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苏丹民主共和国。
位 置:非洲东北部。濒临红海与埃及、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邻。
面 积:2,505,813平方公里(967,497平方英里),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占非洲总面积的8.3%。
人 口:1,800万(1980年),大部分是穆斯林,南部少数居民信基督教。
首 都:喀土穆。
主要城市:乌姆杜尔曼、苏丹港、朱巴、阿特巴拉、卡萨拉。
语 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40%的居民,尤其是南部居民,讲方言。
政 体:共和制。国家元首是主权委员会主席。现任主席艾哈迈德·阿里·米尔加尼(联合民主当领导人之一、哈蒂米亚派副教长),总理兼联合政府首脑萨迪克·迈赫迪——苏丹宗教领袖马赫迪的孙子。制宪议会议长为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哈利勒博士。苏丹是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
经 济: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占总产值的54%)。最重要的农产品是棉花和花生。可耕地面积为700万公顷。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畜牧资源有牛、羊和骆驼。是继埃塞俄比亚之后的第二畜牧大国。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重要的工业有纺织、制糖、建材制造业等。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为棉花、花生、芝麻、皮革和肉类。进口电器、农具、纺织机械等。苏丹是世界上25个最贫困国家之一。
货币单位:苏丹镑。
国 庆:1月1日(独立节)。
国 歌:《真主的士兵》。
历史简介:
苏丹古称埃塞俄比亚,这是希腊对位于埃及南部国家的通称,意思是“熏黑的面孔”。罗马人保留了这个叫法。后来阿拉伯人把它译成了阿语,即“苏丹”。苏丹的古代史与埃及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50年,以建造金字塔而闻名的文明古国马腊维,就位于苏丹中部,它一直延续到公元350年。基督教从埃及传入苏丹。苏丹的基督教王国到公元8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拓疆才消亡。法蒂玛王朝、阿尤比王朝、马木路克王朝鼓励阿拉伯牧民大批向苏丹北部迁移,这是非洲人和阿拉伯人血统相融合的基本因素。1504—1821年,在消亡了的基督教王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扎尔卡苏丹国”,它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卡赛姆族与非洲土著芬吉人联盟的产物。该苏丹国定都塞那尔。该国衰亡后,建立的是达尔富尔王国,建都图尔。这个王国在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侵入苏丹时被消灭。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一直打到苏丹南部,强迫当地居民纳人头税,并开始贩卖奴隶,那时每年卖到埃及的奴隶达10,000余人。穆罕默德·阿里把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的会合处的喀土穆定为苏丹的首都,并着手组建当地政府。
穆罕默德·阿里以后的埃及统治者对英国采取让步政策,甚至同意让英国来管理苏丹。戈登被委任为苏丹的总督,他还有一些助手,其中最有名的是萨莫伊尔·贝尔基和爱德华·谢尼兹。
阿拉比帕夏革命在埃及爆发、苏丹人民同情阿拉比革命。克伦麦尔爵士任埃及和苏丹总督。新总督竭力镇压两国的一切反对派活动。尽管如此,在苏丹,政治和宗教反对派不断成长,很快就形成了一场名为“马赫迪革命”。马赫迪革命结束了英国在苏丹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国家(1885—1898年)。
这次起义以其领导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命名。马赫迪生活清贫,属苏菲派。他对宗教虔诚,坚持正宗的伊斯兰教义。他号召进行反对殖民主义和亲殖民主义政权的圣战。马赫迪革命的精英是安萨教派(辅士派,现在人数约为200万),其军事力量的支柱是“达尔维什”(穷人)。穷人们包围并攻占了喀土穆,杀死了英国代表戈登(他再次被任命为总督)。1885年攻陷喀土穆之后,马赫迪运动继续发展,并定都乌姆杜尔曼。马赫迪逝世后,哈利法·阿卜杜拉成为独立的马赫迪国的元首。
1896年英国人利用埃及军队,再次向苏丹发动军事进攻,旨在迫使苏丹屈服,并遏止法国从中非向尼罗河进军。由克其纳爵士指挥的攻打马赫迪的战斗一直延续到1898年9月12日。经过9月12日的战斗,马赫迪派被彻底击败,20,000名马赫迪派成员在乌姆杜尔曼北面几英里的杰贝勒格里被杀害。数周后,哈利法·阿卜杜拉及其子谢赫丁在战斗中阵亡。
1899年签署了“共管协议”,协议规定苏丹由英国和埃及共管。从此,确定了今日苏丹的版图。协议还规定南部的几个行省隶属北方政权,造成了南北之间持续数年的内战,消耗了苏丹的力量。克其纳爵士被任命为总督。他继续在苏丹扩张英国的势力,起义者的城堡因此相继陷落,1916年达尔富尔起义终于被他镇压了下去。
埃及和苏丹独立要求日益高涨。1924年英国驻苏丹总督在访问埃及时遭暗杀,英国强迫萨阿德·扎格鲁勒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协议,埃及赔款50万镑,取消1899年协定确定埃及对苏丹的共管资格。
