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历史(二)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斯兰在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青海回族历史(二)

来源: 时间:2009-12-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考证四:红毛儿 

    在明、清时期,有一支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被称为“红毛儿”(有的史籍称‘红帽儿’、“红毛鞑子”、“红帽番”、“红帽回”等)的庞大部落。在研究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的古籍文献中,多有对该部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其行踪的记载。这支部落在历史上究竟属于什么民族,其宗教信仰是什么,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称谓,为什么会被这样称呼,为什么在清朝末年这种称呼从史籍中消失了,究竟融合到什么民族中?史籍中都没有交待。 

    “红毛儿’的先民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第三子拜答儿之孙阿勒坛的部队。其部驻守在新疆东部、青海、甘肃西部,即元代曲先答林元帅府辖区范围,其人员构成除蒙古军外,还有西域回回军(以中亚突厥人为主体)、山东反金起义的红祆军,是一支多民族人民组合并经历三四代各族人民不断融合的蒙古军,也是最早皈信伊斯兰教的蒙古部。该部比较欣赏红扶军的服饰习俗,习惯戴红帽,帽顶缀红缨,或者头缠红巾,身穿红袍,作战时以红旗作前导,久而久之,红色服饰就成了该部与其他蒙古部相区别的服饰,“红帽儿”也就成了该部的别称。元代末年,该部驻守沙州路,归西宁王管辖人数约10万人之众。 

    明初,红毛儿中一部分约五六万众归附蒙古哈密王,一部分归附明朝。归附明朝的红毛儿分别被安置于今青海境内的安定卫、罕东卫、阿端卫、曲先卫和今甘肃境内的沙州卫、罕东左卫、赤斤蒙古卫等地,成为各卫属部,相继形成为许多大小部落,诸如安定工部、刺卜儿部、阿娇部、姑六只部、革尔加部、巴沙部等,并以这些部落称谓而载人史籍,但在民间、民族间、部落内部仍习称红毛儿。正德年间,称雄蒙古的也先之孙亦卜刺、亦刺思及其亲族卜儿孩等,为恢复也先的霸业,与达延汗争战,失败后先后进人青海,相继占领了4卫地,并与哈密卫蒙古部。瓦刺部结成新的联盟,成为新的称雄西北的蒙古军事集团,坚持与东蒙抗衡争雄。性格强悍、精于射骑、不甘人下的红毛儿各部,虽与亦卜刺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不愿充当附庸,听人摆布;在东西蒙古争霸中保持独立地位。因此,他们在明政府的允许下,相继内迁,多数迁到今青海东部地区,如西宁、乐都、互助、惶中、湟源、门源、祁连、海晏等地,都有红毛儿部落聚族而居,也有一些部落徙居于甘肃沙州、凉州、永昌等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红毛儿中的一支从明初一直牧猎于江河源头,与其他部失去联系。其后裔逐渐淡漠了伊斯兰教信仰,因与藏族交往密切,遂逐步融合到藏族中,成为玉树藏族的一部分,但仍以红毛儿(红帽儿相称)。嘉靖年间,东蒙古达延汗之孙俺答汗率大军进人青海征讨亦卜刺,并想以青海为根据地进而征服新疆蒙古各部。因此,曾多次派部收编红毛儿,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实力,均被红毛儿各部拒绝,而与明政府合作。从万历到嘉靖,红毛儿各部曾多次参与明军的军事活动,如万历年间明军征讨火落赤两川之捷,均靠红毛儿之力;明军回族将领达云所率部众多为红毛儿。因为其部精于骑射,善于突击,出奇制胜,功勋卓著,而且又是饲养战马的能手,很受明王朝的赏识。

