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历史(一)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斯兰在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青海回族历史(一)

来源: 时间:2009-12-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青海回族是世居青海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641700人,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和东北部,西宁、门源、化隆、大通、民和、循化、湟中、平安、贵德、祁连、乌兰和尖扎等市县较为集中,其他州、县也有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回族聚居的门源、化隆分别建立了回族自治县,在民和、大通分别建立了回族土族自治县,在平安、湟中等县建立了10个回族乡。

一、先民时期 

    青海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以伊斯兰教信仰为纽带,经过国内国外众多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民族数百年迁徙定居、繁衍生息、融汇组合,于元末明初形成的。 

    青海地处我国百部中心地带,是陆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之路三条大动脉的交汇处。辽阔的天然牧场,丰腴的待垦土地,成为滋生涵养众多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众多宗教传播发展的温床,是伊斯兰教在我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青海回族的早期先民是阿拉伯、波斯等伊斯兰教国家的兵员落居于青藏高原,安家定居而存在的。据汉文史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藏文史料(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白史》和藏文史诗《格萨尔》,国外阿拉伯文、波斯文史料记载,当时在亚洲地区先后崛起了大唐、大食和吐蕃三大强国。他们围绕中国西部、中亚东部展开了扩大疆域的角逐。时而唐朝和大食联兵对付吐蕃,时而吐蕃和大食联兵对付唐朝,时而唐朝和吐蕃联兵对付大食,或者互相借兵对付本国的反叛势力。从而造成在青藏高原广大地域内既有大食的驻守部队,也有被俘人员和伤、病、流散人员,其中有的人在青海地区定居下来,成家立业,繁衍子孙。由于三大强国在我国西部逐鹿,战事频仍,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时通时断,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国家的使节、随从人员和商队长期滞留青海等地,为了生计,也必然置产成家,成为当地居民。穆斯林各族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女子一般不外嫁,要娶穆斯林女子的男人必须改信伊斯兰教;穆斯林男子与其他信仰女子结婚,是以女子改信伊斯兰教为前提的。当时的军人、使节、随从人员和商人肯定都是男性,和当地女子结婚,无形中传播了伊斯兰教。所以,以上人员在青海的扎根,就是伊斯兰教在青海的扎根和传播。他们及其后裔,经过定居、成家,由外籍转化为中国公民后,就成为青海地区最早的穆斯林,也是青海地区最早的回族先民。 

    五代、宋朝伊斯兰教在青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最早人居青海的穆斯林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生息,其后裔人数有了很大增加;又有一些新人华的穆斯林定居青海。新人居青海的穆斯林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和中亚地区伊斯兰化的突厥商人。这一时期,我国西部地区战乱频仍,丝绸之路被沿途各民族地方政权各占一段,道路阻断;西夏王朝占领丝绸之路北线后,采取高税政策,并经常掠夺往来商队,人华的各穆斯林国家的商队和贡使生命财产没有任何保障。而河惶流域相对比较安定,在这里建立的婉厮罗吐蕃政权采取招商轻税政策,武装护送出人境的贡使和商队,从而使丝绸之路南线(即青海道,又称羌中道)和麝香之路(即唐蕃古道)成为东西交通的主要通道。部州(今乐都、民和一带)、宗哥城(今平安地区)谷城、伏羌堡、林金城(均在今湟中地区)、牦牛城(今大通地区)、廓州(今化隆地区)、青唐城(今西宁地区)等地,都寄居或定居有各国穆斯林商人,仅青唐东城就定居有唐代人青的穆斯林后裔、喀喇汗王朝回鹘穆斯林万余人,其他各国穆斯林商人数百家。这些地区也是今天回族聚居之地。可见这一时期青海回族的先民数量已相当可观. 

