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要思考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画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人应该要思考

来源: 时间:2009-12-1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宇宙的形成,天体的运转,物质的运动、演化生命的诞生,人类的起源……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宇宙天体到地球,从自然界到人类,无不充满着种种神秘和不解之迷。以至人为什么存在?人的命运究竟有谁支配?人的灵魂是否存在?等等这些人类自身迷中之迷。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在思考、探索。当代科学界、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在不断思考、探索,也获得了许多知识。由于无法否认神灵界的存在,有的国家还新设了一门“神灵科学“进行研究。然而,科学的学问,与其说是研究“为什么”的学问,到不如说是研究“怎样”的学问。因为无论科学怎样的发展,科学对物质世界(更不必说精神世界)的种种奥秘,只能结实它们是怎样的,而决不能结实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科学家们的研究和探索,如果仍然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科学家们的研究和探索,如果仍然不能冲破“物质”的禁锢而像牛顿和爱因斯坦那样,使研究结论和思想得到升华,使认识得到质的飞跃的话,那么一切“为什么”的答案,都是不可能有说服力的。
    人毕竟是人,人是一切动物中最高级、最完善的动物,人能思索推理,因此,人应该思考,应该让认识从唯物质主义,从世俗主义的牢笼中解救出来,放开视野,认真思索,让思想飞跃,让智慧驰骋,从而悟出人生的真谛和自身的价值。
我写这本小书的目的,主要是想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说明伊斯兰这个天启的宗教的正确性。愿它对那些受过一顶教育但对伊斯兰教缺乏认识的穆斯林和对伊斯兰教感兴趣又有志探求真理的人能够有所收益。
人类必须寻求造物主
    一、寻求造物主是有理智的人类的最高理想
    寻求造物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让我摘引几句名言:十七世纪法国的伟大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雷兹.巴斯卡曾经在他的《思想录》中这样写到:“世界上只有三种人:找到上帝事奉上帝的人;竭诚寻求上帝而没有找到上帝的人;活着不肯寻求也没有发现上帝的人。第一种人既有理性而有幸福;第二种人有理性而不幸;最后一种人既愚蠢而有不幸。”巴斯卡的者段话曾启迪了不少人的心灵。为什么找到幸福,不寻求上帝的人就不幸呢?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谁多知道,人是有智慧的高等动物,人和其它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能够思维,可以通过思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认识本质,而其它动物则不能。可是人类啊!世界上就有很多人却没有重视没有利用人所特有的这一本质特征,没有利用智慧,不肯致力思索这一重大的课题。他们对于鸡虫琐事、各位荣辱]金钱享受却绞尽脑汁,充满预感;而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不幸?对于身何从来,死往而去这样一些重大的课题,去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样的理性知识问题,难道可以用鸡犬禽兽的感觉或用庸愚之辈、贪生之徒的理解来回答吗?他们既无远见有无畏惧地玩忽这一重大课题,而不知不觉地走向死亡;明知他们所为之奋斗一切,将来随着死亡而失去,对自己永恒的命运,却漠然无动于衷。这是何等的可悲,何等的不幸啊!
    许多善于思索的智者,以至科学家们,他们对自身被置于这么大无限的一角落,何以不置于那里而置于这里?对自身一刹那的一生,何以不置于彼时而置于此时?他们都处于茫然的无知中。如果离开对全知全能的造物主的认识,他们有将如何回答呢?他们对于这广阔无限的宇宙,对饶行的众星及其作用,何以永恒沉默地各按其轨运行?是谁设计、创造和管理它们?他们能推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始也有终?经过不断思索和推段,也承认太阳这一火球有始有终;但是何以被置于离人类生存的地球不远也不近的恰当温度的距离?他们对地球、太阳、众星体,以至整个宇宙的起始之先的无限和至始之后的无限这样的一个既不能回避又无法正视的问题,全然无知。即便是对近百年来地球上不段出现的“飞碟”事件和人类自身不段发现的特异功能,尽管一切善于思索的科学家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观察再观察,实验再实验,对“飞碟”之玄妙,何以隐隐现现?对令人咋舌的人体特异功能的特异,何以被置于此身而不置于他身?这一切的一切,如果离开对全知全能的造物主的认识,难道不是处于茫然的无知和绝望之中吗?
