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马尔代夫共和国
位 置:斯里兰卡西南的印度洋中。
面 积:298平方公里(115平方英里)。马尔代夫由近12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只有200个岛上有人居住,最大岛屿的面积不超过13平方公里。
人 口:115,000人(1980年)。他们源于哪一个民族仍然是个谜,一些专家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斯里兰卡人,后来与阿拉伯人通婚。马尔代夫人12世纪开始信奉伊斯兰教,在此之前信奉佛教,这就是上述看法的佐证。
首 都:马累。
语 言:马尔代夫语(迪维希语),与斯里兰卡人的僧迦罗语相近。
政 体:1968年进行了公民投票,废止君主制,代之以共和国。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现任总统是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总统由国民议会荐选,再由公民投票产生,任期5年,可以连任几届;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免。立法权归国民议会,国民议会由48名议员组成,总统可指定其中的8名,其余由选举产生。名额分配如下:首都马累2名,每组珊瑚环礁2名,每届议会任期5年,马尔代夫没有政党。马尔代夫按自然地理分为13组环礁,从行政上可分为19组环礁,每一组环礁都由政府任命的长官来管理。马尔代夫是联合国、科伦坡计划组织成员国。
经 济:捕鱼及其加工业是马尔代夫人的重要经济活动。马尔代夫的海域盛产各种各样的鱼,特别是金枪鱼(这种鱼向日本出口)和马鲛鱼,马鲛鱼制成鱼干,向斯里兰卡、印度、日本和香港出口。近年来,捕鱼的方式已经发展,广泛采用了新技术,鱼干是主要出口品。马尔代夫进口大米,大米是居民的主要食物。邮票也是该国的重要经济来源。
旅游业是马尔代夫国民收入的第二来源。特别是近年来,靠近首都马累的32个岛屿已经开始接待游客。马尔代夫群岛的自然景色迷人,犹如一首赞美造物主的交响曲,绿、兰相间有致。它距斯里兰卡650公里,漂浮在印度洋上,其周围海水洁净,不受污染。群岛海域中的珍品是鹦鹉鱼:当它睡觉的时候会分泌出一层黏液包住身体,以保护自己;白天吞食珊瑚和海草,吐出大量钙质土,有利于小岛的形成。
货币单位:印度卢比。
国 庆:7月26日。
国 歌:《马尔代夫,我们向您致敬,我们相聚在祖国统一的旗帜下》。
历史简介: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阵海风把古锡兰的一位王子和他的未婚妻刮到马尔代夫群岛的一个岛上,他就成了马尔代夫的第一位苏丹王。统治马尔代夫近800年的迪达伊家族自诩他们就是这位王子的后裔。
居民属雅利安人。大批的雅利安人从印度北部迁移到斯里兰卡,继而来到马尔代夫群岛。12世纪,阿拉伯商人与马尔代夫群岛居民的接触致使伊斯兰教在他们中间传播。在以后的年代里,当地的居民与阿拉伯和非洲人通婚。他们的语言迪维希语随着他们皈依伊斯兰教而受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
历史上马尔代夫曾先后向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称臣,1883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才获得独立。3年之后,人民废除了君主制,选择了共和制。
马尔代夫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属逊尼派中的沙斐仪派。马尔代夫不允许非穆斯林定居,并严格禁酒,在斋月戒斋,惩办所有的违法现象。
马尔代夫的史学家认为伊斯兰教最早在回历548年4月即公元1153年传到了马尔代夫。证据是艾哈迈德·谢哈卜丁苏丹在重修马累清真寺时用阿拉伯语在一块碑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德尔穆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苏丹及其弟西勒·克罗(愿真主怜悯他们)命令为至高无上的真主建立这座吉祥的清真寺。苏丹命萨努拉扎大臣(愿真主怜悯他)督造,清真寺遂建。艾布·布拉卡特·优素夫·柏尔柏利来到这个国家,苏丹遂于回历548年4月皈依伊斯兰教。”
