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小鼓高跷:留住民间舞蹈的记忆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化快报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小鼓高跷:留住民间舞蹈的记忆

来源: 时间:2009-12-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记者在沈阳市沈河区采访时了解到,回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小鼓高跷已入选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鼓高跷起源于清代,盛行于河北三河县及北京通县一带。清光绪年间,大批回族群众向东北迁移,于是,小鼓高跷随着移民到了沈阳。当时小鼓高跷的传播者首推民间老艺人铁鲁章,他在沈阳组织过每年一次的回族秧歌会。秧歌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鼓高跷的进一步发展。小鼓高跷在沈阳已有130余年的历史,目前在沈阳市沈河区得以充分挖掘和保护。据了解,在铁鲁章之后,姜富贵、朱长友、窦庆珍、李清林、铁玉发、朱莲瑞等老艺人继续传承小鼓高跷。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和完善,流传于沈阳的小鼓高跷已不同于当年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面貌。无论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风格、动作特点上已经完全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它已从一种自娱性的舞蹈,发展成具有一套完整表演程序的民族民间舞蹈。

  小鼓高跷表现内容多为反映东北广大群众热爱生活的情怀以及春种秋收的喜悦心情。记者从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小鼓高跷分为两种表演形式,一种叫“文跷”;一种叫“武跷”,也称“跑跷”。“文跷”以12人为一个表演队,人物有武扇、文扇、渔翁、樵夫、白蛇、青蛇、老座子等。“武跷”的表演形式以跑跷为主,跑起来动作很快,基本队形为龙摆尾、卷菜心、一条龙等。回族小鼓高跷是高跷秧歌中很有特色的一种高跷。它的舞蹈动作特点是上身稍后仰,左右微摆,手舞动起来不过眉,不抖肩,目不斜视,下肢微屈,走起来稳健,跷腿划地向外划八字,整个舞蹈动作刚健有力。“武跷”的表演热烈、火爆,整个表演都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进行。表演中使用的相关乐器和道具有鼓、锣、高跷、舞棒、扇、缸、扁担、鱼竿、蝴蝶竿、鸟笼等。


  沈阳小鼓高跷将每一表演队人数调整为20人,其中有4人(两面鼓、两面锣)不上跷,都在地面上进行伴奏,这是对原来的小鼓高跷的重大突破,这样就强化了舞蹈的艺术效果,其余16人以大头形为领队。在形式上,沈阳回族小鼓高跷更注重于表演,强调了艺术价值。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一为行进表演,二为场地表演。行进表演,俗称“街趟子”,动作队形变化较为简单,时而交叉行进,时而走“二龙吐须”等队形。场地表演是小鼓高跷的主要表演形式,内容十分丰富,分为前大场表演、下对子表演、武场表演、后大场表演。前大场颇似戏剧中的序幕,当秧歌队进入表演场地后,所有队员站好两横排,然后依照人物顺序走圆场;下对子是指每对两人,依次下场表演,表演时,依照人物扮相进行表演;武场是小鼓高跷表演最为精彩的阶段,人物众多,舞姿多样,其中有武松舞棒、渔翁摸鱼、老座子扑蝴蝶等;最后在经过歌唱表演、搭象之后,转为后大场表演。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局、沈河区文化馆近年来组织人员走访老艺人,积极挖掘整理小鼓高跷的相关资料。传承人赵秋来全程参与了挖掘、整理、排练小鼓高跷的工作。赵秋来说,回族小鼓高跷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由于近些年经费不足以及老艺人相继离世等原因,回族小鼓高跷濒临失传。据了解,为了使这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沈河区文化局、文化馆对该民间舞蹈进行了挖掘整理,走访了健在的老艺人,组织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将回族小鼓高跷的文字、音像资料分类整理,同时陈列原有的保护成果。据了解,今后,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加大力度保护传承人,培养青年传承者,成立表演班,在老艺人的指导下,编排舞蹈。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