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中国媳妇赵颖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黎巴嫩的中国媳妇赵颖

来源:中阿网 时间:2009-12-1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每当提起战争与女性,我总是不禁想起小说《飘》里的郝思嘉。这个集美丽、聪明、勇敢、高傲、单纯,甚至可爱于一体的女人,但当南北战争突然冲入她的生活时,残酷的现实、连天的烽火一再粉碎了她的家庭、爱情与憧憬。生活迫使她掩埋自己本性的善良,漠然心底纯真的情感。最终,虽然她从战争中走了出来,然而却已是伤痕累累,不堪回首。
然而,当赵颖这位走过黎以战争的女子出现在眼前时,我的眼睛不由一亮:6年前,因为一次奇妙的邂逅换来中东情缘,于是为了真爱毅然远嫁战乱不断的黎巴嫩,成为当地定居的首位北京姑娘;去年夏天,黎巴嫩与以色列战争硝烟弥漫,国人陆续撤回中国,她却为了与丈夫和儿子在一起拒绝离开,并且用博客记录着战争的进展和自己的感受,把真实的中东告诉中国读者,呼吁着和平及人道的救援,战争中的赵颖就仿佛风雨中一朵亭亭而立的玫瑰,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风雨已过,赵颖这朵曾经沐沥战争洗礼的玫瑰又重新展露出它的娇媚,不仅博客已经由当初的“黎巴嫩在哭泣”改名为“百媚黎巴嫩”,向国人介绍黎巴嫩这个中东古国的艳丽可媚,而且她一直积极筹办的阿拉伯国家首家孔子学院也于2月27日在黎巴嫩正式成立,并且这周孔子学院的中文班全面开课了,不同时段的六个初级课程,总计有80多名学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不仅如此,赵颖还教汉语、瑜伽和游泳,帮助一些黎巴嫩商人寻找在中国投资的方向……忙的不亦乐乎。
可以说,赵颖早已经成为中黎民间交流的一抹亮色,甚至连驻黎巴嫩的中国大使都对她说过:“有你在中间调和,黎巴嫩方跟中方会有一个很好的沟通的。”
同样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同是战争中走过的奇女子,与《飘》中的郝思嘉相比,现实中的赵颖更是绽放出别样的魅力与风采,令人连生好奇:是什么力量让她面临黎以战争没有走开呢,是何种因素使她积极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而她具有浓郁中阿特色的婚姻又是如何成为中黎民间交流中的“动力因子”的呢?
本网日前带着这些疑问与赵颖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这位如绽放在黎巴嫩的中国玫瑰的女子娓娓道来她的心路历程。

沐沥战火后的感悟:珍爱生命
提起去年黎以战争的美丽坚守,没有想到,赵颖非常的平和谦虚。她说,在黎以冲突期间没有离开的女人不止她一个,还有中国驻黎巴嫩的前任大使刘向华女士。刘大使不是一个有豪言壮语的人,但是她却成功地组织了七次撤侨任务,近两百名华人和家属在两周之内安全撤出了黎巴嫩。当赵颖受文汇报委托采访她的时候,她只是很平静地说了一句话:“这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赵颖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的人,即使面临着战争的艰难,都不会轻易地放弃,不会软弱。对于她来说,她的责任就是为人妻为人母,不可能扔下先生一个人在黎巴嫩,而他的丈夫作为一个医生也有他自己的责任,就是由于有很多重症病人需要坚持治疗没办法离开;而作为人母,她首先要保证全家的安全,还要保证自己不要在4岁的儿子面前显示出一点点恐惧。每次外面有爆炸声时,赵颖都解释成烟花,最后搞得她的儿子到现在一听说要放鞭炮就往屋里跑,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烟花爆竹是会将房子炸烂的,每次路过一些穷困的街区,看到破烂的房屋,他总会说:“妈妈,你看,炸成什么样子!”
