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塞内加尔共和国。
位 置: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与毛里塔尼亚、马里、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为邻。
面 积:196,192平方公里(75,750平方英里)。
人 口:550万(1980年)、其中穆斯林占87%,基督教徒占10%,其余信仰原始宗教。
首 都:达喀尔。
主要城市:考拉克、圣路易、迪乌贝尔、姆布尔。
语 言:官方语言是法语,还通行沃洛夫语。
政 体:共和制。共和国总统兼总理掌握行政权。现任总统阿布杜·迪乌夫。立法机构是国民议会。塞内加尔是联合国、法语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和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
经 济:塞内加尔是一个农业国,76%劳动力从事农业,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和花生。塞内加尔只有一种矿藏即磷酸盐,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0年动工兴建塞内加尔河大坝。农产品和磷酸盐是塞内加尔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石油是其第一进口商品。
货币单位:塞内加尔法郎。
国 庆:4月4日。
历史简介:
9世纪时,塞内加尔河流域随着泰克鲁王国的建立而繁荣起来。泰克鲁王国人11世纪时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在西非大规模传播这种新宗教。该王国曾抵抗过加纳人和马里人的入侵,但终因抵挡不住沃洛夫部落的攻击而陷落。沃洛夫部落15世纪时在沿海建立了一个大王国,后来分裂成互相争夺的几个小王国。
1445年葡萄牙人来到佛得角,他们是首先进入塞内加尔的欧洲人。他们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些重要的贸易口岸。
17世纪法国人占领了其中一些贸易口岸。他们主要从事奴隶贩卖。从那时起到19世纪中叶,法国人在积极拥护共和制的费德利浦领导下,开始侵占塞内加尔内地,但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抵抗。直到19世纪末,才艰难地确立了他们的全面统治。
从此,法国政府就把塞内加尔作为它的一个海外省,进行统治和行政管理。尽管塞内加尔人保持着非洲文化和信仰伊斯兰教,但圣路易、戈雷、律菲斯克、达喀尔等城的居民却被视为法国公民,享有和法国公民一样的权利,包括选举权。从1900年开始,塞内加尔人坚决要求自己管理政治事务。1914年塞内加尔人佩雷斯·迪亚纳当选为法国议会议员,他是第一个当选为法国议会议员的非洲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得到解放后,黑非洲的独立运动缓慢兴起。塞内加尔有两位独立运动领导人,一位拉明·葛伊,他曾是法国莱昂·勃鲁姆政府的部长;另一位是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他是埃德加·富尔政府的国务秘书。
1958年戴高乐将军在法国宪法中增加了关于法国非洲殖民地的新模式的内容,他称那模式为“法兰西共同体”,把各海外省与法国联结在一起,并给这些海外省自治的权利。1958年11月25日,在塞内加尔举行民意测验后,成立了塞内加尔共和国。在“法兰西共同体”里,桑戈尔建立了塞内加尔和马里(法属苏丹)联邦。两年后,戴高乐承认马里独立,这个联邦也就解体了。1960年8月塞内加尔也宣告独立。9月,塞内加尔议会一致选举桑戈尔为共和国总统。
桑戈尔执政时,遭到政府总理马马杜·迪亚的强烈反对,马马杜企图政变未遂。政变失败后,塞内加尔取消了由总统和总理共同行使行政权的作法。这样,黑非洲史无前例的实验失败。1963年3月通过的第二部宪法,强调总统制。桑戈尔牢牢地掌握了政权。他在1958年建立的塞内加尔进步联盟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
1968年春,在达喀尔爆发了骚乱,城市陷于瘫痪。动乱波及塞内加尔农村。桑戈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控制局势,1970年公民投票修改宪法,重新给予总理以广泛的职权。这次改革后当选的总理是阿卜杜·迪乌夫。他的内阁成员是技术官僚阶层。1973年1月举行总统选举,桑戈尔是唯一的候选人。
人民对形势继续不满,1973年的干旱后尤甚。桑戈尔突然决定实行民主开放政策。1976年,重新审议宪法,采取英国宪法的模式,承认民主联盟党、塞内加尔民主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派别三个政党的存在,并正式允许这三个政党参加1978年2月的大选。
1977年上半年,动乱又起,达喀尔大学学生闹学潮,铁路工人罢工。下半年,全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潮。在野的和执政的党派进行民主对抗,为1978年2月的大选作准备。2月的大选中,反对派“塞内加尔民主党”在议会100个席位中,只获得18个席位,桑戈尔击败他的对手阿卜杜拉·瓦德,再次当选为总统。其时,他年已72岁,准备物色接班人。
桑戈尔公开表示反对苏联、古巴入侵安哥拉,但对他们插手埃塞俄比亚表示谅解。他对非洲的一些问题并未表示出更高的热情,他在国际政坛上以“明智”、“温和派”著称。70年代初期,他也不象其他非洲领导人,没有迅速与南非和以色列断交。
1980年的最后一天,桑戈尔提出辞去共和国总统的职务。1981年1月2日,当了 11年总理的阿卜杜·迪乌夫宣誓就职,成为桑戈尔的继承人,当了共和国总统,他任命哈比卜·锡亚姆为总理。迪乌夫执政后,对桑戈尔的对外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与邻国冈比亚的关系和与非洲和世界各国的关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1982年4月5日,在突尼斯总理姆扎利访问塞内加尔后发表的两国联合公报中,双方强调必须尽快解决西撒哈拉争端、纳米比亚独立和乍得统一问题,强调在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的基础上的中东和平,强调两伊停战,谴责苏联干涉阿富汗内政,并强调必须促进阿拉伯和非洲的合作。
1983年2月27日,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迪乌夫获胜。迪乌夫想使塞内加尔的民主化成为非洲大陆的经验,因此,他允许在塞内加尔建立新的政党。1983年4月初,穆斯塔法·尼亚斯组阁,继哈比卜·锡亚姆后成为总理。
1983年12月,迪乌拉族企图限制沃洛夫族(多数派)日益增长的势力,提出了独立的要求.这使面临由于旱灾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的迪乌夫总统的权力削弱了。
1984年3月29日,塞内加尔前总统桑戈尔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总统密特朗出席了授衔仪式,桑戈尔是该院第一位黑人院士。
回历一世纪,伊斯兰教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塞内加尔。北非的开拓者亚卡巴·本·纳菲勒·法赫里娶了一个塞内加尔女子为妻。穆斯林开始在西非和撒哈拉以北传播古兰经,建立了一些伊斯兰王国。
一些国王为在非洲建立伊斯兰国家作了贡献,如:奥马尔·福齐、奥斯曼丹·福迪奥,还有一些拓疆的英雄,如:艾哈迈德、谢赫哈吉·马利克西、谢赫阿卜杜拉·尼亚西等。
塞内加尔人反对基督教传教士布道,他们举起伊斯兰大旗、背诵古兰经,使传教土绝望而去。
塞内加尔前驻开罗大使阿布·贝克尔西主持的伊斯兰复兴协会建立了一些学校。现正在达喀尔耗资20万美元兴建一所文化教育保护孤儿和平学校。
在塞内加尔有一个伊斯兰联盟,下属有36个伊斯兰协会。学者们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援助,建立了一些学校,还将在图巴建立伊斯兰大学;在迪乌卢卢建立一所伊斯兰经学院和一座清真寺;一座大清真寺和伊斯兰经学院即将竣工。
谢赫阿布杜勒·阿齐兹西·阿勒卜为该联盟主席。克里姆·加伊博士曾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