    总之,大到宇宙之迷,小到人体以至昆虫之迷,面对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合乎理性的选择:那就是确认宇宙间必然有一为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存在。这一切是宗教家的观点,这也是不少科学家们,通过实践和推理所得出来的合乎理性的结论。确认全知全能的造物主的存在,胸中就燃起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朋友,放眼观察,认真思索吧!
    放眼穷天地,思索大造奥秘。
    开怀蕴古今,领悟人生真谛。
    二、科学家对主宰的认识
    有人说,信仰上帝是反对科学的,科学家是无神论者,科学家是不会信仰上帝的。这样说的人,不是出于偏见,便是因为某种环境的禁锢,耳目闭塞所致。其实,古今中外就有不少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是有神论者,都是信仰上帝的。都承认宇宙间必有一为造物主,这里仅举数例,请看他们是怎样说的:
    布雷兹·巴斯卡(十七世纪法国科学家、思想家、发现大气压力完成流体巴斯卡动力、创制水银气压表等。达郎贝称巴斯卡为阿基米德与牛顿之间的桥梁)他在《思想录》中,在谈到宇宙的无限大时这样写到:“全部可见世界,在自然的广大怀抱中,只是一粒难以察觉的微点而已,没有思力可以接近它。我们尽可以把我们的想象吹胀而越过那不可思议的空间,结果我们设想出来的,比起那宇宙的真实世界也只是一个微粒而已。这是一个无限大的球,其球心在一切地方,而球面不知在什么地方。这是上帝的全能之最大的可感知的表现。”他又说:“对于人类来说,事物的原始和终极,是一个不可克服的深奥的秘密,他既看不到他的所来自的虚无,也不能看到那吞噬他的无限。他将何说作为呢?难道不是窥见一点中项的表征而处于既不能认识其原始,又不能认识极限的绝望中吗?一切来自虚无而一切归于无限。有谁能跟得上这些奇异的过程呢?只有创造这些奇迹的造物主,别人是无能为力的。”——(《世界宗教资料》一九三0年第一期)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在他的《天体运行论》原序中写道:“哲学家的目的,是在上帝允许人类所及的范围内,追求一切事物的真理,所以我认为应该摆脱那些违背真理的错误意见。”他又说:“我们应该效仿造物主,造物主不造出累赘无用的东西,而有一种将多种现象归于同一原因的能力,神圣造物主的庄严作品是何等伟大啊!”——(《天体运行论》)
达尔文(英国进化论者)他在回答有人问他关于上帝的观点是说:“关于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这对任何人都不重要,而是只对我本人重要的一个问题,但你既然问我,我可以说,我的意见是时常变动的……当我的意见变动到最极端的时候,我也不是一个否认上积的无神论者。关于上帝存在的主要论点,依我看是这样的:这个伟大而奇异的宇宙,包括我们这些有意识的人在内,决不是偶然出现的,说他是偶然出现的说法是不可想象的。”——(《达尔文生平》)
    牛顿(英国大物理学家)他是人类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他渊博的学识和光辉的科学成就是很少有人与之媲美的。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废寝忘食地做各种科学实验,并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理论概括,创立了科学的经典力学,在天文学和光学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来他进一步探索宇宙间的物体最初为什么会动起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上帝作了第一次推动。就是这位科学巨匠提出了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说”。在《中学政治课教学》杂志中,也提到这位大科学家信仰上帝的事:“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他否认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否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认为物质运动的源泉不在其内部,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样他就把力看作是独立于物质之外,可以创造运动的一种作用。那么在天体运动中,这种外力是什么呢?牛顿找出了一个万有引力,认为太阳对行星有吸引力。但要使行星在太阳引力下不被直接吸向太阳,而是作绕日运动,按照谬顿力学的计算,需要在行星一受到太阳引力的同时,在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上施加一个大小合适的外力,使行星具有一个沿切线方向的速度。可是最初对行星的这个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牛顿认为是上帝给了行星一个”第一次推动“,以后行星就开始了绕日运动。他说:“重力可以使行星运动,然而没有神的力量,就不能使它们作现在这样的绕太阳而转动的圆周运动。”他说:“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还有什么力量竟能促成这种横向运动。”他的结论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和绝对完善的主宰。”——(中学政治教学》一九八四年第六期)