德尔穆斯苏丹于回历548年皈依伊斯兰教之后改名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这位苏丹以其慷慨和公正在马尔代夫人民中享有盛名,他体恤穷人,仗义疏财。
当真主要马尔代夫人成为伊斯兰大家庭的成员,摆脱异教和多神教的桎梏时,一位伊斯兰教的传教者来到马尔代夫,正是由于他的到来,马尔代夫才皈依了伊斯兰教。此人名叫艾布·布拉卡特·优素夫·柏尔柏利,这个名字在前面提到的艾哈迈德·谢哈卜丁苏丹置于清真寺前的碑上出现过。
著名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曾说过,马尔代夫人之所以会皈依伊斯兰教应归功于艾布·布拉卡特·优素夫·柏尔柏利。他这样说的根据是回历745年他访问马尔代夫时看到了前面提到过的那块碑,听到一些有知识的人说起过此人。
伊本·白图泰写道:“当初马尔代夫信奉异教,后来来了一位摩洛哥人,名字叫艾布·布拉卡特·柏尔柏利,他与马尔代夫人一起生活,把伊斯兰教介绍给马尔代夫苏丹,当真主使苏丹喜欢伊斯兰教时,苏丹便皈依了伊斯兰教。接着,他的亲人、孩子及政府官员也都皈依了伊斯兰教。他们砸碎偶像,推倒佛寺。苏丹下令岛上所有居民都信奉伊斯兰教,于是百姓们都皈依了伊斯兰教。苏丹还派人到其他岛屿上传播伊斯兰教,那些岛上的居民也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前面提到的那位摩洛哥人被奉为上宾。我看到一块碑上刻着马尔代夫苏丹是接受摩洛哥人艾布·布拉卡特·柏尔柏利传教后皈依伊斯兰教的。”
第一个在首都建清真寺的是德尔穆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及其弟西勒·克罗。这位苏丹是马尔代夫历史上第一位穆斯林苏丹。当清真寺破旧濒临倒塌时,艾哈迈德·谢哈卜丁苏丹于回历738年12月决定重修,并以置于清真寺前的那块有史迹价值的碑文为证。
当易卜拉欣·亚历山大苏丹建清真寺(该寺目前还在马累)时,在壁龛的北窗上方放置了另一块有史迹价值的牌匾。这块牌匾提到德尔穆斯苏丹所建的小清真寺已经破旧,易卜拉欣·亚历山大苏丹下令重建清真寺。鉴于易卜拉欣·亚历山大苏丹在位期间为国家和马尔代夫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很值得在马尔代夫历史上用金字为他大书一笔。
亚历山大苏丹是回历1058年继承马尔代夫王位的(公元1648年),时年38岁。著名历史学家哈桑·塔吉丁提到亚历山大苏丹于继承王位后的第八个年头动工修建新清真寺,他们把德尔穆斯苏丹所建的窄小并已破旧了的清真寺推倒,为兴建能容纳众多祈祷者的新清真寺而奠基,在原来清真寺的位置上建了至今犹存的清真寺。新清真寺于亚历山大继位后的第十个年头竣工。
这座清真寺是用珊瑚石砌筑的,是珊瑚石建筑中的奇迹,由此足可证明马尔代夫人民建筑艺术之高超。清真寺上部是用各种各样硬木制作的,并饰以精美的图案,上面还有用字体优美的阿拉伯文书写的古兰经和圣训章节。
回历1332年,穆罕默德·谢姆斯丁苏丹时代,清真寺顶改用铁板覆盖,拆去了原来的椰子树叶。
位于清真寺南面的宣礼塔现在仍然完好无损。当时曾是马尔代夫的标志,它也是易卜拉欣·亚历山大苏丹于回历1085年清真寺竣工后建造的。苏丹还任命了宣礼员,并给他以优厚的待遇。
在穆罕默德·谢姆斯丁苏丹时代对宣礼塔进行了修缮,用铜带换下了原来用叶子树皮拧成的绳带。
历届政府的领导人都曾考虑修建一个含有清真寺、伊斯兰图书馆和讲经堂的伊斯兰中心。但是,这个设想到1979年以前没有付诸实施,因为没有为此采取过任何实质性步骤。
1979年,根据共和国总统的命令,建筑工程师绘制了拟建伊斯兰中心的图纸并制作了模型。政府就筹集这项重要工程资金问题同一些友好的伊斯兰国家进行了接触。
沙特阿拉伯王国、文莱和马来西亚都非常重视伊斯兰中心工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为该工程提供了资金。巴基斯坦赠送了高级地毯,用来铺在祈祷大厅里。