  清代,居于今甘肃地区的红毛儿曾参加了顺治初年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反清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们同一部分托茂人、回族人沿祁连山进人青海海北地区,受到今祁连划区、门源地区、大通地区托茂人、红毛儿以及当地回族群众的保护和很好的安置,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了家园,使他们分别汇人当地穆斯林各族中。青海的红毛儿主要居住于青海东部地区,多与回族交错杂居,与蒙古族29旗始终保持距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其经济生产已由畜牧业转向亦牧亦农、亦商的格局,其畜牧业以饲养马牛等大牲畜为主,他们的马“体形优美,体格匀称,强健膘悍,步伐高傲”,大大地优越于其他马种,是互市的抢手货;其农业生产与当地回族比较接近,但耕作粗放,多由妇女经营;其商业活动主要为长途贩运,经营的主要是畜产品,有清一代与牧区、与西藏的商贸活动主要由他们经营,他们每次大的商贸活动,往往出动驮马2000余匹,驮牛2000余头,各种畜产品、土特产品数量众多,“西宁税务大为沽润”,成为清代西宁地区纳税大户,其经营规模和贸易额可想而知。 
    清代后期,定居于西宁、湟源、潢中等地的红毛儿,由于经济生产、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当地回族完全相同,与回族交往密切,并互通婚姻,遂逐步融合到回族中。居住甘肃的红毛儿也先后融合到回族和东乡族中。 

    作为青海回族先民的一支,红毛儿人历史上奇异的经历,铸造了其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性格。正如历史典籍所载。他们勇气十足,无拘无束,昂首阔步,威严忠厚,语言简炼而有力,有着令人钦佩的傲气,有点野性的笃诚,令人生畏而又有巨大的感染力。西宁、惶源、湟中等地各族群众竞相模仿他们的行为。正由于此,时至今日青海回族中红毛儿的后裔,仍以骄傲的口气谈论他们的先辈,并以自己是红毛儿的后裔为荣,其邻里也以亲切的口吻称他们是“红毛家”。 

    考证五:明代亦卜刺 

    亦卜刺,汉文史籍又译为亦卜刺因王、伊毕喇伊木王、额布呐(勒)、伊巴里、义巴来、亦李来、倚巴、尾白儿等音近两字不同的伊斯兰教阿拉伯文经名。这一经名今汉文通译为伊卜拉欣。 

    亦卜刺是瓦刺部的一支的首领,他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率部在青海辽阔的草原上游牧。他所率领的蒙古部,是以瓦刺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秃马、哈刺灰、乜克力为主体的穆斯林部落。他在青海的30多年中,其部众人数由原来的3万人发展到10万人,牛、马、羊等牲畜数量成倍增长,还开垦了一定数量的农田,为开发柴达木、发展青海经济,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为抵制北元蒙古势力对青海、甘肃、新疆的西征南讨起到了巨大的牵制作用;为青海回族形成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一大批后备力量。 

    亦卜刺的先辈世为斡亦刺(明称瓦刺、清称卫拉特)部的首领。其家族何时开始信奉伊斯兰教,有待继续考证,但至迟从李罕开始已信奉了伊斯兰教。孛罕为瓦刺最早联盟的首领。李罕子乌林达为瓦刺首领,北元太师。乌林达子浩海达裕为瓦刺首领,扶持额勒伯克(穆斯林)为北元汗,明洪武二十六年为北元太师,后被额勒伯克误杀。浩海有子三: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永乐七年(1409),明廷册封马哈木为宁顺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当北元汗额勒伯克知误杀浩海,即向浩海家族认错,立其长子马哈木为丞相,将爱女萨穆尔公主嫁给马哈木为妻。额勒伯克去世后,由其子本雅失里(在撒马尔罕帖木儿王庭长大的穆斯林)继汗位,与明军战,败人瓦刺,被马哈木杀。马哈木立本雅失里子德勒伯克(原名答里巴,穆斯林)为汗,自为太师,从此北元实权落人瓦刺马哈木家族手中,后马哈木为北元汗额色库所杀。 

