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土耳其共和国。
位 置:横跨北半球的欧、亚两洲。欧洲部分与希腊、保加利亚接壤;亚洲部分与苏联、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相邻。
面 积:780,576平方公里(301,381平方英里)。97%的领土在亚洲,3%的领土在欧洲。陆上边界长达2,573公里,海岸线长为3,558公里)。
人 口:约5,200万(1985年)。大多数居民依次集中在以下城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阿达纳、布尔萨。值得一提的是99%的土耳其人是穆斯林(其中85%是逊尼派,14%为什叶派,1%的人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首 都:安卡拉。
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阿达纳、布尔萨、科尼亚。
语 言:土耳其语。先前是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穆斯塔法·凯末尔实行土耳其西方化总体计划时,便改用拉丁文书写。
政 体:共和制——民主制——议会制。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1982年就宪法举行了公民投票。大国民议会由400名代表组成,任期为5年,是土耳其唯一的立法机构。土耳其分为67个省,每省设一个省长,由政府任命。现任总统凯南·埃夫伦将军,总理图尔古特·厄扎尔。
经 济:土耳其历来以农业为主,且很发达。但土耳其也重视工业,如纺织、钢铁、造纸、水泥和制糖。尽管52.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3%。21.3%的外汇收入来自农产品出口。
货币单位:土耳其里拉。
国 庆:10月29日(共和国成立)。
国 歌:《独立的进程》。
历史简介:
真主赐他平安的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定要攻占君士坦丁堡。其君主德高望重,其军队功德无量……”先知的预言千真万确。穆罕默德·奥斯曼二世大局攻陷历来征服者难以攻克的君士坦丁堡,并改成为伊斯坦布尔,成为连续五个世纪的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这段时期里,正如拿破仑·波拿巴所说,该城一直是“世界的主宰”。
自有史以来,现今土耳其国一直是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历史舞台。那里曾诞生过世界上第一个制造铁器的文明——赫梯文明;在其爱琴海沿岸,开放出古希腊天才之花——著名的特洛伊城。那里的诸王国屡遭战乱;波斯人想统治该城;亚历山大大帝要把该城变成其帝国的中心;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罗马人当时已成为世界的主人。
土耳其人(其中有塞尔柱人)越过乌拉尔山脉,来到了现在的土耳其。塞尔柱帝国未能顶住十字军从西面,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东面的夹击,最终落入现在土耳其人的祖先奥斯曼人之手。奥斯曼人在鼎盛时期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奥斯曼人因其帝国的创建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在不长的时间里,奥斯曼人向外扩张,渡过博斯普路斯海峡进入欧洲,占领了已处于全面崩溃的拜占廷帝国的大部分土地。君士坦丁堡在被围之后曾进行过抵抗。土耳其人从陆上派遣其部分舰队到金角湾包围该城。致使该城于1453年沦陷。奥斯曼人又继续扩张,西到欧洲的维也纳,南到非洲,并沿印度洋向东远征。
16世纪是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尤其在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其疆域从匈牙利延伸至黑海,从俄罗斯南部直至非洲北部。在苏莱曼一世之前,赛利姆苏丹在1516年达比格草原一仗后攻占了叙利亚和埃及,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穆塔瓦克勒把哈里发的称号也让给了他。
苏莱曼一世去世后,奥斯曼帝国首次在勒班陀海战中败于西班牙和威尼斯,从此帝国由盛转衰,后瓦解、失败。其原因种种,最主要的是:邻近的欧洲国家不断强大;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滋长;军队涣散,政府解体。“新军”已丧失了昔日的战斗力,转向在国内扶持或废黩一些君主(“新军”由苏丹挑选的基督教青年组成)。历届苏丹财力支拙外债高筑,以致于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把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描述成“病夫”俄国为了占领海峡,到达地中海,变本加厉在南部边境施加压力。而英、法两国担心俄国在地中海地区称王称霸,便出面进行干预,遏止俄国的扩张野心,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然而,19世纪和20世纪初,舆斯曼人未能保住在欧洲的那些领土,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都先后独立。虽然青年土耳其运动在国内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未能巩固苏丹政权,制止国家日趋衰落。
