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国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阿尔及利亚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位 置:北非西部,北临地中海,与突尼斯、利比亚、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为邻。
面 积:约2,381,741平方公里(919,593平方英里),是仅次于苏丹的非洲第二大国。
人 口:约18,750,000人(1980年),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多信伊斯兰教。
首 都:阿尔及尔。
主要城市:瓦赫兰,君士坦丁,安纳巴,特累姆森。
语 言: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尚有柏柏尔语,知识分子中通用法语。
政 体:社会主义共和制。1976年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一党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现任总统沙德利·本·杰迪德)。1979年修改宪法,规定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立法机构是国民议会(5年改选1次)。阿尔及利亚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
经 济:该国劳动力的一半从事农业,但农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农田分为国有和私有两部分。主要农产品:葡萄、柑橘、小麦、大麦、燕麦、橄榄、土豆等。矿产:石油、铁、磷酸盐、铅、锡。1958年开始开采石油,阿尔及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气厂。近年来,阿尔及利亚有了真正的工业体系,能生产钢、铝、石油化工产品和农业机械。
货币单位: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国 庆:11月1日。
国 歌:《誓言》。
历史简介:
迄今尚不知在柏柏尔之前有什么民族居住在阿尔及利亚(马格里布国家均如此)。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突尼斯建立了迦太基城,并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公元前146年,罗马人侵占迦太基,统治了整个柏柏尔人居住地区,把毛利塔尼亚变成了他们一个最美丽的领地。几个世纪后,从西班牙来的汪达尔部落动摇了罗马的统治。大约一百年后,拜占庭人控制了这个地方。7世纪时,阿拉伯人征服阿尔及利亚,他们把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传入了阿尔及利亚。公元11——12世纪,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从摩洛哥来到阿尔及利亚,很快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并在13世纪建立了独立的王朝。
16世纪初期,西班牙人占领了阿尔及利亚的大部分港口。阿尔及尔城的陷落激励了与土耳其结盟的“柏柏尔尔兄弟”同仇敌忾驱赶西班牙人。西班牙人被赶走后,亲土耳其的柏柏尔奥赛王朝统治阿尔及尔城。此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延续了约300年之久。1830年,法国人入侵阿尔及利亚,遭到各地的武装反抗。其中,最主要的抵抗运动是阿布杜勒·卡德尔率领的。他有灵活的外交手腕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在阿尔及利亚西部领导抗法斗争,把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联合起来抗击法国人,斗争一直坚持到1875年。那年,卡巴依勒地区的柏柏尔人投降了。从此,法国逐渐控制了整个阿尔及利亚。但在整个19世纪,尤其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人失败后,反法斗争一直此起彼伏。普法战争之后,阿尔及利亚成为法国的一个省,欧洲移民大规模地陆续来到阿尔及利亚。
在两次大战期间,阿尔及利亚出现了四支爱国民族力量,分别由梅萨利·哈吉、费尔哈特·阿巴斯、谢赫·伊卜拉希米和伊本·巴迪斯(伊斯兰贤哲会的领导人)领导。1943年,这几支爱国力量成功地提出了战后立即建立阿尔及利亚国,接着建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联盟的主张。但是法国当局拒绝了这一要求,在此之前,他们拒绝了比这更温和的要求。穆萨利·哈吉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得到阿尔及利亚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因为该运动的主张更具独立性。1945年5月,法国人残酷镇压塞蒂夫人民建立了秘密组织,进行反抗法军和法国人的军事运动。1952年,这些秘密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艾哈迈德·本·贝拉被迫逃往开罗1953——1954年期间,他开始准备反对法国统治的武装革命。
阿尔及利亚领导人频繁集会(1954年有几次在瑞士召开),建立了“民族解放阵线”,其军事力量命名为“民族解放军”。革命在奥雷斯山区爆发,随即蔓延到了其他地区,到1956年底已遍及全国。阿尔及利亚革命得到各国和各政治力量和派别的支持,其中支持最力的是加麦尔·阿布杜勒·纳赛尔总统领导的埃及。
法国政府不顾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他们竭力主张把阿尔及利亚并入法国)的反对,倾向于和阿尔及利亚革命领导人谈判。1958年,民族解放阵线建立了以费尔哈特·阿巴斯为首的“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其成员有艾哈迈德·本·贝拉以及其他曾被法国当局逮捕的领导人。
在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阿尔及利亚人命运自决”政策的推动和阿尔及利亚革命不断高涨的压力下,1961年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革命领导人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城市埃维昂开始直接谈判。第一次谈判以失败告终。1962年1月在日内瓦和罗马再次进行谈判。1962年3月18日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后,建立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国。据此,1962年3月28日,组成了以阿布杜勒·拉赫曼·法利斯为首的临时政府。与此同时,“秘密军队组织”(由法国极端分子组成,他们主张阿尔及利亚永远隶属法国)暴力活动猖獗,但他们的企图未能得逞。1962年7月1日进行的民意测验中,有91%地阿尔及利亚人投票赞成了立即独立。两天后,戴高乐将军宣布法国从统治了130年之久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撤走。