    爱因斯坦(德国发现相对论的大物理学家)他说:“宇宙间的一切都受着同一自然规律的支配,日月星辰的运动多么庄严;分子原子的运动又是多么精微,这一切却又是受着同样的力学定律的支配,这里难道没有上帝吗?他又说:”地球绕太阳旋转,每秒三十公里;太阳系绕银河系旋转,每秒二百公里;银河系绕室女星旋转,每秒五百公里;这些动力从何而来?看来上帝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又说:“我虽然没有看见上帝,但我发现自然界有森严的规律,……这大自然界有条不紊的森严规律,理所当然的是在上帝的功能下运转,这就足以证明超自然界的上帝在创造它。”
    他还说:“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种精神面前应该感到渺小,这样研究科学,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宗教感情。……如果我身上有什么称得上宗教性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结构的无限敬畏。我的宗教思想只是对宇宙中无限高明的精神所怀有的一种五体投地的从拜心情。这种精神对我们这些智力如此微弱的人,只显露出了我们所能领悟的极微小的一点。”——(《爱因斯坦谈人生》)
    培根(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他说:“我宁愿相信《金传》《塔尔木经》和》《古兰经》中的一切寓言,而不愿相信这个宇宙的结构是没有一个主宰的精神的。同此,上帝从没有创造奇迹以服无神论,因为神做造的日常的一切就足以驳倒无神论了”他晒说:“人类在肉体上与野兽相类,如果人类在精神方面再不与神相类的话,那么,人就是一种卑污下贱的动了。”——(《培根论文集》)
    以上所举例的,只是许多信仰主宰的科学家中的几位,但他们都是全世界所公认的著名的科学家,这里所摘录的语言并不多,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大家都知道这些科学家是最有头脑,最善于思索的人,他们的智慧和思力是超凡的,然而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都说自己是“智力微弱的人”,所领悟的只是“极微小的一点”;那么,像我们这样的人,又有多高的智力,又能领悟多少呢?在这些科学巨匠面前,难道我们还能发表什么不同见解吗?如果我们对大千世界缺乏观察、缺乏思考,对造物主还缺乏认识的话,那么读了这些科学家的至理名言,难道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吗?难道不应该卑微地低下头来沉思和反省吗?朋友,愿你在心田中能受到启迪而滋长出合乎理性的一株苗苗来。
    三、结论:宇宙确偶主宰的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结论就是;宇宙见确有一位大智大能的造塑主处在。一谈到造物主、上帝、主宰,就会有人说,怎么肉眼看不见呢?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就不信其存在,这不是把自己降到了庸愚的水平了吗?要求亲眼看到造物主,这不是智者之见,而是愚夫之想。须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无非包括有形无形两种,有形之物,以形色求之;无形之物,以踪迹证之。我们常说的”眼见丹青知画手,不见真主见乾坤。睹绿翠之萌动知有春,参天地之造化有主。“就是这个意思。试想,肉眼能看见的东西,又怎么能成为至高至上的造物主呢?难道那些把泥塑木雕看做四上帝和神灵的做法,还不是荒谬绝伦,还不是超自然的麻木吗?谁多知道,宇宙间一切眼见之物,都属被造之物。造物这又怎么能等同于被造之物,怎么能具有被造之物的属性呢?再说,人的肉眼是有限度的(最大的看不见,最小的也看不见,最远的看不见,最近的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点中项),有限度的感官只能同有限度的事物打交道,也就是只有能同被造物打交道。而造物主是无限的,因此,有限的视觉是不能见到无限的主宰的。设想,假若人人都能看见造物主,那么不需要花任何力气,一分钟之内,人人成类虔诚信仰造物主的人了。离开了智慧,离开了思力。人又怎么能成其为“人”呢?