    马哈木子为脱欢,名巴穆尔,永乐十六年(1418)继宁顺王位,称其先为苏丹(即伊斯兰教国家君主),依靠亲信安乐王子亦刺思、贤义王子乃刺忽等有实权的穆斯林统一瓦刺各部;又借其母萨穆尔公主为汗王女儿的特殊身份,或凭借武力,统一了北元各部;将女弩温答失里嫁哈密忠顺王为正妃,从而控制了哈密的蒙古各部;派其长子也先率部深人察合台汗国,确保西境安全;然而由于蒙古非黄金家族不能称大汗的传统观念使他难以称汗,而拥上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汗作为傀儡,将另一女儿嫁脱脱不花为正妃,从而控制了汗庭,自己以岳丈的身份为全蒙太师,实权全部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使自己家族上升为蒙古统治集团中最高贵、声名显赫的家族,为使瓦刺迅速强盛奠定了基础。脱欢有2女4子,多为脱欢的苏州回回夫人敏达失里所生,长子也先、次子赛罕王(又译为赛刊王)、三子伯都王(又译为伯鲁王)、四子赛因王(又译为大同王),都具有雄才大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就连其女儿弩温答失里也是女中英杰,曾在哈密主政20余年,始终与明王朝保持良好的臣属关系,为明王朝守护酉大门,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做出了很大贡献。

  也先又名艾桑玛,于正统四年(1439)继父位,称淮工。在他继位后的短短5年中,就充分显示了勃勃雄心,《明英宗实录》正统九年(1444)记载有一段话,对也先这5年作了很好的概括:“脱欢死,子也先嗣太师位,自称淮王,势力大盛,西征中亚细亚诸国,东攻兀良哈三卫,席卷女真请部地方,威胁朝鲜,攻破哈密,臣服沙州、罕东、赤斤蒙古三卫,置甘肃行省,授沙州等酋长为平章等官。”至此,以也先为首领的瓦刺的势力空前强盛,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达西伯利亚,南抵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元代以后最大的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蒙古贵族政权,并且是以瓦刺贵族为核心取代黄金家族重建元朝为目的的政权。我们通过他的政权班子和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足以说明他的政治抱负。也先的文臣,左丞相为哈丹(即伊斯兰教经名阿丹),右丞相为阿拉克,都是瓦刺部的穆斯林;武将除其3个弟弟外,有总兵答刺罕、赛伏刺、阿卜都拉,阿里玛、巴图拉、宽哥伯、那那合力王等池都是瓦刺部的穆斯林;外交使节可谓人才济济,有搞政治的,有搞经济的,有搞文化的,有搞情报的,也有阿訇、满拉、火者(和卓,长官、圣裔领袖)、哈只(哈智,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者的荣誉称号)、舍黑(谢赫、沙赫,对伊斯兰教内德高望众的长者的尊称,兼有宗教社团领袖、部落首领之意)、速增(苏丹,伊斯兰教国家君主)等上层宗教人士,其中最著名的有皮尔马黑麻、哈只阿里。舍黑咱答、舍黑马黑麻、木速尔蛮、阿老丁、脱木思哈、脱哈答、速檀、速来蛮、哈三、火者、兀麻儿、沙黑撒、察刺八失、哈只阿力、锁鲁巴巴秃火者、哈散、迷儿火者等,从这些人名中不难看出都是伊斯兰教经名,说明他们都是瓦刺部的穆斯林。也先时期,在贡使名单中,也曾出现过2次国师、喇嘛等称谓,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也先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坚持信各种宗教都自由;二是通过提高喇嘛教上层的作用,以取得喇嘛教信众对他的信任和服从。 