独立伊始,阿尔及利亚内战已有一触即发之势。因此,便采取了措施:1962年9月选举费尔哈特·阿巴斯为总统;艾哈迈德·本·贝拉为政府首脑:解散阿尔及利亚共产党和布迪耶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党及梅萨利·哈吉领导的党;取消军区制;实行一系列社会主义原则。
1963年4月,本·贝拉任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接着,在宪法通过总统制后,被选为共和国总统兼政府首脑、武装部队司令,执行了与旧政权完全不同的政策。1965年6月19日,布迈丁上校领导的军事行动推翻了本.贝拉,组成了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宣布了反对本·贝拉的个人独裁,建立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继续执行不结盟和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
阿尔及利亚与法国的关系,由于经济(债务、石油、天然气及天然气管道、赔偿被国有化的法国公司问题等)、政治(法国在西撒哈拉问题上支持摩洛哥)、社会(约70万阿尔及利亚劳工在法国的地位)等原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1975年法国总统基斯卡尔·德斯坦访问阿尔及利亚后,两国紧张关系有所改善,但紧张的根源并未消除。
在阿一以争端方面,阿尔及利亚主张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态度。在戴维营协议后阿尔及利亚加入了“拒绝阵线”,出席了巴格达会议,谴责戴维营协议。西撒哈拉问题使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关系持续紧张。阿尔及利亚严厉谴责西班牙把西撒哈拉交给摩洛哥和毛利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大力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作战。主张西撒哈拉独立,并于1976年承认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同年,通过新宪法。一年后,布迈丁主席因病停止执行其主席的职责。1978年12月布迈丁逝世。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召开特别会议,选举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为共和国总统和党的总书记。会议决定修改宪法,但对体制和全力的平衡均为作变动。而只对总理的职责作了一些表面文章。然后,开始重新评价被流放、关押或软禁的(如艾哈迈德·本·贝拉)等反对派领导人。
1980年4月,阿尔及利亚国内外(尤其是在法国)柏柏尔族学生发起“为了柏柏尔文化和语言”的运动。在法国的柏柏尔族学生组织声援委员会,支持该运动。阿尔及利亚当局指控反对阿尔及利亚革命的外国势力是这次运动的幕后策划者。看来这次运动性质极其严重,以至于沙德利·本·杰迪德总统公开声明“民族文化遗产不为一个地区或一群人所垄断。”此后(1980年6月15——19日),民族解放阵线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1980——1985年的发展计划。会议重申坚持国民宪章和社会主义选择,并承认过去犯了一些错误。6月底,任命由7人组成的新的政治局(原来有17个成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对内阁、一些国家机构和军队进行了重要的改组。此后不到一年即1981年5月,大学校园又发生骚乱,一些学生受伤,有些学生被捕。1981年7月的民族解放阵线党中央例会上,一些人被清除出政治局,其中有著名的阿布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和穆罕默德·萨利赫·叶海亚维。从此,开始了“布迈丁后”的阶段,沙德利·本·杰迪德的权力加强了。在学生运动提出的各种责问后,这次会议本来是为讨论全国的文化政策而召开的。1982年11月,在首都阿尔及尔郊区本·阿克努布的男大生城又发生了学生冲突,穆斯林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学生示威后,执政党警告原教旨主义者和左派势力不要扰乱局势的稳定。
1982年12月l7日,沙德利访问法国,他是近20年来第一位访问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总统,访问旨在消除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阴影。沙德利访法归来不久,就接待了来访的中国总理赵紫阳。1983年3月底,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签署了兄弟和睦条约。1983年4月初,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同时宣布开放由于西撒哈拉问题上的分歧而关闭了7年之久的边境。
在内政方面,1983年12月,以连续性和合法性为口号.召开了民族解放阵线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沙德利·本·杰迪德再次当选为总书记,并被推举为1984年1月1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的唯一候选人。会议通过决议要优先发展农业,为石油枯竭后的时代作准备,并把私营企业纳入1985一1989年的五年发展计划目标,此外,1984年5月,总统发布大赦令,赦免了被关押的本·贝拉执政时期的两位部长和大约30名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本·贝拉建立“阿尔及利亚民主运动”党,并于1984年5月在法国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阿尔及利亚政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986年阿尔及利亚国民宪章作了修改。
在外交方面,1984年11月,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阿尔及利亚,双方讨论了西撒哈拉问题和乍得问题。1984年阿尔及利亚在阿拉伯世界的作用突出,尤其是在海湾战争和阿拉伯首脑会议等问题上起了斡旋作用。1984年6月,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该地区自1975年西撒哈拉争端开始就处于紧张状态。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呼吁举行由他、沙德利总统和哈桑二世国王参加的小型首脑会议。会议于1984年8月召开,沙德利总统没有出席,哈桑二世和卡扎菲上校达成两国统一的协议。阿尔及利亚毫不掩饰不满、执政的民族解放阵线党政治居发表声明,强调“在撒哈拉人民获得民族权力前,不可能建立阿拉伯马格里布。”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