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比绍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位 置:非洲西部,濒大西洋,陆上邻塞内加尔和几内亚。
面 积:36,12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60个小岛。
人 口:54万(1980年),绝大部分为非洲人,属于若干不同部族,主要有:巴兰特人、富尔贝人和曼丁哥人,大部分为穆斯林,除此之外还有基督教徒、原始宗教信徒。
首 都:比绍。
语 言:葡萄牙语(官方语言)、克里奥尔语和当地部族语言。
政 体:共和制。总统制,现任总统为1980年11月14日政变推翻路易斯·卡布拉尔主席的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中校。路易斯·卡布拉尔是由于前总书记、他的兄弟阿米卡尔·卡布拉尔1973年被暗杀而继承几内亚和佛德角非洲独立党及国家领导职位的。维埃拉要路易斯·卡布拉尔承担葬送500多反对者性命的责任,同时驱逐了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领导人,他威胁要审判佩雷拉总书记,从而取消了与佛得角群岛的联合。
1446年葡萄牙航海家努诺·特里斯唐考察了葡属几内亚,并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奴隶集结中心,从16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1905年确定了几内亚的边界。阿米卡尔·卡布拉尔从50年代起领导了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进行反对葡萄牙的隔离制度的活动,从而爆发了反对葡萄牙人的游击战,后来革命者控制了内地。葡萄牙人在沿海一带一直呆到1974年。随着葡萄牙的政变和佛得角群岛1975年的独立,几内亚比绍也宣告独立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有化,直到1980年维埃拉发动政变。
经 济:最主要的农产品有花生、稻米、椰枣,此外有制皂、炼油业等。
货币单位:比索。
历史简介:
葡萄牙航海家努诺·特里斯唐于1446年发现了葡属几内亚,但是到16世纪才在几内亚海岸建立起第一个贸易中心。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这个国家被专门当作一个贩运奴隶的转运站。法国和英国人反对葡萄牙对葡属几内亚的要求,直至1886年这些国家达成协议。1905年葡属几内亚的最终边界被确定。本世纪50年代,阿米卡尔·卡布拉尔创建了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63年,逃到邻国(尤其是塞内加尔和几内亚)的爱国者反对葡萄牙人强加给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的种族隔离制度。爱国者从事了一些反对葡萄牙当局的武装活动(他们宣布的游击战的一部分),以便强迫其承认这个国家的独立。几年后,他们控制了国内的一些地区,并保证居民提供行政及社会服务,开办了一些学校。而葡萄牙继续控制着沿海地区和城市。1974年,葡萄牙革命运动推翻了里斯本政府,新领导承认几内亚比绍的独立,路易斯·卡布拉尔(1973年被暗杀的阿米卡尔·卡布拉尔的胞弟)成为几内亚比绍第—任元首。几内亚比绍要求将佛得角群岛并入其版图,但这个群岛于1975年获得了独立。
新领导人面临着葡萄牙殖民主义遗留给这个国家的严重后果:95%的居民为文盲;经济落后,仍然使用原始的耕作方法;生产水平非常低下;没有象样的工业;自然资源尚未利用,政治上他们选择一党制(即社会主义和部分马克思主义原则);经济上实行长期、全面的国有化,特别是对土地、葡萄牙银行、商业公司(包括葡萄牙的)、住宅以及弃置的设施。
独立的新政权在第一年似乎没有遇到反对派。但到1976年10月末,在军事法庭审判拉法伊尔·巴尔布扎(按原文音译)(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第一任总书记,1969年同意与葡萄牙人合作)期间,发生了反对现政权的示威游行。路易斯·卡布拉尔主席1978年12月19日的演讲又一次证明存在着正在强大的反对派,因为他宣布国家有关部门破获了一起反对派策划的阴谋。
1980年10月14日,现任总统、政府首脑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中校推翻了路易斯·卡布拉尔主席,他领导的政变没有遇到多大反抗,逮捕了卡布拉尔。并将他软禁,维埃拉解散了全部官方机构。组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委员会(革命委员会)要求卡布拉尔承担经挤崩溃的责任,打算(通过政变前4天刚刚颁布的新宪法)在这个国家建立总统制。维埃拉将所有佛得角群岛血统的领导人从政权中清除了出去。当他发现卡布拉尔用来埋葬其500名反对者的墓群时便马上宣布,把佛得角群岛总统、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总书记阿里斯蒂德斯·佩雷拉以及路易斯·卡布拉尔送交法庭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