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位置:亚洲南部,与阿富汗、伊朗、中国、印度相邻,南濒
阿拉伯海,东北部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克什米尔
查漠地区接壤。
面 积:803,940平方公里(310 ,402平方英里)。
人 口:7,735万(1980年)。97%是穆斯林,其他少致为印
度教徒、基督教徒和佛教徒。
首 都:1959年后为伊斯兰堡。在此之前,卡拉奇为东、西
巴基斯坦的首都,后建伊斯兰堡为新都。
主要城市:拉合尔、海得拉巴、拉瓦尔品第、莱亚普尔、木尔坦、白沙瓦。
语 言:官方语言为英语,国语为乌尔都语。还有旁遮普语、信德语、帕坦语等。
政 体:1973年宪法规定为共和制。1978年后为军事管制制。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为共和国总统。除首都伊斯兰堡外,巴基斯坦分为四个行政区,每个区均由一名联邦官员执政。巴基斯坦是联合国、亚州开发银行、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1979年退出中央条约组织。
经 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米、甘蔗、棉花。1977年颁布农业改革法。矿产有:铬、铁、煤、石油、天然气等。工业有棉纺织、制糖、水泥和煤草。
货币单位:卢比。
国 庆:3月23日。
国 歌:《伊斯兰国土属于我们》。
历史简介:
伊斯兰之前的巴基斯坦
印度河流域(包括现在巴基斯坦)是人类几大文明摇篮之一,其重要性可与埃及、两河流域以及中国得古代文明相提并论。早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陆续迁居印度河流域,带来了印欧语系得母语梵文。随之带来的与一些达罗毗萘仪式相混杂的宗教传统(达罗毗萘人居住在印度北部)。此后,印度教曾对上述宗教传统加以提炼和发展。在整个印度——巴基斯坦土地上建立起几个雅利安王国。这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入侵巴基斯坦,并要把它并入波斯帝国之前。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率领下的马其顿人向外开拓,波斯对巴基斯坦的统治于公元前327年结束。
公元前4——2世纪,孔雀王朝统治了整个巴基斯坦。公元前3世纪,这个王朝出了一位著名的君王阿育王,他信奉并主张传播佛教。
公元前2世纪初,孔雀王朝开始衰落,这为希腊人占领巴基斯坦部分地区提供了方便。希腊人德米特里成为整个印度河流域的主人。其后,由他的助手米南德王继位,统治了旁遮普的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在这个阶段,佛教与古希腊宗教互相影响,成生一种名为“希腊——佛教"新艺术。公元初期,印度一古希腊王国在为躲避匈奴人而逃离中亚的厌哒民族的攻击下消亡。然而,印度——古希腊文明却继续存在于由贵霜王朝重新统一起来的帝国境内。公元3世纪中叶,当波斯人入侵时,帝国再次分崩离析。波斯人的统治只维持了短短的几十年,便被印度的笈多王朝赶走。该王朝于公元5世纪轻而易举地统治了类似于孔雀王朝建立过的印度——巴基斯坦帝国。印度文明在笈多王朝几代君主的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该王朝的君王对印度教和佛教一视同仁。公元500年,来自中亚的匈奴部落入侵笈多帝国的西北部地区,即现在的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境内的几个王国时分时合,终于在阿拉伯人的拓疆、以及来自西面的土尔耳其人的攻势面前败北。
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的传播
穆阿维叶·艾卜·索福彦时期(661—680年)伊斯兰将领阿布杜拉·本·苏瓦尔开拓了信德国,公元8世纪,信德国攻克了巴基斯坦南部。两个世纪后,又征服了巴基斯坦整个北部地区。当时,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最终消除早先来自中亚的入侵者的影响。最后—个征服这一地区的帝国是
16—18世纪期间繁荣的莫卧儿帝国。18世纪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于是,英国人开始进入并完全控制了次大陆。
20世纪初,民族情绪开始高涨,要求民族独立的示威游行和暴动时有发生。1919年和1935年英国曾先后两次颁布法令,这两项法令相当于印度帝国的宪法。然而,印度人及其政治首领们对此并不满意。二次大战前,英国不得不许诺给印度一巴甚斯坦以独立。大战结束后,实现了独立。然而不久,国内各阶层、各派别四分五裂,矛盾重重,其中最大的分歧便是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反目不和。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半岛后,穆斯林竭力维护其宗教及文化特色,以对抗占居民大多数的印度教徒,当独立成为现实时,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首的穆斯林联盟宣布在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于是,1947年巴基斯坦国诞生。
