后担任过几届内阁部长,最后—任是新闻部长。这个方案得到一些新闻界人士和亲西方势力人士的支持。还有一个温和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叫做“宪章派”,其领导人物是大学教授穆罕默德·马哈茂德·乌拉玛,主要依靠大学生和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得到纳绥尔派和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
军人许诺在毛里塔尼亚建立民主生活,他们于1978年推翻了前文官总统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1980年制定了宪法草案,确定毛里塔尼亚是一个“议会制民主共和国”。然而在投票,表决之前宪法草案被取消了。因为发生了军人敢死队组织的政变。尽管如此,关于民主的承诺仍然存在,伹在前主席穆罕默德·胡纳·乌尔德·海达拉中校统治时期已经没有人去理睬它了,因为当局对反对派采取从肉体上和政治上彻底清洗的政策,毛里塔尼亚人民对当局已经失去信心。
当海达拉中校政权于1984年12月12日被现主席马维亚·乌尔德·艾哈迈德·塔亚上校推翻以后,毛里塔尼亚人民又重新盼望民主的承诺能得以兑现,尤其是当局释放了所有的政治犯并为他们平反之后。尽管乌尔德·塔亚上校还没有确定允许政党存在的日期,但是他的政治纲领已经明确规定尊重个人自由和新闻自由,并强调国家要逐渐过渡到民主生活阶段。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