    也先每次派出的人京进贡使团,少则千人,多则二三千人,通过朝贡和互市,换取了生产和生活用品,购置了军需用品,掌握了朝廷的动态和军事情况,还取得了朝廷的信任和赏赐。 

    联姻是也先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加强对归附明朝的蒙古各部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对明朝政府在西北建立的哈密、沙州、安定、罕东、罕东左卫等7卫,都是采取让其兄弟或子侄与这些卫的首领的女儿结婚而控制了这些地方及其首领。宣德年间,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汗歪思多次与也先交战,歪思汗战败被俘,也先要歪思汗将其妹马黑乔木·哈尼木嫁给他的儿子作为交换条件,歪思汗答应后,也先即让其子阿马桑赤随歪思汗人蒙兀儿斯坦,按照严格的伊斯兰礼俗同哈尼木举行了婚礼,从此东察合台汗国也为山先所控制。亦卜剌和亦刺思兄弟都是在东察合台汗的宫中出生的,从少年时代就在这里受到良好的伊斯兰文化的教育。 

    当也先在整个蒙古中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后,向明朝出使瓦刺的使节马云、马青(亦是归附明朝的蒙古族穆斯林)提请明皇室将一宗室女嫁其子为妻,使节轻率地“私许”,也先即“进马为聘”,使节回京未向朝廷汇报也先求亲事,并将作为聘礼的马和金银珠宝私吞,随后也先派出庞大下聘礼的使节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入京下聘礼,而明廷对此却一无所知,“答诏无许婚意”,使也先恼羞成怒,借明廷失信、赖婚、扣使节、减岁赐为由,于正统十四年(1449)大举进攻中原。由于政治的、经济的等多种复杂因素,也先为实现复辟元代统治,迟早会与明王朝有一场角逐,但这件事对也先造成的难堪,加速了对明之战。面对也先的进攻,明廷组织了50万大军,由英宗御驾亲征,在当年八月十三日在土木堡与也先军遭遇,也先仅用3天时间以2万骑兵全歼50万明军,俘虏了英宗皇帝,创造了以2万兵力在3天内消灭50万兵力这种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土木之役”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也说明了也先非凡的指挥才能。也先的非凡处还在于能审时度势,在巨大的胜利面前能够冷静、果断地力排众议,不仅不杀英宗,还对英宗行君臣礼,派专人侍候英宗的生活,让伯颜贴木儿率部保卫英宗的安全,与英宗相处得非常友好,还不失时机地与明议和,送回英宗,和明廷恢复正常关系。

  景泰三年(1452),蒙古内部因立汗储发生内乱,脱脱不花的部队被也先部打败,逃往大兴安岭一蒙古部落被杀,这就为山先称汗扫清了道路。景泰四年(1453),也先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汗权天授”的蒙古传统观念挑战,排除重重阻碍,以非黄金家族的首领即了大汗位,称大元田盛(天圣)大汗,任命其次子阿失帖木尔为太师、三子阿马桑赤为中书省右丞相,长子火儿忽力主军。原知院阿拉克要也先将大师位让给他,也先没有答应,即同也先翻了脸,发动政变,于景泰六年(1455)杀了也先。 

    也先被害后,统一的蒙古出现了大分裂、大动荡的混战局面。也先家族成员为了控制局面,首先将瓦刺部化整为零,分别由也先的母亲、妻子、众弟和儿子统领:其母和妻赛因失里、弟赛罕王统瓦刺大部驻东蒙控制局面,制止各部互相仇杀;另一妻者密失同长子火儿忽力统部1万驻守赶河,便于从外围进行策应;弟赛因王、怕都王统兵数万人哈密与其姐弩温答失里的哈密蒙古部合兵一处,控制西部的局面;子阿马桑赤及孙亦刺思、亦卜刺率部驻哈密北山巴里坤一带;子阿失帖木儿及叔父赛罕王、怕都王之子虬加思兰、亦思马因、拜亦撒哈等统主力驻漠北。虽然部落分散了,但却保存了瓦刺部的主力,他们之间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为恢复也先统一蒙古的大业而前赴后继的竭尽全力地奋斗着。 