    青海回族先民大批人居是在宋末元初。13世纪,蒙古族西征,先后征服了中亚穆斯林各国,签发被征服各国的青壮年组成“回回军”进人中土。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占领青海广大地区,并把水草丰美、草原辽阔的青海作为进军中原的根据地,派蒙古军和“回回军”在这里屯聚牧养。元朝建立后,先后派蒙古宗室西平王系、安西王系。西宁王系等部驻屯青海。这三个王系从始封人开始都是蒙古族中的穆斯林,其部众共60万人(包括奥鲁军,即随军家属屯牧部队)。常年驻守青海的约30万众,多为“回回军”和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军;还有一部分红袄军(山东反金农民起义军,后归顺蒙古,编人探马赤军中),逐步融合到蒙古军和回回军中,并通过信仰伊斯兰教和奥鲁军、当地各族居民通婚而成为青海回族先民的一部分。元代,仅西宁王一族就分化出三个王系:西宁王、吩王、威武西宁王;其中西宁王一系就传承四代:出伯——速来蛮——亚格罕沙赫——阿鲁哥失里,并从西宁王一系中涌现出了一批文武兼备的伊斯兰教著名学者,为传播伊斯兰教发挥了很大作用(见下文“考证一:元代西宁王”)。这一时期,由于国门洞开,出人自由,在丝绸之路和麝香之路上,中亚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或经商、或探亲、或迁徙、或调防,昼夜不停,不绝于途。在麝香之路、丝绸南线的青海道上,有往来商队,也有留居之人。在留居者中,既有聚族迁徙,也有经商或被请来主持伊斯兰教务、教法者而落户青海。元诗人马祖常游河煌时,将其所见记人《河惶书事》2首诗中,其中一首说:“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可见当时青海道上行旅和落户者多有穆斯林。这一时期聚族大批人居青海的穆斯林还有撒拉族先民撒鲁尔人、保安族先民撒尔塔人,这里不作详述。而作为青海回族先民成分的还有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夏人。在西夏灭国 时.大批西夏人外逃,或被强行迁徙,其中最大一支为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夏人,他们定居于地广人稀的甘青交界处的积石关内外,同j地穆斯林各族相依为命,后来融合到回族等民族中。另据《中亚蒙兀儿史》载,元代唐兀地(今甘、宁、青地区),有一部分藏族改信伊斯兰教,地方史志称为“番回”,联系今天化隆县卡力岗地区还有一部分操藏语、着藏服、保留部分藏族习俗的回族,显然是指这一部分人(见下文“考证二:卡力岗人”)。随着穆斯林人数的不断增加,嫁给穆斯林男人的非穆斯林妇女,随夫信仰,为回族先民增加了相当可观的人数。 

    元顺帝时西域回鹘(维吾尔)人薛都尔丁任甘肃行省企事,其家族和部众由永昌府迁人今青海民和地,其后人逐渐融合到回族中,明清两朝为青海回族中著名土司(见下文“考证三:冶土司”)。

二、形成与发展 

    元末明初,青海回族先民虽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但经过数百年的分化组合,基本实现了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由客居到世居,人口数量已相当可观,且有了相对集中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并选择以汉语汉文为主作为交际语言文字,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而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代,是青海回族形成以后的全盛时期,其经济、文化、人口都有较大发展。人口的发展除自然增长外,还吸收了很多外来成分。根据史料和家谱、民间传说,从明朝初年开始,国家即采取移民实边政策,从人口较多、土地缺少的江淮、山西等“狭乡”地区移民到人稀地广的甘青一带“宽乡”地区屯田,屯田青海的人中有不少为回族。为了方便宗教生活,他们一般都迁居于回族社区,自然形成一个个回族里甲。明初,明政府在青海西部和北部设置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4卫,安置归附的元西宁王系、西平王系、安西王系的各部蒙古,其首领和部众多为穆斯林。4卫残破后,各部渐次移牧于青海湖周围及其以东地区,其中一些部落逐步由畜牧向农耕、经商转化,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和同回族的密切交往而融合到回族中。如游牧于安定、阿端卫一带善于征战、养马和经商的蒙古穆斯林“红毛儿”,他们几经辗转,被明政府安置于西宁、湟中、湟源等地,亦牧、亦农、亦商,从明中期到清朝后期,青海与西藏的民间商业贸易往来,基本上掌握在“红毛儿”商队手中,在他们居住的范围内至今留下了许多与穆斯林有关的地名,如湟源的胡丹度,就是蒙古语“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住地”的意思。后来,“红毛儿”逐步融合到回族中,至今西宁、湟中、湟源一些回族群众还说他们的先人是“红毛儿回”,他们的邻里仍亲切地称他们是‘红毛家”(见下文“考证四:红毛儿”)。明正德年间,蒙古穆斯林冻蒙太师、瓦刺部首领、蒙古汗王也先之孙亦 卜刺,与蒙古汗王达延汗争战失败,率部人青;随后其亲族、也先侄孙、小王子部太师卜儿孩亦率部人青,2部约5万众,他们联军一处,游牧于青海湖和4卫之间。其部众包括哈刺灰(即瓦刺回回之意)、乜克力(又称卫郭特)和永邵卜回,可见其部全为穆斯林。他们在青海聚族游牧30余年,部落有很大发展,后因东蒙上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蒙古大军人青征讨,占据青海湖环湖地区,哈刺灰、乜克力部相继朝境内的诸王出伯所封的世袭王位。1271年,托雷子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蒙古汗国为元朝,改汗王为皇帝。当时,成吉思汗家族内一部分人认为应由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后裔为皇帝,反对忽必烈称帝。拥有重兵并占据战略要地的窝阔台之孙海都和察合台之孙都哇联合起兵与忽必烈相对抗。在察合台汗国内,围绕拥护和反对忽必烈、察合台国内汗权之争,分裂为对立的两派,忽必烈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保持西部地区的稳定,即指派维护元王朝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察合台之孙、察合台汗国四世汗王阿鲁忽之子诸王出伯(汉文史籍又称术白、术伯,虔诚的穆斯林)屯兵今青海、甘肃西部,协助西平王奥鲁赤(忽必烈子,穆斯林)、安西王阿难答(忽必烈孙,穆斯林)统领蒙古军、探马赤军和各地军户,平息以海都、都哇为首的分裂活动。诸王出伯的辖区在沙州路,当时沙州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南疆一部分、西藏北部一角、甘肃玉门以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王室、家族、指挥中心,在今敦煌地区。出伯在镇守元王朝西部门户期间屡立战功,元王朝于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封山伯为西宁王,在今青海、甘肃、新疆交界处设置由先答林元帅府,在河西走廊、青海道、唐蕃古道设置驿站、军站和屯区,统由西宁王管辖。不久,镇守西宁的宁淄郡王章吉驸马随西平主从征期间,背叛了元王朝,参与了海都等的分裂活动,元王朝以从叛处置,撤去封号,将封地西宁州划归西宁王出伯,并令出伯抽出一部分赋税供养章吉之妻大长公主芒古台。出伯即迁部分家族率部进驻西宁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王朝又加封山伯为威武西宁王,大德十一年(1307)又晋封出伯为部王,此为元王朝最高王位,成为当时中国西部与忽必烈系的西平王(后称镇西武靖王)、安西王握有同等军事实权和封地的最高世袭王位。