从战火中走过,赵颖切身感受到战争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任何一方会在战争中获得绝对的胜利,都会在人民的心中留下难以忘记的伤痛。就拿黎以冲突来说,虽然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但战争的阴影还是笼罩在黎巴嫩上空,这其中包括以色列战机每日对黎巴嫩领空的侵犯,也有由于伊朗核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而潜存的战争隐患。加之去年12月1日黎巴嫩反政府开始在贝鲁特市中心区举行游行示威,一千多顶帐篷在繁华的市中心区驻扎了几个月之久,这种反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对峙使得政府无暇顾及黎巴嫩的重建工作。虽然很多私人和民间的资金启动了不同地区的重建工作,使得在黎巴嫩北部地区很多在战争中被毁坏的桥梁和街区开始或已经完成了修复工作,但黎南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黎以边境地带更是糟糕,几乎没有什么改善。那里的黎巴嫩人民都在想,都在问:“为什么要修?我们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来修的房子,一瞬间被以色列的飞机给炸毁。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赵颖感慨说,在科技和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竟然还有一些国家和决策者使用类似原始族群之间角斗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和隐患,实在是我们人类的悲哀。相比这种社会性的悲哀,个人的恐惧和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当想起战争中在加纳村受害的黎巴嫩孩子和妇女,想起以色列被喀秋莎飞弹炸死的平民,她就感到自己还活着真的是万幸了;想到当今的社会,非洲每天有人饿死,东南亚海啸瞬间多去那么多人的生命,伊拉克每天都有汽车爆炸事件,赵颖就不禁发出感慨:人类的生命真的很脆弱,需要关注和珍爱,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关心别人!

孔子学院是一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西进
如今,赵颖重要的身份之一就是阿拉伯国家首家孔子学院的协调人。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女子,竟然燃烧着传播几千年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的热情,实在令许多人刮目相看。
赵颖说,其实当她身在中国时,并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喜欢中国文化。那时候,她整天忙碌在都市生活中,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特别是由于她当时的工作——赵颖可以算得上中国比较早的网络人——所谓“网络界一个月,等于社会上的一年”,自认为属于一个超现实时代的她,当时怎么可能有心去研究中国文化?
颇富戏剧性的是,本来在中国时不热心中国文化的赵颖,当到了黎巴嫩,接触很多黎巴嫩人后,发现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向往与追求。于是,赵颖在两年前就开了自己的语言中心,教授中文,而且越教她越觉得知道得太少、要学的太多,而越学越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穷无尽,越燃起更多的推广中国文化的热情。
恰好,2006年春节时,赵颖通过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得知了我国政府目前正在全球范围推广的孔子学院项目,当时她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做这个,不息报酬、不计代价”。回忆当初走上筹备孔子学院的路程,赵颖说到,其实自己不是不喜欢中国文化,只是以前没有发现自己,是她的黎巴嫩学生发现了骨子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她,而她也能够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
而在赵颖看来,孔子学院项目可以看作“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革新性的举措”。她说,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引入远远多于文化输出。因为文化输出是非常需要实力的,看历史上最有名的两次文化输出该算是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这都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可以说,历来中国擅长文化引入,一方面与国际社会对远东的关注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汉民族的包容性。然而,包容后要吸纳、沉淀,然后要爆发。
“孔子学院绝对可以算得上一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西进。”赵颖对这点非常自信。
她说,欧美对中国感情是敬而惧之,非洲对中国感情是爱而求之,但是,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认识远不及欧美和非洲,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看到的只是十几万中国人在迪拜经商、几万中国学生在以色列和约旦学习、几百名中国的运动健将在卡塔尔拿走了165块亚运会金牌。这些都像是瞎子摸象,对中国的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更有一些负面的认识,比如黎巴嫩多数人认为中国的产品是廉价低质的,这本来完全是因为多年来黎巴嫩商人为了追求高利润在采购中国产品时一味追求廉价造成的后果,但最后造成了对中国认识上的偏差。
