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杞麓湖畔走来的阿拉伯文化泰斗——纳忠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从杞麓湖畔走来的阿拉伯文化泰斗——纳忠

来源: 时间:2009-12-0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纳忠教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沙迦阿拉伯文化奖”

  2002年3月2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以“纳忠——漫步人生”为题,多次播出记者专访我国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阿拉伯语教育家、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著名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纳忠教授的报道,他那“尽力而为”的人生观、事业观博得了千百万人的赞扬。
  
  一、刻苦学习,辛勤耕耘
  纳忠,原名纳寿恩,字子嘉,阿拉伯名叫阿布杜·拉赫曼,赴埃及留学时改名纳忠。1909年3月28日生于通海县纳家营的一个回族家庭,6岁时,父母送他入昆明的学校读书、习经。先后在永宁清真寺回族传统经堂学校读了4年初小,昆明省立师范附小读了3年高小,高小毕业后,又在昆明法文学校、南城清真寺高等中阿学校、昆明明德中学学习,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赴埃求学
  1931年1月,云南回教俱进会组织选考留埃学生,就读于明德中学的纳忠以优异成绩考取唯一的公费名额。11月9日,纳忠告别父老乡亲,与同伴马坚、林仲明、张子仁等4人一起,在沙国珍老师率领下,历经43天的颠簸旅行,于当年12月22日抵达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纳忠一行是第一批正式的中国留埃学生,从此,共有六批34名学生留埃,其中云南学生10人。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爱资哈尔大学,是伊斯兰世界的学术文化中心和最高学府。面对这座涉猎不尽的知识宝库,纳忠起早贪黑,孜孜苦读,于1936年6月,取得了爱大自中世纪以来实行的最高文凭——“学者”证书。次年爱大即废止旧学制,全部改为新学制,据爱大档案记载,纳忠是爱大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学者”证书的中国学生,也是最后一名获此证书的东亚学生。

  2、执教春秋
  1940年7月7日,完成了学业的纳忠,结束了九年的异国求学生涯,踏上了归国途程,回到了祖国怀抱。
  回到昆明后,纳忠主持恢复了母校——明德中学,并出任该校教务主任、代校长。
  1942年底,年仅33岁的纳忠应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历史系聘请,到陪都重庆沙坪坝报到,成为一名年轻的教授。
  1943年3月,他首次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央大学教授阿拉伯语,并编写出中国高校使用的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
  1945年,纳忠首次在中央大学为本科生开设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课程,填补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空白。
  1947年7月,应熊庆来校长聘请到云南大学任教,并被推荐到省教育厅兼任督学。不久,他又被聘为省政府文教顾问。纳忠在云南大学,先后任历史系教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校图书馆副馆长、历史系代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常委兼文科组组长。讲授世界通史、世界中古史、伊斯兰文化史、阿拉伯史、埃及史等课程。
  1956年5月,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外交部急需懂阿拉伯语言和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的人才。1958年,纳忠奉国务院调令,到北京外交学院创办阿拉伯语专业,并任“德、日、西、阿语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为了教好他担负的阿语精读、阿—汉语翻译、阿文报刊等课程,他坚持用阿语讲课,力求规范、标准;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纳忠自己编写了《阿拉伯语课本》,《阿拉伯语语法》等教材,为我国外交战线培养出一批批阿拉伯语人才。
  1962年,北京外交学院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改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纳忠仍然担任阿拉伯语教授、“亚非语系”系主任工作,并兼任阿拉伯语教研室主任、系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务委员会委员。他一直朝气蓬勃地站在教学第一线,并组织编写出了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阿拉伯语》(共10册)教材和《基础阿拉伯语语法》(共4册)教材,该系列教材被全国各类阿拉伯语院校采用,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1981年,纳忠成为我国第一位阿拉伯历史、文化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为我国培养出第一位阿拉伯历史专业的博士。
  六十多年来,他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人才,而今他的弟子已遍布于阿拉伯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领馆和国内各高校院所。

  3、著书立说
  纳忠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真可谓是著述等身。
  青少年时代就在国内许多著名报刊上发表文章数10篇。
  1932年,就翻译了埃及著名学者哈桑·曼苏尔的《伊斯兰教》一书(约10万字),这是一本阐述伊斯兰哲学、伦理、历史、文化和《古兰经》的书籍。纳忠把它译成通俗易懂的中文,介绍给了祖国人民(1934年北平“成达”出版),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伊斯兰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后,又翻译了叙利亚著名学者库迪·阿里的《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约25万字)、埃及著名学者艾哈迈德·爱敏的《黎明时期的阿拉伯文明》(20万字)、《近午时期回教学术思想史》、哈克里的《穆罕默德传》、哈桑的《回教政治史》等书籍。
  回国后,在抓好明德中学教学、校务工作的同时,纳忠撰写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古兰经与圣训》、《穆圣的故事》、《五功与伦理》等4本小册子。
  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以坚强的毅力,写出了一部40万字的专著《回教诸国文化史》(1947年在昆明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阿拉伯历史、文化的著作,揭开了我国史学领域研究阿拉伯历史的序幕,在中国掀起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历史研究的热潮。
  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纳忠最酷爱的同样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仅1950年至1975年期间,就出版了《埃及近现代史》、《阿拉伯文化的黎明时期》等20余部著作,共200多万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纳忠教授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阿拉伯简史》(中文本和阿文本),《埃及简史》(中文本和阿文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1—8册/主译),《阿拉伯语》(1—10册/主编),《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主笔)。
  1997年12月和1999年1月出版了九十万字巨著《阿拉伯通史》(上、下卷)。该著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七五”科研规划项目,是我国阿拉伯历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获1999年中国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200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国家教育部一等奖。这部巨著系统阐述了阿拉伯两千年的历史,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关注。目前,纳忠教授另一部百万字巨著《伊斯兰文化史》即将出版面世。
  除上述论译著作外,纳忠还发表了《近东局势》、《历史上的中国与近东》、《埃及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斗争》、《清代云南穆斯林对伊斯兰学问的教学与研究》、《中世纪中国与阿拉伯关系》等200多篇论文。
  这是一个阿拉伯历史文化学者馈赠社会、留给人类的一笔丰厚财富。