  出伯一人先后被元王朝封了3个王位,在元代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元王朝对出伯的倚重。

  西平王、安西王、西宁王都是蒙古贵族中较早信仰伊斯兰教的虔诚信徒,其部众也多为穆斯林。共同任务、共同利益和同一信仰,使他们之间互为依托,密切配合,为镇守和开拓中国西部边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多次得到元王朝的奖励。 

    出伯受封的3个王位,其后裔一直继承到元末。威武西宁主由出伯幼子宽彻继承,后由宽彻子亦里黑赤继承,漠罕墨德继承,直至元末由忽纳失里继承称威武王(又称肃王、哈密王),明初成为哈密王的始祖,去世后,由其弟安克帖木儿继承,于永乐元年归顺明王朝,被封为忠顺王;西宁王本应由出伯次子卜烟塔失继承,但因出伯去世时卜烟塔失正在麦加朝觐、学经,被出伯三子忽塔忒迷失继承;汾王由出伯长子那木忽里继承,但不久那木忽里去世,分王王位又被忽塔忒迷失夺去。由此而引起出伯家族各系对忽塔武迷失的不满,元王朝即削去忽塔忒迷失2个王位,将分王授予那木忽里子不颜贴本儿,将西宁王授卜烟塔失子速来蛮。 

    速来蛮(汉文史籍又写作苏莱曼、撅鲁蛮、珠勒玛、斯隆玛等)正式受封于天历二(1329),今青海海东、海北、海西迁入海北祁连山和青海东部,其大部陆续融合到回族中(见下文“考证五:明代亦卜刺”)。俺答汗的部众中也有一些蒙古族穆斯林和史称“白帽回”的维吾尔族,如东蒙古永邵卜部(又称永谢布,其先世是元代驻守甘肃永昌府安西王的部众,明代由也先带人东蒙,后由亦卜刺统领,亦卜刺败人青海,所率部众中就有永邵部部分成员),即被史书称为“鹰韶堡回子”,说明该部大多数为穆斯林,他们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融合到回族中。明末,西蒙古卫拉特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率领下进驻青海广大牧区,其10支部队中有一支为能征善战的部队,主要成员为蒙古穆斯林和维吾尔族,是进军青海、消灭喀尔喀领主却图汗、攻占西藏消灭藏巴汗的主力部队,后驻牧于环湖地区,以托茂(驼毛)自称,是清雍正初年进藏征讨准噶尔的主力。曾多次参加青海回族的反清起义,与蒙古族王公发生矛盾,于光绪年间脱离蒙古部落,分为2支,一为老弱妇幼3000余人,在噶斯的率领下徙人远离蒙古王公地域和战乱之地的海南、海北一带游牧;另一支为青壮年2000余人,在其首领茶根率领下同回族起义军合兵一处,转战青海各地,后又在茶根率领下同回族起义军万余人进人新疆。留在青海的托茂人遂融合到回族中,至今仍操蒙古语,着蒙古服,善于游牧,保留有一些蒙古族习俗(见下文“考证六:托茂人”)。 