面对着这些交流上的片面和偏差,赵颖相信“所有的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来解决”。
那她打算如何给阿拉伯人讲孔子与儒学呢?赵颖坦言:“如果跟阿拉伯人讲孔子,了解的人并不多;讲儒学,更像是天书,我都没有读透。”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赵颖毕竟在中国的环境里成长了30个年头,很多非常传统的东西已经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她的骨子里面。她说,其实儒学的根本精神与根本价值源自天道,根于人心,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也就是儒学大师董仲舒所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意思。
在赵颖看来,孔子学院就像一台戏,台上的人要精心准备,演出才会成功,台下的人才会觉得赏心悦目,最后双方都满足。至于演什么戏,关键看演员的实力,可以演老戏,也可以创新剧,只要尽心尽力、致精致美就都是一出好戏。而对于她这个策划这场戏的人来说,则是一个积累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为她以后能够更有效地推广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致力于中国文化推广的她,也对此有许多独到的看法。她表示,文化的推广有别于经济的扩张,任何经济政策的下达都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文化的推广需要很多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工作,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推广起来需要由简至繁、由点及面。所以,首先要让受众感兴趣,让受众觉得不是太难太深奥,才有可能会逐步深入。
“语言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敲门砖,在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我们称汉语课程为‘文化钥匙’,是打开中国古老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赵颖说,通过学习语言,学生会很自然地接触中国文化,慢慢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适当引导一些学生转入国内的大学学习中国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或其他。
赵颖还介绍说,现在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就已经很巧妙地把中国文化、儒家文化融入到计划和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就是汉语、中医、中国政治经济、中国烹饪、中国武术和中国书法绘画这六门课程中。虽然它们分属不同学科,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中国文化潜存其中,特别是儒文化使得这几门学科异曲同工。另外,学院还计划开设一个公开讲座,题目叫“大同世界、和谐共存——中国儒文化在各方面的体现”,其中会要把除汉语以外的其他五门课程全拿出来一起介绍,就是一种和谐的生活,这种生活完全是通过中医预防疾病、太极锻炼身体、书画养性修身、饮食调理生活。

跨国婚恋让我爱上黎巴嫩
和赵颖谈话,绝对不可少的话题就是她的婚姻。本身她的婚姻就充满了奇妙和浪漫,而且最终竟然成为了中黎民间交流一座别有特色的桥梁,更是有着说不完的有趣故事。
六年前的春节,她得知很疼自己的姥姥也许得了癌症的消息后,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在自己的小屋里上网,反复查找癌症的治疗方法,就这样一天一夜。这时好友打电话来约她一起去酒吧散心,已经身心俱疲的她也想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就和朋友去了工人体育馆旁边的一个酒吧。在这里,她邂逅了未来的丈夫——黎巴嫩人爱德梦·易卜拉辛。说起这段和丈夫爱德梦·易卜拉欣相识的过程,她现在依旧甜蜜地说:“这绝对是一个奇妙而浪漫的邂逅,是上帝把他送到了我的面前。”
从认识那天起,他们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并且在相识六个月之后一起回到黎巴嫩,两个月之后在黎巴嫩结婚。刚刚结婚的他们每天都沐浴在二人世界的甜美中,哪里会想到要担当中黎民间交流的桥梁角色呢?之后的两年时间,赵颖又把他们的爱情结晶生下来。她幽默地说,要是把中黎民间交流大使当作事业的话,可以说,她前三年没有什么成就,只有自己丈夫的生意越来越好,儿子也一天天长大。
但是在那段期间,赵颖有机会走遍了黎巴嫩的山川和海岸线,黎巴嫩优美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她;同时她又体会到黎巴嫩政府的软弱无力,没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很好的经济政策、不顾民生。比如当地政府在修路时偷工减料,很少设计排水系统,下雨的时候满街都是水。春天雪松山上的雪化成水,本来可以修建一些水利工程,用水来发电,但没有政府来做这件事情,最后雪水沿着山路往下流,冲毁了山路,使得黎巴嫩的路几乎每年都要重新修路,总是“打补丁”,什么地方坏了,就用沥青铺上一层,压平就行了,第二年冲坏了再修。
所以这位嫁到黎巴嫩的中国媳妇深深地为这个美丽而弱小的国家担忧,感叹上帝既然给了黎巴嫩这么美丽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就没有给黎巴嫩和平和繁荣呢?