    那么,既然造物主是无形色可寻,无方位可求,又该怎样求证认识呢?有这样一副浅显易懂的对联:
    园中清泉,灌梅则酸,灌遮则甜,灌莲则苦,灌姜则辣,水土不能自主,可知安拉妙用。
    山间花叶,蜂酿成蜜,蚕食吐丝,羊吃充饥,人能治病,花叶无能自为,肯定真宰大能。
    怎样认识造物主的本然呢?我国伊斯兰教的著名学者马复初曾这样写到:“世界为化生之有,既为化生,则必有主持造化不属于化生而为自然之有者,所谓原有而不得不有也。其有也,无始终,无形色,无方所、不随年月]不属理世、不属象世、不类万化之有。真宰之本然,纯粹至妙,五官不能知,智慧不能悟,(不能比拟之意)意虑摹想莫能形容。“又说:”真宰似无有似虚而实,他妙若义理而非义理。”
    一九七八年八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肯尼迪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次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学术讨论会,西德杜宾根大学教授汉斯.孔在会上作了“关于宗教也科学”的九项题目的发言,其中有关上帝存在的问题,有这样一段话:“肯定的答复:这也是西方国家许多思想家(包括黑格尔)和东方许多思想家(包括中国思想家在内)一致的看法:神既不是宇宙,宇宙也不是神;但是神在宇宙间,宇宙在神内。神是有限中的无限,相对中的绝对,内在中的超越者。神是过去、现在、未来、包罗一切、透过一切、万物心中的、人间内的、人类史上的、宇宙内的至真至上者。神既是近在眼前,又是远在天边,既在世俗内,又超越世俗之上。”(《世界宗教资料》)一九八0第三期)他的看法虽有局限性,但也认识到一点,既造物主是无所不在,无事不至的。
    总之,宇宙的产升,决不是没有根源的,或者说是出于什么“机遇”而“偶然”出现的。整个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到无形,万事万塑的发生发展以至衰亡,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森严的秩序和规律的,它必然有一位设计者,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够了,不必多费篇幅,我想:对于智者、化者(或者说是福者0只需画龙点睛;而对愚者、顽者(或是说是薄福者)再多讲也是枉然。因为春雨虽美难育无根之苗;道理再真难发无心之人。朋友!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真理的智慧者,那么看了上述分析和论段后,一定程度不会没有什么想法吧!
    四、安拉就是真正的主宰
    在整个地球上,在全人类中,先后出现的宗教,五花八门,不下几十个。较大的,对世界有影响的宗教,几有十几个。其中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又号成世界三大宗教。在当今世界人口中,绝大多数人多是信奉上帝、信仰神灵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多有宗教信徒,根据一九八0年《大英百科年鉴》对十二个主要宗教教徒的统计,一九八0年全世界主要宗教徒达四十二亿八千八百五十六万七千人(4288567000),就是一九八0年世界总人口而言,就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这只是对十二个主要宗教信徒的统计。这里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一些无神论的党政内,宗教信徒也是不少的。在原第一个社会注意国家苏联,“各种宗教信徒达一亿二千多万人,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
    据一九七八年苏联官方宣布:苏联有二万多座教堂和寺院,为培养各种神职人员开办了十八所宗教院校和专修班,二十所男女修道院。“(摘自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写的《各国宗教概况》)在许多科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仅美国和日本为例,据一九七八——一九八0年美国《政治家年鉴》统计:”美国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三八妇女节千多万人,宗教活动场所三十三万三千多处,各种神职人远二十一万六千五白五十人。信教人数为美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日本的总人口一九吧一年约一亿一千四百多万人。据一九七八年《朝日年鉴》统计:”日本宗教信徒人数总计有一亿八千八百多万人,因不少兼信两种宗教,故信徒人数远远超过人口总数。“在发达国家的各种宗教信徒中,有很多科学家和教授,也包括不少的行政官员和总统首相,在西德就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火箭专家威尔诺封.布劳恩就经常离开实验室到教堂做礼拜。
    以上数据就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在全世界的总人口中,真正的无神论者,只是极少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相信宇宙间有一个造物主存在,也就是上帝、有神明存在。当然这绝不是说,凡是信仰宗教的人,或者所只要相信上帝或神明存在的人,就算是获得真理,就是有理智而幸福的人了。绝对不然,因为这里边存在着一个对所崇拜的造物主、神明、上帝的认识上有着原则的区别,从而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宗教。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宗教所崇拜的对象是决不相同的。对于上古时出现,至今个别地方还存在着的“图腾”崇拜,(如对太阳、月亮、水、火;对某些动物、植物,或对人物的崇拜。)完全是因为愚昧所致。其荒谬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错误的本质,在于把被造的东西当做造物者,把有限的东西当做无限,把相对的东西当做绝对,这是十足的迷信,是愚者所为,早已被智者所唾弃。