埃及独立后,苏丹建立了许多组织,有的要求独立并与埃及合并,有的只要求独立。这些组织中有伊斯梅尔·艾兹哈里领导的苏丹知识分子云集的哈利吉大会党。后来该党与民族联合党合并,得到哈特米亚派的支持。1941年兄弟党建立;1943年乌玛党成立,它是安萨教派的政治代表,1946年苏丹共产党成立,此后不久,穆斯林兄弟会成立。
这些政党的建立和反英运动的发展迫使英国当局作出决定:在苏丹北部咨询委员会里建立第一个苏丹人民代表机构,1947年建立了立法机构。1953年苏丹北部获得自治,但英国仍控制着苏丹南部,并且操纵苏丹的对外政策。同年举行大选,民族联合党获胜,伊斯梅尔·艾兹哈里任总理。
1956年苏丹在南北内战中宣告独立,组成了以民族联合党主席伊斯梅尔·艾兹哈里为首的新政府。律师艾哈迈德·马哈古卜为首的乌玛党在野。英国通过外国传教士的活动,竭力加深南北矛盾,内战依然进行,因此,政府难以行使职权。1958年苏丹军队司令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发动不流血的军事政变,建立了军政府,他解散政党,企图在南方各省推行“阿拉伯化”政策,伹没有成功,反而引起了一场骚乱。1964年他被迫退出政界,由西尔·哈特姆·哈利法组成新政府,新政府包括乌玛党、民族联合党、苏丹共产党成员和南方的一些政治家。
但这届政府及以后的几届政府均未能找到解决南方分裂主义运动的办法。于是,纳赛尔主义在苏丹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969年穆罕默德·加法尔·尼迈里领导的“自由军官派”(仿效1953年埃及的纳赛尔运动)宣布遵循纳赛尔主义的原则,掌握了苏丹的政权。尼迈里任革命委员会主席,任命苏丹大法官巴比克尔·阿瓦达拉为新政府总理,建立苏丹社会主义联盟。1970年2月,马赫迪派起事反对尼迈里政权,但在阿巴岛惨败,伊玛目哈迪·马赫迪被杀。1971年2月,尼迈里指控苏丹共产党支持南方分裂主义,下令解散共产党。
1971年7月,共产党人发动政变,企图推翻尼迈里政权。由于埃及和利比亚的帮助,尼迈里挫败了政变,处死了一大批政变领导人,其中有哈希姆·阿塔、巴比克尔·努尔、法鲁克·哈姆德拉和苏丹共产党领导人阿卜杜勒·哈利克·马哈古卜。这次政变是苏丹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此后,苏丹和苏联关系逐渐冷漠,开始向保守的阿拉伯国家、中国和欧洲国家,尤其是美国开放。
1972年经过长期会谈和国际斡旋,尼迈里和南方的几个分裂主义党派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签定协议,给南方三个行省以自治权。这个协议结束了死伤50余万人的内战,但并未巩固尼迈里政权。1976年又发生依次未遂政变,政变领导人穆罕默德·努尔·赛义德被处死。
为了对付国内这种不稳定局势,当局在“萨达特总统时代”和埃及缔结了几项安全防御条约。1981年3月15日又发生了一次未遂政变。后来,当局向美国发出呼吁,要求在苏丹建立美国军事基地。尼迈里主席也以“防止苏联对本地区的渗透”为由,多次重申这项呼吁。
3月,当局以阴谋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逮捕了56名曾在利比亚和叙利亚受训的人。数天后,南方的一些官员因反对尼迈里主席把全国分成几个区、把享受自治权的南方分成三个地区的方案而遭到逮捕,南方问题再次激化。尼迈里的这一方案在一年以前就已提出,由于遭到南方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喀土穆当局只得推迟实施。
1984年头几个月,在南方接连发生了几起大事;苏丹和埃及为增加尼罗河蓄水量联合兴建朱纳利运河工程;西费林公司成为南方起义者的主要攻击目标。苏丹屡次指责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策动南方分裂主义者(大约有100万人在50和60年代的南方丛林战中死去,他们大部分是基督教徒和拜物教徒,他们反对大部分居民为穆斯林的北方政权)。1984年3月,苏丹人民解放军宣布,他们不想继续分裂,而是要根据马列主义学说建设统一的社会主义的苏丹。人民的苏丹解放运动是1983年5月建立的,领导人是约翰·加拉昂。他证实说,人民的苏丹解放运动已控制了整个苏丹南部。1984年10月28日,著名的基督教政治家菲利普·加布什在苏丹西部的科尔多凡省被捕。两天后,宣布政府和南方分裂主义者达成了临时和平协议。1984年4月,由于伊斯兰潮流的高涨,加法尔·尼迈里主席决定在苏丹实施伊斯兰法规。此后,苏丹南方和北方公开分裂。同月,尼迈里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法,以讨好穆斯林兄弟会。1984年9月末,他背弃了穆斯林兄弟会,重申坚持社会主义联盟一党制,宣布取消紧急状态法。
在对外关系方面,埃及继续派兵支持苏丹。1984年3月,飞机轰炸乌姆杜尔曼,尼迈里指控是利比亚所为,并向安理会提出控告。数天后,埃及总统访问喀土穆。华盛顿宣布将帮助苏丹建立更加有效的防卫系统。1984年夏,苏丹呼吁召开红海沿岸国家会议。由于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拒绝与会,会议无限期推迟。1984年12月,尼迈里第三次访华。在1977年喀土穆决定取消在苏丹工作的苏联专家合同以后,喀土穆和北京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尼迈里实施伊斯兰法规,西方国家停止对其援助后,他再次访华,得到了中国的一笔贷款。
由于人民不断反抗尼迈里的统治,尼迈里政权垮台了。以苏瓦尔·达哈卜中将为首的高级军官和技术专家接管了政权,然后举行了大选。乌玛党取得了大多数席位,并和民族联合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民族联合党的一位领导人任主权委员会主席,萨迪克·马赫迪为总理,另一些重要的职位在组成联合政府的党派中分配,一些伊斯兰派别成为在野党。如今,苏丹正在努力摆脱尼迈里当政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