一次大战中,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奥一边,成为战败国。色佛尔条约规定土耳其放弃它在外的全部领土,其中包括阿拉伯国家。同时,指出希腊占领阿兹密尔和邻近地区,海峡地区保持中立。土耳其就此恢复到它原先称之为安纳托利亚的边界(希腊语意为太阳之国),英军、法国占领了伊斯坦布尔,意大利军队侵占了安纳托利亚南部。
以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的民族革命废除了色佛尔条约及其给土耳其带来的一切后果。穆斯塔法·凯末尔重建了军队,驱逐了占领军,废除了哈里发制,于1923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穆斯塔法成为第一任总统。同年通过的洛桑条约取代了色佛尔条约,洛桑条约确定了现在的土耳其边界。
穆斯塔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国家民族、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男女服装)。他还引进了当时欧洲最新的法律。原先,奥靳曼民法没有追溯家谱这一规定,穆斯塔法对此作了硬性规定,并首先从自身作起,1934年,大国民议会赐予他“阿塔图尔克”即“全体土耳其人之父“的称号。
1938年穆斯塔法·凯末尔去世。二次大战中,土耳其保持中立,直止1945年才加入同盟国。由于出现了俄国威胁土耳其的迹象?,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土耳其提供了重要援助。这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内容之一。接着,土耳其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60年代初,一场政治危机席卷了土耳其。通货膨胀,政府内部发生内讧,政治上采取镇压手段,导致阿德南·曼德列斯政府为一批军官所颠覆,杰马尔·古尔塞勒将军组成了军人政府,颁布了新宪法,出任共和国总统,直至1966年去世为止。继他之后是苏奈将军。他在军队压力和经济危机面前不得不于1971年3月撤回他对苏莱曼·德米雷尔总理的信任。德米雷尔的两位继任者(尼哈德和法利德·曼尔尼)也象他们的前任一样失败了。1972年5月,共和人民党主席比伦特·埃杰维特取代了伊斯麦特·伊诺努,并致力于革新这个政党,改名为”社会民主党”。
该党在1973年议会选举中获胜。站在该党一边的还有以内季梅廷·埃尔巴坎博士为首的救国党(宗教改革党),它是继共和人民党和正义党之后的土耳其第三大政党。社会民主党任命埃杰维特为共和国总统。他下令在塞浦路斯登陆,并于1974年7月解放了塞普路斯北部地区。
1975年,德米雷尔重新出任总理。但在他执政期间,右派和左派之间发生过多次政治暴力事件。1977年大选中人民党获胜后,责成埃杰维特重新组阁,但他失败了。后又第五次责成德米雷尔组阁,他也没有成功。1978年1月,埃杰维特才组成政府。他自执政伊始,便面临右派和左派之间日益加剧的暴力冲突,有时以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教派别斗争性质出现。在1年中,即至1979年1月末,死亡人数就达1,000人左右。
1979年夏天,埃杰维特的人民性开始下降。他在政治上的支持者开始背弃他,以至于他的政府濒于倒台的边缘。1979年10月,他在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后,便提出了辞呈。后由苏莱曼·德米雷尔组成一个由他的正义党组阁的少数派政府。
此后,局势并没有好转,反而日趋恶化。不出3个月(即至1980年1月),左、右两派就有几百人被杀(有时由教派之争造成的)。于是,武装部队将领向共和国总统提出警告,责成立法机构和各政党结束1980年1月的局势。9个月后(即1980年9月12日),军人们化警告为行动,发动了一次政变,推翻了德米雷尔政府,解散了国会,禁止各政党活动,软禁德米雷尔和埃杰维特,由凯南·埃夫伦将军领导国家安全委员会。
自1980年首次实施民主以来,土耳其人于1982年11月7日就国家安全委员会在一个月前颁布的新宪法举行公民投票。投票结果表明土耳其将军们得到拥护,埃夫伦就任共和国总统,并保证恢复并完善民主进程。几天后,土耳其外长出访莫斯科,一星期后,埃夫伦出访中国,寻求两国间的经济合作。