    对于各种各样的偶像崇拜呢?在各种神庙里,对着那些泥塑木雕顶礼膜拜,这也绝不是智者所为,决不是出自理性的正道,而是一种违反理性的迷误。尽管有人说,塑造和供奉它们,只是象征性的东西。其反理性的实质在于把伟大、崇高、神圣的造物主,把至高无上主宰,世俗化、人格化,把他看做是有脚有手,会吃会穿,在宇宙间处于非常渺小地位的和能力有限的人。这样的神灵,决不是能创造万有,掌握万有的主宰。这也是一切有理智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把造物主书成是“三位一体”,说上帝有“独生子”等等,都是把神圣的、至清至净的造物主人格化了。因而是违反理性的。是对至高无上的主的严重的熟读。
    这里有必要说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公元前的犹太古教,和公元后的早期基督教,都是天启的宗教,也差派了先知,降示了经典。犹太教的经典是《讨拉特》(旧约),是降示给母撒(摩西)圣人;宗教的经典是《引支勒》(新约),是降示给尔撒(耶稣)圣人的。原先两教都是信奉独一真宰的一神教,都传播过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的大道。应该说后来的伊斯兰教和犹太基督教两教是同一个深渊的。但是,后来降示的《古兰经》指出:先前降示的经典,已被人篡改,因而在对造物主的认识和对先知尔撒的认识反面出现了偏差。
    那么,设计、创造和管理这如此美丽和谐又如此博大的宇宙和天地万有的真正造物主是谁呢?他具有哪些德性呢?这边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认主学(西方称神学)课题。我们认为,这位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就是伊斯兰教所信奉的、所崇拜的、独一无偶的、全知的安拉(系阿拉伯语,为主宰之意)。中国穆斯林称之为真主,顾名思义——真正的主宰。这个观点,这个认识,绝不是哪个人的发明创造,或是主观臆想,也不是穆罕默德圣人的凭空想象;这是一个符合理性,符合实际的真实无妄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来自伟大的安拉。鉴于人类背离安拉而误入迷途,是安拉为了慈爱人类,把人类有黑暗引向光明,引向真理的大道,而通过至圣先知穆罕默德启示给全人类的。伊斯兰教不但是天启宗教的最后一个宗教,而且是对先前所有神圣启示的最终综合和完善。它是集大成者,它重升了真主降示个易卜拉欣、穆撒(摩西)、尔撒(耶稣)和其它使者的一切启示。伊斯兰教信仰的根本依据——《古兰经》就是至仁至慈的安拉为指引人类而个穆圣的启示录。其中第二章第二五五节说:“安拉——只有他是唯一的主,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第二十章一四节说:“我确是真主,除我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你应当崇拜我,为纪念我而谨守拜功。”第二章一六三节说:“你们的安拉是独一无二的主,只有他是普慈特慈的主”。第二章二五六节说:“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已分明了。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已八五规划住坚实的、绝不段折的把柄。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关于安拉是宇宙的设计者、创造者、治理者,天地间的一切,由他部署,有他供给,归他驾驭的论述,在《古兰经》中还有很记录,这里不一一尽举。
    那么创造宇宙万物的安拉,具有哪些德性呢?《古兰经》中有九十九个安拉的美名,也就是安拉所具有的九十九种德性。这里仅举穆斯林经常赞颂的几个,简单如下:
    安拉是独一无偶的
    一切有偶的东西,都是被造的。造物主绝对无偶,如果有偶,那么二者是谁造谁呢?被造者又怎能同造物者合而为一呢?因此,一切给安拉举伴的言行,都是背离真理,是对安拉的熟读,是一种大逆不道。假若宇宙间,诸神并立,那么宇宙的结构和秩序必然倾覆。因此,多神论是荒谬的,是经不起理性考验的。
    安拉是无始无终的
    一切有始有终的东西都是被造的。就是说,凡是被造的东西,都是有始有终的,有产升必有消亡。包括宇宙天体和地球万有。而造物之主是先万有而立,后万有而存,前无始,后无终。安拉的存在是宇宙发生的起因,产生万有的根源。只有无始无终的主宰,才能创造有始有终的万物。
    安拉是全知全能的
    一切被造之物的知能都是有限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知能也是有限的;威力无穷,他创造万有,驾驭万有,他创造众升,供养众升又将复活众升,他创造万有是要有既有。没有这个德性就不能创造万物,既已创造万物,就必具有这一德性。
    安拉是普慈特慈的
    安拉不断地差圣经,导人类于正道,深恐人类误入歧途,正是安拉至仁至慈的体现。《古兰经》二一章一0七节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安拉创造了人类,使只成为高等动物。他创造了日月星晨、山川河流,都是为了人类。他创造了品类繁盛的动物、植物、矿物、都是为了供养人类。《古兰经》第二章一六八节说:“人类啊!你们可以食用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事实就是这样,自从人类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古往今来,谁能没有享受着安拉的普遍恩赐呢?这就是安拉普慈的铁证。所谓普慈特,就是普慈众生,不分顺逆,特慈信士,穆民独享,普慈今生,人人同享,特慈来世,赏罚严明,敬畏者有赏。试想,如果没有普慈,人类怎能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特慈——来世的特赏,就是没有赏善罚恶,那又怎么能体现安拉的公正严明呢?