    从景泰六年也先被害到弘治十三年(1500)的45年中,也先家族成员虽未夺回汗位,但始终牢牢掌握着瓦刺联盟的领主地位和北元汗廷的太师地位,并与明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先后以瓦刺名义或单独以哈刺辉特、哈刺灰、乜克力、小列秃的名义向明廷人贡,山先之弟及子、任部多次受到明廷的敕封和赏赐;明廷仍把瓦刺各部作为制约北元势力的重要力量所倚重。也先弟、子、侄、孙辈先后在北元汗廷中担任太师的有火儿忽力、阿失帖木儿、克舍、虬加思兰、亦思马因、亦卜刺等。 

    亦卜刺为阿马桑赤之子,也先之孙,幼年生活在东察合台汗庭,受到良好的伊斯兰文化教育,青年时代在其祖父也先身边学习文治武功,率部征战。也先被害后,同其兄亦刺思率部护送其父阿马桑赤、母哈尼木、妹齐齐克人哈密北山巴里坤一带。后不久,亦卜刺族叔虬加思兰、亦思马因、拜亦撒哈等在其伯父阿失帖木儿率领下亦率部进人哈密北山地区,合兵一处,以哈拉辉特相称。后来一部人在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率领下占据哈密,与其父赛因王、伯都王合兵一处,分为两部,一称乜克力,由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统领,一称哈刺灰,由拜亦撒哈统领;游牧于北山的阿失帖本儿的后裔,克舍一系的部众则以小列秃相称。他们分别以哈刺辉特、亿克力、哈刺灰、小列秃等或以瓦刺太师、怕都王(也先弟)、赛因壬(也先弟)、孝罗王(也先长子)、奄檀王(也先次子)、其巴王(也先孙,即亦卜刺)、小列秃王(也先重孙,即养军)等不同名号和称谓向明廷派出贡使,明廷也都认可为独立属部,按使节接待,并给予对等的赏赐。 

    弘治初年,亦卜刺同兄亦刺思、满哥率部随伯父孛罗罕(火儿忽力)借护送妹齐齐克人东蒙同达延汗成亲之机,将被达延汗劫掠而流散甘宁青地区的瓦刺各部招募归来。成化六年(1470)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率瓦刺匕克力部数万人进人河套,立满都鲁为汗,虬加思兰为太师,后虬加思兰被杀,亦思马因成为乜克力部领主,于成化十五年(1479)立达延汗为大汗,自为太师,成化二十二年(1486)率部归瓦刺故土,走至甘肃,被达延汗派人追杀,所部失去首领,又被劫掠而逃散。亦卜刺等率部人河套,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沿途将流散的亲族部落收归帐下,壮大实力,恢复也先统一蒙古的事业。进人河套后,亦卜刺与其伯父孛罗罕先后任北元汗廷太师。 

    亦卜刺为也先之孙,在政治上、军事上继承了也先的雄才大略,很有号召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刺在东荣的各部,纷纷回归帐下,形成与达延汗直属的左翼3万户势均力敌的右翼3万户:一为永邵卜(史书又称永谢布、鹰韶堡回子,均为永昌府部的异译),所属10部8万人;一为阿尔秃厮,所属7部7万人;一为多罗土蛮(史书又称秃马),所属8部4万人,共19万人,多属瓦刺旧部的穆斯林。由亦卜刺兄弟统领的右翼3万户,对达延汗的汗权造成巨大威胁。达延汗为了削弱太师的权势,企图让其子替代亦卜刺成为右翼3万户的领主,即派其子前往右翼接收3万户,被亦卜刺所杀,从而发生了达延汗与亦卜刺的战争。因亦卜刺的军事部署被其亲族火筛出卖给达延汗,并从内部配合达延汗的进攻。亦卜刺在内外夹击下战败,仅率直属部队突出重围向甘青地区转移。亦卜刺入河套前曾到过青海,对青海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早已看在眼里,因此他于正德四年(1509)进人青海牧区后,即向明守边官员派出使节,表示归顺,并请求明廷把环湖地区划为他的游牧地,明守边官吏则怕多事,而让他们到远离自己管区的地方。所以一个时期亦卜刺部没有固定游牧地,为脱离与明边防官兵的接触,曾先后到今四川松潘、青海西部4卫和青藏边境等地游牧,最后才固定于今青海湖北的海晏地区,筑三角城为首府,称其巴王,隐去原部落称号,称亦卜刺一阿尔秃厮部。正德九年(1514),小王子部(达延汗直属部)太师、亦卜刺亲族、达延汗异父同母兄弟(亦思马因子)卜儿孩与达延汗发生争战,率部2万人进人青海,该部亦为原亦卜刺所属右翼3万户中秃满、永邵卜、哈刺灰、七克力等蒙古穆斯林部成员,进人青海以后,与亦卜刺部合牧。