国内方面,1983年5月,当局对库尔德人施加压力,对574人进行审判(1981年4月开庭审判),判处其中35人死刑。取得巴格达同意后,土耳其军队在伊拉克境内追击库尔德人。1984年8、9月间,又重复了此类行动。此时,德黑兰没有接受与安卡拉一致行动对付库尔德人的协议。另一方面,1983年11月,2,000万选民选举出1982年宪法规定的大国民议会中的400名代表,以图尔古特·厄扎尔为首的祖国党获得了211个席位,人民党获得117个席位,而军人支持的民主党仅获得71个席位。这次选举被认为是1980年9月12日政变以来凯南·埃夫伦将军的第一次失败。厄扎尔负责组成新内阁。
外交方面,1984年2月,埃夫伦将军访问了利雅得,以加强两国间经济、政治上的合作。这是15年来土耳其总统首次出访沙特阿拉伯王国。1984年4月,厄扎尔访问了德黑兰。这是他自1983年12月执政以来首次访问外国。众所周知,在这次访问前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伊朗曾经是土耳其的第一个出口市场。伊朗从土耳其购进了价值10.8亿美元的粮食、钢铁、塑料,以及其它货物。1984年5月,厄扎尔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他还不顾美国的威胁访问了利比亚。1984年12月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来访期间,土耳其与苏联签订了两项重要协定,旨在加强未来10年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同时,双方也就科技合作方面达成了协议。
1984年4月13日在伦敦出版的黎巴嫩《事件》周刊(第1432期)上刊登了该刊记者采访土耳其新任总理、祖国党主席图尔古特·厄扎尔的文章。文章说,1983年11月大选是自1980年9月12日政变以来,土耳其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选举结果以厄扎尔为首的祖国党赢得了45%的选票,即211个席位。该党主张与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合作,同时,也保持与西方现有的联盟。这样,土耳其就能摆脱70年代出现的动乱和恐怖的漩涡,朝着民主迈进。这次选举中,站在祖国党一边的以奈季代特·贾尔普为首的人民党获得了30%的选票(即117个席位)。同时,以退休将军图尔古特·苏纳尔普为首的、得到凯末尔派支持的民族民主党只获得议会中23%的选票(72个席位)。军队禁止其它政党参加选举。但是,厄扎尔为了表明他的政党是得到土耳其广大人民支持的,于1984年3月25日举行了地方选举,允许其它政党参加竞选活动。选举结果,祖国党获得44%的选票;以埃尔达尔·伊诺努(穆斯塔法·凯末尔的继任人,前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之子)为首的社会民主党获得22%的选票,该党主张计划经济;以得到前总理德米雷尔(被禁止活动)支持的伊尔德勒姆·阿夫杰为首的正确纲领党——伊斯兰党获得了14%的选票。其余的选票由其它各政党获得。在这次选举之后,这些政党尽管自凯末尔执政时期就从事政治活动,却都成了小党;受凯末尔派支持的人民党结束了它的作用;伊斯兰潮流的共荣党以及由杰出的工程师内季梅廷·埃尔巴坎为首的伊斯兰正义党,都由于不断向他们施加政治压力而退出舞台。
谈到土耳其与阿拉伯关系时,现任总理、祖国党主席图尔古特·厄扎尔先生是这样说:“众所周知,土耳其是由许多小国组成的大国中的一员。我们不应该相信西方人所说的,奥斯曼帝国就是土耳其人对阿拉伯国家的占领。我们大家都是一面旗帜,即伊斯兰旗帜下的成员,甚至那些非穆斯林,也同穆斯林一样享有所有的权利。”
“当你观察奥斯曼帝国时,你将会发现大部分有建筑特色的地区,都在阿拉伯国家,大马士革、开罗、巴格达……而在今日的土耳其,只有伊斯坦布尔一座大城市。当你离开伊斯坦布尔之后,你会发现与它相邻的最大城市,便是叙利亚的阿勒颇城。这就是我对“土耳其占领”这种说法的解释。刺激昔日感触的话语是毫无益处的,只会延误今日的交往。”
“1911年,我们和利比亚人一起,与意大利人打过仗。一次大战结束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土耳其没有与这一地区的朋友们保持联系。而今天,情况不同了。也许土耳其向伊斯兰会议组织派出总统级代表,强调今日的土耳其再次考虑到要发展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土耳其总统凯南·埃夫伦将军出任伊斯兰会议国家组织副主席,就更说明了这一点。”
在谈到塞浦路斯问题时,厄扎尔说: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问题。假如我们是现实主义者,我们就会承认这是土耳其和希腊的事情。因此,任何可能的解决办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有关各方之间关系的发展。”
自1975年起,黎巴嫩各独立的宗教派别发生骚乱。当问到他对黎巴嫩问题的看法时,他说:“我说实在的,看不出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我也不认为别人看到了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我要说,尽管对奥斯曼帝国说长道短。但是,黎巴嫩历史上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却从来没有遭遇到象今天这样的肢解。难道这不值得深思吗?”