  二、坚持正义,为国争光
  无论是上学、教书,还是做学问,纳忠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关心人类进步事业,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1、爱国斗争
  1932年6月13日,香港运动员潘德明,骑单车壮游全世界历时两载行遍亚洲,在开罗遇到留学生们,纳忠撰写“为病夫雪耻辱,替民族增光荣”的题词。1937年7月,国际网球名星印尼华侨许承基到埃及参赛,被报刊称为是日本人,纳忠在得知实情后,与同伴们一道发起有新闻记者、各团体代表和各界人士参加的欢迎茶话会,纳忠宣读完阿拉伯文欢迎辞后,许承基讲话:“我是中国人,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改变我的国籍”。这些活动,在埃及人心目中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英雄形象。
  为了宣传祖国抗日,纳忠和同学们办起了小报,每天摘译《金字塔日报》、《埃及人报》、《埃及邮报》、《妇女周刊》等报刊上的中日战讯,刻成蜡板,油印散发到华侨手中。另外,他们还组织战区灾民救济会,印发传单、宣言,劝告回教世界群起抵制日货等。1938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中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委托,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出访欧、美、亚、非26国宣传抗日救国,当抵达开罗之际,受到中国留学生热烈欢迎!陶先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到了埃及,有一件事,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在尼罗河畔,夕阳笼罩着金字塔下,一曲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传向沙漠的边际去,这是三十一个中国回教徒留学生工作之余的歌声,谁也不曾想到,在这古国的沙漠里,听到我们民族的吼声……。这是回教同学在开罗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歌唱《义勇军进行曲》欢迎我。”
  1939年,纳忠参加了由中国留埃学生组成的“中国回教朝觐团”与日伪满“华北回民朝觐团”的斗争。这次留学生集体朝觐“麦加挫败日寇”的斗争,成为中国抗战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纳忠将《回教与阿拉伯文明序目》寄回北平顾颉刚、冯家升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十期(1937年7月16日出版)上发表,文中提醒国人注意日本对回教的拉拢。
  回国后,纳忠仍为抗战奔走呼吁,在1943年春一次应邀出席的战时宣传座谈会上,他即兴发言,根据伊斯兰教战略思想,发表了精辟见解:“当敌人侵占我们的家园时,我们应当奋起抵抗,并将敌人赶出去!”。纳忠的发言语惊四座,甚至博得与会的冯玉祥、白崇禧两位将军的交口称赞。
  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纳忠被授予“抗日老战士”荣誉称号。