    多元文化孕育的青海回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拓进取精神,能耕能牧,能商能工。他们和兄弟民族一起,革路蓝缕,艰苦创业,为开发建设育海,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考 证 

    为了给有兴趣研究青海回族者提供方便,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回族史提供史料,笔者将十多年对青海回族源流各支脉的研究考证,分别加以概述。

考证一:元代西宁王 

    元代是伊斯兰教在青海大发展时期,也是青海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回族的形成,都与西宁王有着重要的关系。 

    西宁王的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后来又从西宁王中分化出彬王、威武西宁王、宁王、沙州王、肃工、威武王等。《元史》、《元史》、《元史新编》、《蒙兀儿史记》。《续文献通考》等史书将此世袭王位列人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之于旭烈兀后裔中或成吉思汗之弟的后裔中。今人研究亦多以此为根据。但若仔细推敲上述史书,不难发现其中漏洞很多,难以自圆其说。依据该王系后裔于元代末年在敦煌莫高窟、酒泉文殊寺所立碑文对家族谱系的记载,印证中亚帖木儿王朝谱系《穆伊兹·安萨布》(意为“贵显世系”)以及《史集》、《中亚蒙兀儿史》等资料和史书的记载,不难发现汉文史籍的记载,以讹传讹了数百年。

  西宁王是元王朝对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中留居元和甘肃与青海海东相邻地区为其封地,在青海地域内的蒙古军、探马赤军、回回军户、宣政院辖区各卫、积石州元帅府、曲先答林元帅府、各军站驿站,均受其节制、调遣。速来蛮年轻时即随其祖父出伯率探马赤军东征西讨,战功显赫。由于速来蛮镇守有方,在民族大迁徙、大变动中,土著民族与外来民族、主户与客户和睦相处,社会稳定,地方安宁。元王朝于至顺三年(1332)诏置西宁王府工傅官4人,协助速来蛮处理军政要务,使酉宁王登上了宗王的最高王位。速来蛮于至正十一年(1351)去世,在位22年,他不仅在开发青海、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元王朝的统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关心、支持伊斯兰教事业的发展,对其他宗教信仰也采取宽容政策,令其后裔在研究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其他宗教文化。他曾令第三子诸王阿速歹组织专人收集、整理、保存佛教文献,在敦煌保存一部畏兀儿佛教文献,这部文献就是畏兀儿学者萨里都通奉西宁王速来蛮三子诸王阿速歹的旨意于至正十年(1350)抄录并珍藏于敦煌莫高窟,后被斯坦因盗走。由于西宁王对各民族、各宗教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而很受各民族群众的拥戴。其部众多为穆斯林,他积极支持部众的宗教活动,从中亚聘请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大师讲经典、领拜,设伊斯兰教宗教法官(哈迪)规范信徒的宗教义务,为去世的宗教大师修建陵墓,开办伊斯兰教学校,培养伊斯兰教传播人才。他的子女都受过严格的伊斯兰教教育,其4子二女中,有2个儿子取得了“沙赫”(蒙古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中有地位的著名教师、学者的称谓)的尊称。正是由于速来蛮的种种举措,不久即在青海相继形成了回族、撒拉族、保安族,在甘肃西宁王封地内形成了东乡族,成为新疆之外形成穆斯林民族最多的地区。 