伊斯兰中心于1983年11月11日即共和国日奠基。从那一天起到工程竣工各项工程进展迅速而顺利,于1984年11月11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很多国家派代表团出席了这个庆典。许多马尔代夫艺术家参加了祈祷大厅的木工、装饰、绘画和书写等工作。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总统也亲笔在壁龛上书写了古兰经经文。
伊斯兰中心占用了易卜拉欣广场的一部分。这个地方曾经举行过多次重大庆典。这也可以证明,用来兴建伊斯兰中心和举行庆典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和民族意义的场所。
伊斯兰中心是马尔代夫最大的建筑物,其宣礼塔也是马累目前最高的建筑物。
清真寺分为三部分:祈祷大厅,面积为6,084平方英尺;两个侧厅,南侧厅为妇女专用厅。这座清真寺正式命名为穆罕默德·塔克里凡·艾阿兹姆苏丹清真寺。这位伟大的民族战士把马尔代夫人民从葡萄牙殖民主义的魔爪之下拯救出来。15世纪时,葡萄牙殖民主义曾占领马尔代夫达16年之久。用他的名字为这座清真寺命名正是为了赞颂其功德和纪念其为祖国赢得自由、捍卫人民的伊斯兰信仰、恢复马尔代夫的尊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马尔代夫共和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掌握复兴国家、利用国家资源、管理好年轻共和国事务的本领,使共和国跻身于国际社会和伊斯兰世界。
共和国重视根据伊斯兰信仰对青少年进行精诚团结、法律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成为有益于社会、意识到自己对祖国马尔代夫和伊斯兰世界肩负使命的公民。
面对这些美好的愿望,马尔代夫在教育方面迈开了巨大的步伐,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1950年,马尔代夫开办了一些正规学校,目的是培养能承担政府工作的必要人才。
1960年,首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语成了首都学校的教学语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能获得英国普通高中毕业文凭的马尔代夫学生,以使他们能进入各类大学,目前政府正有计划地培养教师,以克服国家所面临的缺乏合格教师的困难,同时努力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扩大教育活动。
绝大多数马尔代夫人都能认字和写字。根据1977年的统计,82%的人能阅读和书写,目前马尔代夫政府最重视的是改善和扩大小学教育。仅1980年就有31,000名儿童在小学学习,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占马尔代夫总人口的20%,高中则只在首都才有。
伊斯兰研究学院是回历1401年1月初也就是回历15世纪初开办的。它是马尔代夫进行伊斯兰和阿拉伯研究的中心。这座学院极有希望成为印度洋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伊斯兰中心。
这座学院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尔代夫人民来说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就,因为他们迫切地需要这类学院。开办伊斯兰研究学院的主要目的是:
1.在孩子与成人中教授和传播阿拉伯语。
2.培养将要派往阿拉伯国家学习的学生。
3.培养伊斯兰学和阿拉伯语的教师,举办清真寺阿訇和地方法院法官的训练班。
4. 教授诵读和背诵古兰经。
马尔代夫政府继续扩大该学院,增加其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学院有许多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教师任职,说明马尔代夫同这些国家保持着牢固的关系。这些教师来自利比亚、沙特阿拉伯王国、科威特、伊拉克和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