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正式国名:马来西亚。
位 置:东南亚,被中国海隔为东西相距640公里的两部分:西部主要由马来半岛组成,北与泰国接壤;东部(其面积比西部大)由沙捞越和沙巴组成,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北部。
面 积:329,749平方公里(127,316平方英里)。
人 口:1,315万(1980年)。今日马来西亚人源于多种民族:当地居民与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人有亲缘关系;此外还有华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斯里兰卡人,还有些仍过着原始生活的部落,他们居住在沙捞越和沙瓦卡。近年来,马来西亚接待了许多印度支那难民。众多的种族给这个国家造成了许多政治和社会问题。伊斯兰教是几个世纪前由阿拉伯商人传入的,因而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印度人的后代信仰印度教,华人信仰佛教和儒教。原始部落信仰拜物教,有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首 都:吉隆坡。
主要城市:古晋、哥打基纳、巴卢、槟城。
语 言:官方语言为马来语。现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打算使用统一的语言。英语广泛使用,少数民族使用汉语和泰米尔语。
政 体:君主立宪制。9个州的苏丹选出国王(国家元首),现任最高元首是艾哈迈德·沙阿,任期5年。由最高元首任命总理。现任总理是达图·斯里·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他是执政的国民阵线的领袖。部长由议员中产生,议院有参议院和众议院。马来西亚是联合国和英联邦成员国。
经 济:50%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椰子、水果和蔬菜、还有橡胶树。
马来西亚农产品加工业很发达。还有炼油业、石油化工产品有氨.塑料等。
此外还有些世界著名的手工业,如手工编织和银制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锡、铁、铝土、石油和黄金。
货币单位:林吉特;
国 庆:8月31日(独立日)。
国 歌:《我的祖国》。
历史简介:
马来西亚人的祖先约于公元前2000年前来到这里定居,他们散居在沿海地区生活了若干世纪。3世纪至13世纪期间,印度尼西亚的室利佛逝王国控制了整个马来半岛,之后政权又转移到印度的满者伯夷王国(时间较短)。
15世纪初建立的马六甲港吸引了阿拉伯商人,他们传播了伊斯兰教,所以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港,从此开始了长达4个世纪的欧洲殖民主义统治。1614年,荷兰人赶走了葡萄牙人,取而代之实行殖民统治。1786年,英国人占领了槟岛,19世纪扩大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占领了马来西亚(现在)所有的州。20世纪初,英国人占领了沙捞越和婆罗岛(现属印度尼西亚)的北部地区即现在的沙巴。
英国统治期间,橡胶树的种植技术传入马来西亚。并且修筑了铁路。1941年至1942年间,日本人占领了马来半岛全境。英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占领了马来西亚,1948年英国人把马来西亚的9个州组成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获得独立,同年马六甲和槟城加入联合邦。
1948年至1960年期间马来西亚发生的重大事件有:马来亚共产党壮大起来,如果当时没有英国军队帮助政府军镇压,马来亚共产党会取得政权。
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提议建立马来西亚,包括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文莱。经过两年的谈判,马来西亚于1963年9月16日宣告成立。伹是文莱拒绝加入,仍作为英国的保护国。新加坡于1965年宣布退出。
除了马来西亚人与华人之间的民族纠纷,以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对属于马来西亚的婆罗岛的领土要求所带来的外部麻烦外。应该说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一直保持着比较安定和持续前进的局面。
1969年5月,又一次发生了民族骚乱,几天内就有200人在冲突中丧生,于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议会活动停止了,组成了以副总理阿卜杜勒·拉扎克为首的全国行动委员会,此人深受马来西亚穆斯林的信任。阿卜杜勒·拉扎克竭力安抚那些担心少数民族特别是华人势力增大的马来西亚人。他强调马来西亚人在马来西亚的优先地位和他们对国家财富的占有是不言而喻的、毋庸置辨,正如国家的三大支柱是国教(伊斯兰教)、马来语(国语)和王权(苏丹)一样。另一方面他又成功地安抚了少数民族,强调彼此合作,反对任何有损体现“国民意识”的合作的行为。1971年,紧急状态取消,重新实施宪法。自1970年9月起,阿卜杜勒·拉扎克继阿卜杜勒·拉赫曼之后任内阁总理和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领袖,这个组织控制着执政的联盟党。
阿卜杜勒·拉扎克努力扩大联盟党,让一些代表华人的政党加入联盟,并接受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党入盟。
阿卜杜勒·拉扎克执行现实的平衡外交政策。如果说与印度尼西亚的和好消除了来自近邻的外部威胁,越南战争则在国际交往中给马来西亚增添了麻烦。阿卜杜勒·拉扎克以前的马来西亚曾通过区域性合作政策致力于保障其安全。1967年8月8日,根据曼谷条约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但是英国1968年2月宣布,它将于1971年结束前放弃它对苏伊士以东地区承担的军事义务。英国就此撤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军事基地。此外美国也从越南撤了军。这就要求马来西亚以特殊的方式和外交手腕力求与三个大国保持同等距离以保障其安全和独立(1968年4月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11月27日马来西亚同其他东盟国家一起发表了“吉隆坡宣言”。这些国家致力于东南亚成为和平、自由和中立的地区。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里有颇具实力的华人)不能再继续无视中国,特别是在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开放之后。于是马来西亚1974年5月承认了人民中国。阿卜杜勒·拉扎克访问了中国,同人民中国签署了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地位的协定。
在这种情况下,阿卜杜勒·拉扎克自荐留任。由代表各民族和少数民族的10个政党组成的国民阵线取代了联盟党。但是在选举中国民阵线只获得少数票,因为大多数选民投了不属于国民阵线的左翼政党的票。
1975年大学开始了学生运动。阿卜杜勒·拉扎克面对分裂倾向(特别是在沙巴州)成功地加强了政权。
阿卜杜勒·拉扎克于1976年1月瞌然逝世。他的好友、副总理侯塞因·奥恩继任,他奉行与阿卜杜勒·拉扎克几乎毫无二致的政治路线。在撤消和审判领导人之一、雪兰我州长哈伦·伊德里斯引起的危机之后,他重新加强了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在1978年的大选中限制了伊斯兰教党。在这次大选中国民阵线获得56%的选票。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其成员都是华人——的领导人林吉祥成为最强有力的反对派领袖。
马来西亚70年代末的政治形势概括如下:最大的少数民族华人继续反对马来西亚人对国家财富的垄断;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实际上作为唯一政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当局当心由于中东政治和宗教事件的影响会在马来西亚出现新的思潮和倾向。
1981年6月,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博士被任命为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主席,他也是内阁总理侯塞因·奥恩的副手。不到一个月,奥恩由于健康原因提出辞职,马哈蒂尔接任。该党在1986年的大选中又一次获胜,继续在马来西亚执政,它因实行较多的民主而获得支持。
当1986年以色列总理访问新加坡时,马来西亚政府曾向新加坡施加压力并提出抗议,其立场为伊斯兰世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