1958年之前,巴基斯坦一直实行议会民主制。1958年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元帅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总统制.此后,国内政局稳定了近10年。1968年,人民要求恢复议会制,国内发生骚乱、以致于1968年大选无法进行。
1969年阿尤布·汗提出辞呈,并呼吁军队接管政权。于是阿迦·穆罕默德·叶海亚·汗将军便在国内实行军法管制,接着自任总统。1970年底,进行大选。成立国民议会、制定新宪法。
东巴基斯坦的“人民联盟”取得了大多数席位,而受巴基斯坦人民党支持的政府却不接受这次选举的结果,坚持维持当时东、西巴基斯坦的局面。东巴基斯坦宣布罢工,并发生多次骚乱,要求东、西巴基斯坦分离。于是政府解散了“人民联盟”。并派遣军队道东巴、几百万东巴居民逃往印度。几起边界事件发生后,1971年印度军队进入东巴。印巴战争爆发。结果巴基斯坦军队溃败,东巴宣布独立,成立了孟加拉国。叶海亚·汗将军辞职。穆罕默德·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接任总统。1973年,颁布新宪法,选举布托为总理。1974年2月,巴基斯坦正式承认孟加拉国。
1977年3月,巴基斯坦举行了议会选举,以佐勒非卡尔·阿里·布托为首的人民党获胜。然而,伊斯兰宗教反对派诋毁选举结果,发动了暴力示威游行。要求罢免总理。于是,总理辞职。军队利用了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将军领导了一次军事政变,推翻了布托总理,判处他死刑,并于1979年4月执行 。1981午3月,莫拉太蒂·布托 (阿里,布托之子)的支持者劫持了巴航的一架飞机,扣押了机上乘客。
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政府反对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1979年1月,齐亚·哈克强使美国总统向巴基斯坦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但是,在阿富汗事件,英迪拉·甘地复出、里根总统在美国人选中获胜之后,时局大变。1981年6月,里根向齐亚·哈克提供了价值32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其中包括给巴基斯坦几架鬼怪武飞机。齐亚·哈克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于1982年10月17日访问了中国。同时,他向印度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于1982年11月1日访问了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诸国。1982年12月5日,齐亚·哈克出访美国,与里根总统讨论了苏联出兵阿富汗问题(苏联有近10万军队驻扎在阿富汗)。1983年上半年,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就驻阿苏军问题进行了会晤。
在国内,1983年8月,由十一个政党组成的反对派《恢复民主运动》开始发难,致使部分人士遇害身亡,当局进行大逮捕。1984年8月.反对派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重申他们的要求:进行大选、 把权力交给人民的代表。1984年3月,齐亚·哈克曾许诺要举行大选。1984年12月,他又重申了这个诺言,与此同时他也颁布了一项禁止反对派抵制预定进行的公民投票或大选的法令。1984年10月和12月,齐亚·哈克就实施伊斯兰法律进行了公民投票,获得了97.7%的选票,得到了广大穆斯林的支持。
在外交关系方面,1984年2月,齐亚·哈克在莫斯科期间(他去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没有受到任何一位苏联高级领导人的接见,这表明克里姆林宫冷淡支持阿富汗游击队的伊斯兰堡,亲印度和重视印—苏同盟。尽管如此,一个月后齐亚·哈克还是声明巴基斯坦不与苏联对抗,而要致力于在联合国主持下通过非直接会谈解决阿富汗问题。1984年8月,巴基斯坦一阿富汗非直接性会谈恢复,这一会谈开始于1984年6月。联合国在幕后主持会谈,致力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保证不结盟的阿富汗邻国在将来免遭外来干涉,以及让在巴基斯坦的约300万、在伊朗的100多万阿富汗难民返回阿富汗。另—方面,双方签署了9年前提出的印一巴互不侵犯条约。齐亚·哈充在1984年8月表现得很灵活,而印度方面当时却显得死板、僵化。在与中国关系方面,1984年7月,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访问中国时曾强调说,中国没有向巴基斯坦提供核武器。他的这次访问是双方有着紧密关系的两国间的年度例访。
总之,巴基斯坦是亚洲中部的一个坚强的伊斯兰堡垒。它对巴勒斯坦事业和伊斯兰事业部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