  正德十四年(1519)新疆哈密一支哈刺灰,其首领奄克是亦卜刺的姻亲,应亦卜刺相互照应、共同对付东蒙的倡仪,率部进人环湖地区,与亦卜刺互为依靠。安定等4卫与亦卜刺有亲族关系的蒙古穆斯林各部,也都向环湖地区靠拢。经过几年新的分化吸收,融汇组合,形成了以亦卜刺一其巴王为首领的、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蒙古木速蛮(穆斯林)部落集团,约有近10万众,分别由卜儿孩、阿哈刺忽、奄克、巴布赀、兀耳笃思、塔素亥等统领。部落即以首领为名,隐去了原瓦刺、哈刺辉特、秃马、匕克力、哈刺灰、永邵卜、阿尔秃厮、多罗土蛮等部名,汉文史籍和官方文书称为“西夷”或“回夷”,东蒙统治集团卑称其为“刺古希”(对蒙古穆斯林的蔑称)。 

    以亦卜剌为首的新的蒙古部落集团的形成,而且他们同西部蒙古一东察合台汗国、哈密忠顺王部、新疆瓦刺部有着亲族关系,联系密切,往来频繁,不仅对东蒙古是巨大的威胁,对明朝也构成大的威胁。因此,亦卜刺、卜儿孩等曾多次派使或通过关系向明廷要求归附,通贡互市,而明廷一直不表态,不仅封关闭市,阻断通道,而且边防官员还采取贿赂的办法,让他们到远离自己防区的地方去游牧;而当东蒙统治者派大军去征讨亦卜刺部时,明廷则予以默许,让沿途官兵让开道路,令其通过。从嘉靖十一年(1532)起,东部蒙古吉囊、俺答兄弟为了扩大领地,进而统一蒙古,曾多次率大军人青海征讨亦卜剌部。形成了对立双方隔青海湖相互对峙10余年,虽有战斗,但互有胜负,谁也没有征服谁。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青海经营30多年而年迈体弱的亦卜刺再也不愿为一族一己的私利而使万千生灵涂炭,决定避开争战之地,使灵魂得到安宁,在其子巴布费、兀耳笃思护送下率部回归新疆东察合台地,附其母马黑秃木·哈尼木的亲族阿不都·拉失德汗。其部则由2子率领游牧于博格多山一带,后逐步融合到维吾尔、柯尔柯孜等穆斯林民族中。留在青海的各部统由卜儿孩统领,卜儿孩被众拥戴为卜石兔汗,仍以三角城为首府,并按亦卜刺行前的安排,避开东蒙古的锋芒,移牧于柴达木地区,后来又移牧于青海北缘祁连山一带。由于他们长期以来与聚居区内的各族人民相处较好,又与明军不发生冲突,所以明军于万历年间征讨俺答汗后裔各部蒙古时,从未触及过他们。而亦卜刺、卜儿孩留在青海的部落,随着向青海东部徙牧,逐渐从游牧向定居放牧转变,又由定居放牧向半农半牧转变,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史料还记载有这些部落的独立活动,以后史料再没有他们活动的记载,说明该部有的融合到明末进人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托茂公旗下,有的融合到回族中。 