    速来蛮去世后,由其子亚格罕沙赫继承西宁王王位。亚格罕文武双全,知识渊博,善于用兵征战。至正十三年(1352)元王朝命亚格罕率军镇守四川,不久又调往湖北,打败了南方红巾军,攻克徐寿辉的都城斯水。青海军政民事务由其弟诸王速勒坦沙赫处置,并由长期驻守沙州的二弟诸王阿速歹及长子阿鲁哥失里主持曲先答林元帅府。至正十三年(1353)底,亚格罕奉命率部由湖北进驻沙州路(令甘肃敦煌地区)镇守。其间在莫高窟和酒泉地区将其家世刻碑传世。元末,亚格罕去世后,由其长子阿鲁哥失里继承酉宁王,并被封为沙州王,屯兵自保。明洪武十三年(1380),阿鲁哥失里即以沙州王名义遣使进贡,归附明朝。永乐四年(1404)明设沙州卫,任命阿鲁哥失里子团即来、买住为沙州卫指挥。速来蛮家族驻青海地区的后裔,元亡后先后率部归附明朝,明王朝为了对付北元政权,对速来蛮后裔都作了妥善安置,明初设置的青海5卫的首领,多为速来蛮的后裔,驻青海东部地区的子女及其部众,随着与当地回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交往,逐步与回族相融合。明代甘肃各卫和新疆哈密卫的王、指挥等首领,大多数为出伯家族的后裔。 

    关于西宁王速来蛮家族世系,已查明的列表如下: 
    考证二:卡力岗人 
    卡力岗人是青海回族的一支,团聚居于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阿什努地区,该地原称卡力岗,故称卡力岗人。 

    13世纪初,西夏国被蒙古汗国所灭,出于分散西夏人,以减轻抵抗,便于集中兵力灭金的战略需要,蒙古汗国将西夏人强行迁徙到西北、西南地区。也许为了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将信仰藏传佛教的西夏人迁徙到西藏地区;其中最大的一支为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夏人,他们被迁徙到河湟积石关内外,分别被安置在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从中亚签发来的撒尔塔、撒鲁尔等西域回回军镇守军屯地域。西域回回军是由国外(主要是中亚)各民族组成,西夏穆斯林虽属国内民族,但他们也是背井离乡的外来民族,均属被强行迁徙的被统治民族,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信仰,而且他们都面临着组织家庭、从事耕牧,以维持生计的选择,这就使他们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互相同情,相互帮助,互为婚姻,同甘共苦。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通过文化交流和生活交往,逐步融合,形成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

  化隆卡力岗地区原为藏旅游牧地,地域虽辽阔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很是闭塞。西夏人迁来后,就同当地藏族。驻屯回回交错杂居,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的交流和互通婚姻而相互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回族的一支。由于地区闭塞,卡力岗人很少与外界交往,时至今日这支回族仍操藏语,着藏服,民风纯朴,为人诚实厚道,既保持了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又保持了藏族、西夏人的某些习俗。经济生产为农牧结合结构。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具有藏传佛教寺庙风格,礼拜大殿的殿门、廊沿的柱子,被油漆成大红大绿,是其他清真寺很少有的。清乾隆年间,伊斯兰教虎非耶教派华寺门宦始传人马来迟曾在这里传播苏非学理,卡力岗人全部归信了华寺门宦。马来迟去世后,信众在河州(今甘肃临夏)为他修的大拱北,色彩鲜艳华丽,就是仿照卡力岗清真寺的模式修建的。 

    考证三:冶上司 

    冶土司先祖为西域回鹘(维吾尔族)人,元代中期,随高昌回鹘亦都护(高昌维吾尔族国王)纽林的斤率部调驻永昌府(时称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冶土司先祖阿台不花驻凉州时,拥有庞大的部落和军事实力,为元王朝维护这一地区的安定做出了很大贡献。其子忻都曾多次率部随蒙古宗王征讨西部的叛乱,功勋卓著。忻都子二人,一为斡栾,元顺帝后期官至中书平章政事,官职仅次于丞相;另一子薛都尔丁,为甘肃行省金事,主持甘肃行省司法事务。因他们家族世代忠于元王朝,元顺帝于至正十八年(1358)追封忻都为西宁王,并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在永昌府石碑沟村树立《大元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铭》,该碑今保存在甘肃武威博物馆内。 

    薛都尔丁至甘肃行省任职不久,元朝即亡,甘肃行省自行解体,薛都尔丁将其家搬迁到今青海民和县米拉沟避居,于洪武四年(1371)归附明朝,明朝授予小旗。其子也里只于洪熙元年(1425)因军功升所镇抚,始步人土司(武职)行列,从此子孙世袭,成化八年(1472)升为指挥金事,更姓冶。清光绪年间改上归流,取缔土司制度,被流官所替代,结束了冶家的上官传承。共传承14代,历450余年。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