  2、民间外交
  纳忠从青年时代至今,始终以发展人民间的友好交往为天职,为增进中阿文化交流,促进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民间的友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10月7日,纳忠应邀出席在埃及国会大厦召开的“世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保卫巴勒斯坦国会高级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在上万人的大会上,纳忠用流利而标准的阿拉伯语代表中国留学生发表了演说:“我以中国全体穆斯林的名义在这里宣布,中国穆斯林参加了全世界穆斯林的行列;并保证同全世界穆斯林一起,坚决贯彻执行此次大会作出的一切决议。这是为了保卫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胜利”。“我同时以中国穆斯林的名义强烈谴责殖民主义者执行殖民政策,妄图消灭阿拉伯伊斯兰的巴勒斯坦。我以中国穆斯林的名义郑重地宣布:中国穆斯林准备竭尽全力,不惜付出任何牺牲来保卫巴勒斯坦……”演说完毕,全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次日,纳忠应邀到王宫接受埃及国王法鲁克的接见和宴请。纳忠的大会演说被收录进1938年10月28日在开罗出版的《国会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同时在大会正式代表名单中也永远地留下了“中国—阿布杜·拉赫曼·纳忠”的名字。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出席阿拉伯国家如此高规格的大会,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1956 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为了声援埃及人民,抨击英国殖民者,纳忠很快就写出了《埃及现状》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阿拉伯国家问题的专著。
  二十世纪80年代,纳忠教授提出“民间外交”的概念,并积极地实践。
  1981 年3月,纳忠应邀参加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的国际伊斯兰学者大会,面对25个国家的300余人,纳忠宣读了论文《伊斯兰教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会议期间,3次受到齐亚·哈克总统的接见。
  1981年9月,纳忠受阿尔及利亚的邀请,出席了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伊斯兰思想交流会”,并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古兰经〉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的学术论文。会后,分别接受阿尔及利亚电视台和电台专访,并出席了几个座谈会。消除了国外对我国宗教政策的某些误解,加深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及各国学者对中国和中国穆斯林的了解。
  1983年6月,应马来西亚前总理的邀请,参加国际伊盟东方分会在吉隆坡举行的会议,并在马来西亚伊斯兰学院大会上演讲,介绍了中国穆斯林的历史、信仰、生活等情况,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1985年10月,受世界伊斯兰联盟秘书长的邀请,以副团长身份同司马义·艾买提团长一起,率中国穆斯林代表团赴沙特副朝及访问。在吉达港举行的欢迎会上,纳忠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穆斯林的历史、宗教活动,以及《古兰经》在中国的崇高地位。副朝结束后,18天的参观访问,纳忠他们走遍了沙特的吉达、麦加、塔伊夫、麦地那、利雅得、延布、宰赫兰、胡巴尔、达曼、欧拜勒等所有重要城市。此外,他们参加了很多会议,最重要的一次是国际学术会议——“沙特已故国王伊本·沙特的历史讨论会”。法赫德国王亲临会议并作了一小时多的报告。法赫德国王还专门设宴招待中国代表团,并将每年一换分给贵客的麦加天房玄石黑罩绒布分了一小块给纳忠,回国后纳忠教授又将它转赠给家乡纳家营清真寺。
  1992年7月,83岁高龄的纳忠,应邀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有4000多名国内外学者、宾客参加的郑和下西洋587 周年纪念活动,并在“首届昆明郑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言,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纳忠参加的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被国内外誉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3、心系家乡
  纳忠教授虽然大半生时间在外面,但他却十分热爱家乡,始终把家乡牢记于心,无论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在国内工作,无论是在京城执教,还是出差开会,都时刻不忘家乡。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眷恋是那样的执著和炽热;对于家乡的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发展,是那样的激动和自豪。他曾多次回乡探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三次回到家乡通海,受到通海县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作为“通海的儿子”的纳忠,为家乡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1992年8月回家乡时,在通海县为他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纳忠提出:“500多年前的世界性人物郑和是云南人,他七次下西洋的效果是与东南亚、南亚、西南亚人民建立了天然的联系,这些地方正好是‘五省两区七方’面向的地方,将来我们西南地区一个扇子扇出去,向南方发展,就是要经过我们通海这里,通海是当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是一个核心,我们要抓住时机,及早行动,修建公路,四通八达,面向东南亚、南亚及早开发我们的各种资源,这个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发展思路,而且我们通海有这个条件。”后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我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思路,以及最近这1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纳忠教授当年的建议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三、“尽力而为”,誉满全球
  一生“尽力而为”、奋斗不止的纳忠教授,被誉为“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
  1960年,纳忠负责的外交学院“德日西阿语系”被评为首都高教战线群英会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1982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对高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颁发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9月8日,获“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杰出贡献奖”,出席颁奖大会,受到外交部、中联部等部门的表彰。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学者,纳忠担任着中国非洲史学会会长,中国中东学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编委会常委兼亚洲史副主编,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西亚非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同时,纳忠教授1981年以来,还是巴基斯坦“希吉莱学者奖金”海外委员和第一位中国常任提名委员,1985年6月11日起,当选为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语言学会东亚地区两名通讯理事之一和该学会的终身荣誉通讯委员。
  1991年,纳忠的名字被“剑桥国际名人中心”分别选入《国际名人录大辞典》和《国际知识界名人词典》;1996年,其名又被录入《中外名人词典》。
  2001年10月25日,中外著名的纳忠教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国际奖,成为非阿拉伯国家获得这一国际文化大奖的第一人。“沙迦阿拉伯文化奖”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酋长苏尔坦·本·穆罕默德·卡西米阁下资助下于1998年设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评选,每两年颁发一次,表彰为研究与传播阿拉伯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机构和团体,这项奖励被誉为“世界阿拉伯文化界的诺贝尔奖”。本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评委,在来自亚、非、欧21个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的33名候选人中评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于10月23日宣布:教科文组织专家组一致推选中国学者纳忠教授和也门诗人马卡莱赫教授获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专家组决议认为:授予纳忠教授此奖是为了“表彰他对阿拉伯语言与文化非同寻常的广博知识,肯定他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大量著述,特别是有关阿拉伯历史著作的重要。”颁奖仪式于10月25日在巴黎举行,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代替纳忠教授领取了奖金、奖牌及证书。在颁奖仪式上,张学忠团长说,沙迦阿拉伯文化奖的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对话宗旨的具体体现,纳忠教授是来自非阿拉伯国家获得这一国际文化大奖的第一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中国的荣誉。
  如今,已94岁高龄的纳忠教授,仍然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仍然在桌案上奋笔疾书!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