    考证六:托茂人 

    托茂人是青海回族的一支,自称“驼毛”,他称“驻毛家”、“驼毛达子”,文献称“托茂”、“陀莫”、‘吐蛮”、“土满”。“蒙古回”、“回夷”、“夷回”等。 

    托茂”原为蒙古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这是古今民族史学界的共识。但这部分蒙古人何时信仰了伊斯兰教,为何又称为托茂?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连托茂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成为民族史研究中的一桩悬案。 

    托茂(驼毛、土蛮、土满等)均为“土麻”、“秃满”、“秃马”、“秃马惕”的汉文不同异译。原为蒙古草原突厥语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时,由斡亦刺(即瓦刺)部首领所征服,秃马女首领即嫁给斡亦刺部首领,该部即由斡亦刺首领统领,成为初期卫拉特联盟成员之一,游牧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元初、斡亦刺部中一部分人信仰了伊斯兰教,因秃马部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斡亦刺各部的穆斯林均被称为“秃马回”,久而久之,简化为“秃满”、“秃麻”、“土蛮”、“秃马惕”等。天长日久,经多民族语音辗转流传,又将“秃满”音转为“托茂”、“陀莫”、“驼毛”等而载人汉文史籍中。 

    元末明初,这一部分蒙古穆斯林中的一部分已从斡亦刺部中分离出来,自立部落,由斡亦刺部被元王朝封为万户的巴丹率领驻牧今甘肃平凉、固原地区,自称“土满”部,明朝官方文书侮称“土蛮”。明初归顺,明政府封巴丹为千户土司,后由其子继承,后又有其孙满四(满速儿)继承,敛众自保。明成化时,满四为反对地方官的暴行,率部进行了震惊朝野的石城抗暴斗争,因满四亲信杨忽里被明官军收买,明军5万之众进攻半年都没有攻破的石城才被攻克,满四被解往京师,部众被残酷镇压,幸存避难的“土满”人,因受回族保护而融合到回族中。

  落户定居于贺兰山阿拉善地区的穆斯林,是明成化年间由虬加思兰、亦思马因从新疆巴里坤率领进人东蒙的,被称为“多罗土蛮”部,其中既包括哈刺灰人、乜克力人,也包括秃马人,该部先后由虬加思兰、亦思马因、满克、亦刺思。亦卜刺统领,后亦卜刺与达延汗争战,与亦卜刺有亲族关系的火筛,表面支持亦卜刺,实则投靠了达延汗,将亦卜刺的军备布防出卖给达延汗,致使亦卜刺失败率残部移牧青海,多罗土蛮归火筛统领。多罗土蛮部有7支,其中有的跟亦卜刺人青,有的因不满火筛的作为,摆脱其控制移牧贺兰山区,虽然他们淡漠了“土满”、“秃马”的称谓,但却始终既保持了蒙古族习俗,又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被学者称为“蒙古回”,即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 


    “土满”人进人青海是明朝正德四年(1509)。正德初年,亦卜刺作为瓦刺部首领、东蒙太师与达延汗争战失败,率残部人青海,其部众均为蒙古穆斯林,有秃满、永邵卜、哈刺灰、乜克力、阿尔秃厮等部,约3万余人,游牧于青海广大牧区。他们虽以首领名为部名,未曾打“土满”旗号,官方文书称他们为“西夷”、“夷回”、“番回”等,但他们在事实上是青海最早的托茂人。 