    安拉是无形无似无方所超绝伟大的
    一切有形有色有方位之物,都是被造物,而造物主是无形色可寻,无方位可求的,他大无外,细无内,无处不在。他不似能安有而超绝万有。《古兰经》第二章一八六节说:“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确是临近的……。”
以上是对安拉的几个德性的简单论述。至于安拉的本体,那是不受任何形容说称述,也绝非任何臆测、模拟、探秘和窥视所能揭示的。但是可以为人的理智所推知、所感知。
    我们认为,一切被造物都不可能具备这些德性,也就是都不可能是应受崇拜的造物主。而造物之主就必然具备这些德性。反过来,具备这些德性的就必然是应受崇拜的造物主。试问,除伊斯兰教所崇拜的安拉外,有哪个宗教的崇拜对象具有这些德性呢?《古兰经》第二章一九七节说:“有理智的人啊!你们当敬畏我》”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索的智者,经过思考,能接受这些观点的话,那么,你对于宇宙万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创造宇宙万有的造物主——安拉,应该是有粗浅的认识了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启开心扉,点燃明灯就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了。
    伊斯兰教是天启的宗教
    一、伊斯兰教与先知穆罕默德
    要想了解伊斯兰教,就必须首先了解先知穆罕默德这个既平凡又极其伟大的任务。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不是神,他也是和平凡人一样成长起来的。他有父母、有家族,他出生前,父亲就出世了,七岁那年,母亲又相继归真而成了孤儿。他既没有做过王,也未称过敌军,而且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文盲。他作为一个曾生活在人们中间,又作为一个人而离开了人世;说他是一个极其伟大的人物,是因为他是安拉选中的最后一为使者,他一生的意志和全部精力,是接受安拉的启示而教化人类。他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以完美的品德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以他超人的天才去执行安拉的使命,把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一个纯洁的符合理性的、有惊人活力的宗教。他不仅在信仰上,将他的民族联合起来,成为弃邪持正的文明之邦,而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给了整个人类的命运以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先知穆罕默德,尽管别有用心的热门,想尽量贬低他,但是世界上有不少的历史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中有许多是非伊斯兰教徒)对他都有专门的研究,并实事求是地写过他的生平和传记,都多他有着很高的评价。穆圣的奋斗事迹和伟大成就,至今都完整地保留下来,到处有史可考。笔者在此不想详细介绍,也不必要再写他的生平,只想用简短的篇幅,谈谈对先知的粗浅认识:
    先知穆罕默德(求真主赐福他)是伟大仁慈的安拉为了拯救沉沦于迷信与罪恶的人类而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他出生于公元570年8月20 日,归真于公元632年6月8日(伊历11年3月12日)。六十三岁光辉无暇的一生,可概括为:少壮时以牧放与驼商为业;受命为圣以后,以阐扬教化为业;迁徙后以征战抗逆为业。但总括穆圣一生的主要精力和他苦口婆心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就是奉主命来辟异端正邪说,行教化,以唱明历代先圣认主独一的大道,以拯救迷失正道,沉沦于罪恶的人类,他还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非凡的人,为圣前,他就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的腐败现象深感不满,对饮酒、赌博、淫荡、虐待妇女、活埋女婴和宗教部落间的不断厮杀格斗,极感痛心。当时的偶像林立,教派林立,特别是先圣伊卜拉欣的“克尔白”圣殿,原是供人们敬拜真主的神圣场所,却供奉着三百六十尊满面庇暇的偶像,这使他十分愤怒,他在寻思着一条改造人心,改造社会的革命道路。而且他的正直、廉洁、忠实、容忍、仁慈好义等等美德,已为人们所赏识和尊敬,并公称他为“阿敏”即忠实可靠的人。安拉也称赞他说:“你是具有伟大人格的。”(《古兰经》六七章四节)。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