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国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布基纳法索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布基纳法索共和国(原上沃尔特)
位 置:非洲西部,与马里、尼日尔、贝宁、多哥、加纳、象牙海岸为邻。
面 积:274,200平方公里。(58,690平方英里)
人 口:5,750,000(1980年)。其中约50%是自11世纪至1900年统治国家的莫西人。至今国内仍有莫西王国,但其作用只是象征性的。其他主要部落是从莫西部落分出来的博博族、洛比族、古隆西族;还有富拉尼族、曼丁哥族。居民除信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外,还信非洲原始宗教。
首 都:瓦加杜古(曾是莫西王国的首都)。
主要城市:博博——迪乌拉索。
语 言:官方语言为法语,也用莫西语。
政 体:共和制。总统和总理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属国民议会(1974年解散)。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调停委员会、非洲共同体成员国,也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现任总统托马斯·桑卡拉上尉。
经 济: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主要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大麦等。大部分居民生活在中部地区。由于农产品不能满足本国需要,所以大批居民移居国外。在东北部发现了锰矿,然而其开采与否取决于拉贝藏加——瓦加杜古铁路及其通往东北角多里支线的铺成。
货币单位:非洲法郎。
国 庆:12月11日(宣布共和国成立)。
国 歌:《沃尔特》。
历史简介:
? 历史学家们认为,来自黄金海岸(今加纳)的入侵者在11世纪侵占了沃尔特高原,接接着又向布散塞地区(今布基纳法索南部)前进,并与当地居民杂居,由此产生了莫西人。莫西人建立的第一个王国称为腾科多戈。
腾科多戈王国建立者的孙子乌白利自称“莫罗那巴”(“世界之王”),并在中部高原建立了瓦加杜古王国。乌白利的子孙们又建立了两个莫西王国:北部的亚顿加和东部的古马尔。亚顿加各部落多次击败了北方桑海王国的进攻。当时的桑海王国为了让莫西国接受伊斯兰教,曾多次进攻莫西人。战争中,亚顿加人常常追踪桑海人直至该国境内。1329年的一次战争中,亚顿加人焚烧了廷巴克图城(今马里的城市)。1400年至1500年期间,莫西人统治了自南部黄金海岸到北部廷巴克图的广大地区。但是16世纪中叶,桑海王国再次把莫西人困在他们原先生活的高原地区。
第一个进入莫西人地区的是来自德国殖民地多哥的德国探险家莫斯坦希卡法,那是在1887年。继他之后,又有不少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来到此地。1893年,法国人占领了亚顿加王国的北部地区,1895年使该王国屈服于他们的殖民主义保护下。接着,法国人的军队向南部挺进,1896年又征服了瓦加杜古王国。
1904年,法国把这些地区并入它的殖民地上塞内加尔——尼日尔。1919年又把它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其殖民地,其现名为布基纳法索。并任命爱德华·赫尔辛格为总督。该总督致力于引进和鼓励棉花生产,并为此开辟道路。然而这一经济政策未能阻止大量的劳动力向非洲西部地区转移,最后法国政府只好屈从于想获得廉价劳动力的农场主的意愿,于1932年把它分割为三部分,分属象牙海岸,尼日尔和苏丹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莫西人站到法国一边。1947年,法国政府响应莫西首领莫罗那巴桑二世的倡议,重建莫西人的国家。1958年布基纳法索成为法兰西共同体的“自治共和国”,并产生了它的第一部宪法。1960年8月5日宣告独立。同年11月,开始实施第二部宪法。
1966年,继政府和工会冲突之后,军队接管了政权,废除了1960年宪法。国家由政府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掌管,直到1970年颁布新宪法。1974年,共和国总统阿布巴卡尔·桑古尔·拉米扎纳又废除了这部宪法,并解散了各政党,新政府由部分军官和文官组成,此外还有一个咨询委员会。新政权为了减少国家经济的附属性,必须采取获得多种外援的政策,实施改革计划,并正视与马里的边境争端。桑古尔·拉米扎纳总统有意建立唯一的执政党——民族革新运动党,以对付工会。1975年12月17—18日工会组织了一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工会还要求总统履行他许下的在3年内恢复民主的诺言。
随着1977年11月27日宪法的颁布,第三共和国诞生了(1970年宪法产生了第二共和国)。共和国总统由全面、直接的公民投票产生,并且规定国内只能有三大政党存在。1978年4月30日大选后,这三个合法的政党是:沃尔特民主联盟、保卫民主联盟(由前总统莫里斯·亚梅奥果的支持者组成)和沃尔特进步联盟(以塞耶·泽博为首)。拉米扎纳总统在1978年5月14日和28日的总统竞选中再次获胜。
然而,1980年10月25日,拉米扎纳总统在一次非流血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他自1966年开始掌权),取而代之的是塞耶·泽博上校领导下的争取国家进步复兴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废除了1977年宪法,解散了议会,软禁了主要领导人。并宣布保证个人和集体的自由。无疑,这项政变早在2个月前,即沃尔特教师大罢工时就酝酿好了。此外,由于沿海地区遭受旱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也是导致这次政变的原因之一(上沃尔特是世界上最贫困的25个国家之一)。
两年后,即1982年l0月,又一项军事政变推翻了赛耶·泽博上校的政权,组成了临时拯救委员会,挑选了少校军医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为共和国总统。4个月后(1983年3月初)新政权揭露了由亲前政权的军人策划的一起阴谋。
1983年8月,托马斯·桑卡拉推翻了韦德拉奥果的政权,组成了以文官为大多数的新政府。桑卡拉本人除担任共和国总统、全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外,兼任内政部、安全部长等职。1984年6月,桑卡拉处决了7人。他们被指控在一个月前企图夺取政权,1984年8月.托马斯·桑卡拉作出决定,把国名改为布基纳法索民主人民共和国。同时,国旗及国家口号也由原来的”团结——工作——公正”改为“祖国或死亡,我们将胜利”。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