    明朝末年,新疆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率部移牧青海。其部中也有一些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的穆斯林。他们由顾实汗的长子达延汗率领,是在青海消灭却图汗的主力,是进军西藏消灭拉藏汗的主力,故被誉为“陶莫恩”,意为英勇善战的英雄军。青海蒙古编旗前,顾实汗即封其长子达延汗为托茂公。当时顾实汗打出托茂的旗号,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借“秃马”与“陶莫恩”两音相近,而含有英雄军和蒙古穆斯林双重涵义,把这一称号又封给由他回回妃所生的长子,具有穆斯林血统的达延汗,显然是为了把明正德以来进人青海的众多蒙古穆斯林的后裔招募在这一旗帜下,并争取青海其他各穆斯林民族对他给以支持。这一着还真见效,散居各处的蒙古穆斯林,纷纷妇附在托茂公的帐下,成为当时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部。从而在官方文书的汉文本始有托茂的称谓,而文人和民间则因蒙古部中有“黄毛”、“红毛”之称而称之为“驼毛”、“驼毛鞑”、“驼毛回”。所以在青海卫拉特编旗时,托茂人被分别编人和硕特南右后旗和南左末旗2旗中。 

    未曾归附托茂公的穆斯林,先后移居青海东部地区,逐步与回族融合,成为回族的成员。


  托茂人英勇善战,精火器,善骑射,历史上是青海蒙古军的主力部队。清康雍年间,清军人藏征讨准噶尔军,在青海组建的先头部队就是以托茂人为主体的蒙古军;雍正初年青海蒙古在亲王罗卜藏丹津策动下武装反清,托茂人被摆在与清军作战的第一线,后因清军围困了托茂人的牧地,控制了他们的首领和父母妻儿以及驼马牛羊,并晓以利害,托茂人息战,罗卜藏丹津失去主力,很快失败。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穆斯林,对穆斯林各民族的活动非常关注,乾隆四十六年青海穆斯林各民族起义反清,托茂人都站在了斗争的第一线,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时,托茂人积极参加了战斗,有的还同起义军转战河西走廊,最后进人新疆;光绪年间河湟回民起义时,清政府令蒙古军参加镇压回民起义,蒙古王公同托茂人首领谈判,提出让托茂人“放下武器,不参加起义”、“改变宗教信仰,信奉喇嘛教”,这样即可受到王爷的保护。这些条件遭到托茂人的坚决抵制,断然拒绝了王爷的劝说,聚族迁出柴达木盆地,摆脱蒙古王爷的控制,在其首领茶根率领下,举族参加了河湟穆斯林反清起义,与回族、撒拉族合兵转战各地。为了保存托茂人的根苗和族人的财产牲畜,茶根今噶斯率一部分战斗部队,保护3000余名老弱妇幼徙牧于远离蒙古王公属地和战场的地方。由茶根率2000余托茂青壮年精锐部队,转战柴达木地区,专门对付蒙古部队,以解回民起义军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对付清军,先后坚持一年多时间,后同回族。撒拉族起义军共约2万人进入新疆,被清军分割包围而失败。为了保护人新疆后剩余的1万多名起义军,茶根和回族起义军的首领同赴清军兵营自首,要求清兵不要伤害义军,茶根和回族起义军首领全被杀害,起义军就地流放穷乡僻壤或为官军奴,进人新疆的托茂人,大部分融合到回族中。今日新疆的托茂人,就是这部分没有融合到回族中的托茂人的后裔。 

    留在青海的托茂人,有的徙牧于惶中上五庄、水峡、多坝一带,随着由游牧到半农半牧,又到农耕这一经济结构的转变,并通过与回族的通婚,逐步融合到回族中;有的徙牧于今海晏三角城一带,而这里原为托茂公的牧地,托茂人离去后,人口锐减,生产衰落,战后又被蒙古王公迎人旗内,以恢复该旗往日的雄风。解放后,这一部分托茂人举族迁到海北祁连县。也逐步融合到回族中。 

    青海托茂人虽然已经先后融合到回族中,但他们仍习惯聚族而居,以托茂自称,互相对话仍操蒙古语,习惯穿蒙古服,元论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体形容貌与蒙古人毫无二致。他们虽然在经济结构上实现农牧结合,兼营采矿业,但还是善于经营畜牧业。他们以肉食为主,以酥油奶茶为饮料;坚守伊斯兰教信仰,保留有部分蒙古族生活习俗和性格特征。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