关于土耳其对伊斯兰阵营的作用时,他明确地表示:
“我们确实是一个军事条约——我指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的成员国。我们今天与伊斯兰国家,或者阿拉伯国家发生的关系,是共同合作的一种形式。我们培训他们的军事人员,帮助军队建设。此外,在国内,土耳其制定了—套生产现代化武器的宏伟计划。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朋友们参予这一伟大的计划。”
著名的英国记者、作家爱德华·摩利特曼拉强调指出,尽管穆斯塔法·凯末尔为土耳其的发展采取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尽管在长达60年的历史时期墩里,凯末尔派施行了威胁政策,都无法扼杀大多数土耳其人民心中强烈的宗教感情。他说:“恢复伊斯兰传统和制度的强烈感情,在土耳其各民族人民中已经滋生。”穆斯塔法·凯末尔的继承者伊斯麦特·伊诺努任总统时,曾欢迎组成一个或者更多的反对党,从1945年初起,成立了由前执政党人民党的领袖组成的民主党,该党之纲领拒绝反宗教的世俗化,呼吁承认宗教自由。接着,重建宗教学院,以争取人民群众支持其提出的其他口号。
1950年5月,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于是,它废除了用阿拉伯语宣礼要受惩罚的强行规定。
民主党执政10年期间,深得民心,因为它新建了1,500个清真寺,修复了86个老清真寺,其中包括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尼亚大清真寺。同时,土耳其电台也开始用阿拉伯语诵读古兰经。
“那些追究我们在宗教方面落后原因的人,他们错了。因为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篡改、曲解了宗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宗教,它要求信教的人更努力工作、更勤奋、更明智,以改变过去对宗教的误解和错误贯彻教义,而导致我们落后于其他民族的状况。”
以苏莱曼·德米雷尔为首的正义党在大选中获胜后,为伊斯兰教各派作出了许多成绩,其中包括在伊斯坦布尔和科尼亚建立几所伊斯兰高等学院,以培养更多的伊玛目、宗教演说家和宣传家。此外,现任总统凯南·埃夫伦自1980年政变后成功地结束了整个70年代里,由于各种思潮之间的尖锐政治斗争,而引起的土耳其各地发生的流血事件。现任总理、祖国党领袖图尔古特·厄扎尔在议会大选后,又在地方选举中,尤其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阿兹密尔、阿达纳等大城市选举中赢得了45%的选票。因此,他加强了自己的政治权力。同时,社会主义民主党获得了23%的选票;伊斯兰教的正确道路党获得了13%的选票。
凯南总统和厄扎尔总理都想利用土耳其作为苏联的邻邦、北大西洋公约的积极成员、伊斯兰大家庭成员的地理、政治、战略和历史条件,尤其是其总统担任了伊斯兰会议组织副主席职务的有利条件,加强与伊斯兰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双边关系,恢复土耳其在该地区的积极作用。
土耳其人民以他们光荣的军事史著称于世。当他们尽力为伊斯兰教、伊斯兰使命服务时,他们成功地征服了许多人未曾征服过的君士坦丁堡,并把它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当他们把土耳其能量与阿拉伯能量、以及其他伊斯兰人民的能量都熔化在“伊斯兰国家”这座大熔炉里时,创造了奇迹。历史还能重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