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罗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国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科摩罗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位 置:印度洋西部的科摩罗群岛上,位于非洲大陆(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
面 积:2171平方公里(338平方英里)。科摩罗群岛由4个主要岛屿组成:大科摩罗岛(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全国人口的一半居住在该岛大昂儒昂岛、莫埃利岛和马约特岛。
人 口:350,000(1980年)。由黑人、马拉维人、马尔加什人、波斯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组成。阿拉伯人是该岛的贵族阶级。控制了该岛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大权。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恪守教规(国内约有700座清真寺)。基督教徒几乎都居住在马约特岛。
首 都:莫罗尼(位于大科摩罗岛西海岸的西南部)。
主要城市:木察木杜等
语 言: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通用法语。
政 体:共和制。1978年11月1日通过的宪法规定科摩罗群岛是伊斯兰联邦国家。现任总统是艾哈迈德·阿布杜拉。
经 济:农产品主要满足国内消费。主要的农产品由大米、玉米、木薯、佐料、甘蔗、咖啡豆、香料(后几种农产品专供出口),法国香水工业的大部分原料由科摩罗提供。
货币单位:非洲法郎。
国 庆: 7月7日(独立日)。
历史简介: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班图人是最早来到科摩罗群岛的民族。在公元前若干年,一些马尔加什人从印度尼西亚来到这里。从5世纪起,随着亚洲和东非之间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印度尼西亚、印度、波斯(设拉子)和中国的一些船员来岛居住。公远7世纪起,阿拉伯人控制了该地区的贸易来往,并使阿拉伯第纳尔在此地流通。15世纪,阿拉伯人在大科摩罗群岛和昂儒昂岛定居,并把伊斯兰教传入科摩罗。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来到了科摩罗群岛,但并未久留。阿拉伯苏丹们在群岛的一些严密设防的沿海城市间发动了不少争端和战争,因此,这个时期也称做“厮杀的苏丹”时代。昂儒昂岛是群岛中盛产粮食的地方。16世纪时,法国、英国、荷兰的水手在经过莫桑比克海峡前往印度的航程中,都要在这里停留,故该岛又名“科摩罗群岛的珍珠”。
18世纪末,马尔加什多次侵犯科摩罗群岛,欧洲海盗也把它作为在印度洋上进行海盗活动的基地,拿破仑曾把反对他的雅各宾派的一些人流放到该岛。19世纪30年代,莫埃利岛和马约特岛落入马尔加什手中。
科摩罗群岛的统治纷争不断。欧洲人首先是法国人乘机在该岛立足。1843年2月10日,法国与马约特总督签署条约。但法国在该地区的扩张遭到了英国的遏制。英国在昂儒昂岛设领事馆,并把莫埃利岛和大科摩罗岛置于桑给巴尔的保护之下。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对科摩罗群岛不那么重视了,德国人乘机于1884年在大科摩罗岛升起了他们的旗帜。1886年法国人宣布莫埃利岛、大科摩罗岛和马约特岛由它托管。
一个名叫莱昂·亨伯罗的法国植物学家成了大科摩罗岛上最大的庄园主,他的公司控制了当地的经济生活。1909年在法国当局的支持下,他强迫大科摩罗当上最后一个苏丹赛义德·阿里投靠法国。1914年科摩罗岛脱离塔那那利佛的中央行政当局,受马达加斯加政府管辖,正式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摩罗群岛在政治上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但在欧洲殖民主义公司掠夺其财富方面,它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马达加斯加加入维希政府后,英国占领了摩罗群岛,并在那里建立了海军基地.盟军胜利后,法国收复科摩罗群岛。1946年实行法兰西联邦海外领地制。似乎科摩罗人对1956年达费尔法给于他们的自由是满意的,因为在1958年11月举行的民意测研中。他们拒绝独立,坚持法国海外领地制。1961年修改后的宪法,给予科摩罗人以更多的自治权;国民会议和地方政府对国家的一般事务有了更多的管理权,但法国总督仍掌有国防、外交和司法大权。此外、科摩罗人还可以向法国的议会派遣两名众议员和两名参议员。1968年的改革扩大了自治权。
1970年3月,总理赛义德·穆罕默德·谢克逝世后,科摩罗政局动荡。独立问题、与巴黎的关系、国内基本法等都是内部争端的主要问题。接任赛义德·穆罕默德·谢克的是亲法的赛义德·易卜拉欣亲王,他于1972年被迫辟职。
1972年12月3日进行的立法选举中,为独立而斗争的科摩罗民主统一党和科摩罗人民民主联盟党共获得39个席位,占绝大多数。但是马约特岛宣布愿意继续保持法国海外领地制。当选总统艾哈迈德·阿卜杜拉通过与巴黎的对话,尽力统一各岛屿。1973年6月15日,在巴黎签署了—项协议,规定科摩罗群岛在5年内独立。1974年12月22日进行民意测验,岛上居民几乎一致宣布(其中包括马约特岛的许多居民)支持独立。法国企图煽动马约特岛继续留在法国旗帜下,使民意测验无效。于是,艾哈迈德·阿布杜拉只得在1975年7月7日单方面宣布科摩罗群岛独立。
艾哈迈德·阿布杜拉掌权未稳、就被赶下了台。1975年8月面临一系列的经济危机。还有马约特岛回归民族大家庭问题。政府要求国际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科摩罗政府已申请加入)。欧洲国家和阿拉伯产油国的援助,未得响应。阿里·萨利赫提出紧缩经济计划。青年们则搞起了类似中国和柬埔寨的“文化革命”。彻底摒弃伊斯兰传统。两年多后,艾哈迈德·阿卜杜拉依靠雇佣兵布贝·纳尔(真名为吉勒贝尔·布尔奥,曾在科摩罗任上校,其时名为穆斯塔法·穆法希奥),推翻了阿里·萨利赫政权,重新执政。1978年11月1日,制定宪法。3周后即11月22日,根据宪法,他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开始清除旧政权的残余,推行保守的伊斯兰政策。
1981年11月5日和15日,艾哈迈德·阿卜杜拉两次正式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密特朗讨论印度洋局势和马约特岛(科摩里群岛的第四个岛)回归联邦共和国问题。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