除了黎巴嫩的自然山水吸引人外,久经战火却百折不挠的黎巴嫩人民也深深打动了赵颖的心。她赞扬说,黎巴嫩的人民大有《飘》中女主人的精神,“明天就会好的!”;黎巴嫩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乐天派,甭管发生了什么,太阳要晒的、咖啡要喝的;今天不好没关系,我不好别人也不好,大家扯平了。
赵颖在黎巴嫩生活了几年,深深地喜爱上了这里的乡土人情。赵颖还记得她刚到黎巴嫩时,正赶上亚洲杯篮球赛决赛,当时中国赢了黎巴嫩队,不过姚明对黎巴嫩球员有不好的场上行为,赵颖很替他不好意思,但是村子里没有人责怪她。同时,第一次随丈夫回到他生活的乡镇的感受也让赵颖记忆犹新,当时乡镇上所有的人都来看她,一连7天每天从早上起来客厅就坐满了人,一直问这问那。即使现在他们每个周末回到丈夫的故乡时,只要车子一进了村子就开始左右招手,马路两边都是认识人,都跟我们打招呼,俨然有一种主席来考察的感觉,让她心中温暖由生。
不仅嫁到了一个自己喜爱的国家,“最幸运的莫过是嫁给了一个特别懂中国文化的丈夫”,赵颖不禁心怀感恩。丈夫爱德梦·易卜拉辛虽然是黎巴嫩人,但在认识赵颖之前就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女婿,语言沟通没有障碍,文化差异也几乎没有,甚至这个外国女婿还经常帮助赵颖跟他的家人沟通。
赵颖的公婆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只要沟通到家,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本来在黎巴嫩多数家庭是男人做主的,就像她的婆婆绝对不可能对她的公公说个“不”字的。但是赵颖跟爱德梦不是这样,凡事都商量着去做。有一次她跟爱德梦在是否同意他当村长的问题上发生争执,因为爱德梦太忙,她担心丈夫根本就没有时间既管贝鲁特的诊所、又管北方这个小村子的事情。当时赵颖没注意,就当着婆婆公公的面提高了声音,坚决反对爱德梦当村长。后来,她发现婆婆和公公都特别诧异,因为看着他们两人大声吵吵,又都是中文,他们一个字都不懂。她赶紧跟他们解释,后来他们也同意她的观点。
面对着与异国国籍的丈夫和公婆沟通,赵颖说,其实最重要的是坦率,直接说出来,因为谁都没有恶意,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沟通互相弥补。就好像做生意一样,要坦诚、互惠互利,谁也不要欺骗谁,即使这次骗成了,下次也不会有机会了,所以双方要互相信任。

呼唤志同道合者一同兴旺中黎商业交流
如今,在黎巴嫩,有赵颖爱的丈夫、儿子、公婆,黎巴嫩的山水、人民;在中国,有赵颖爱的父母、亲人、故乡、中国文化……赵颖,这位远嫁黎巴嫩的中国媳妇双肩上背负着两个国家人民的爱和期待。她也盼望着能够在中黎民间交流方方面面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最有趣的是,自从赵颖嫁到黎巴嫩之后,就已经有很多人跟她咨询嫁到黎巴嫩的手续。陆续她也做成了几对,她笑言自己也算是半个红娘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说不定会开一个中黎跨国婚介所。
而且,赵颖的博客是因为去年的黎以冲突而生,给国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战争的机会。但现在她已经把博客改为“百媚黎巴嫩”,在以后的时间里来向国人展现黎巴嫩的美。她重点要写的几点有旅游、产品和窗口地位,介绍黎巴嫩的美景,主要优质产品,以及它本身辐射中东的窗口地位和通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重要渠道,她相信这些介绍会促进中黎之间的很多商业贸易往来。
赵颖很是关注中黎双方在商业上面的往来。她说,中黎自1970年建交以来,商贸领域合作广泛、历史悠久,黎巴嫩人日常生活中80%的用品来自中国,但是黎巴嫩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值总额仅在去年才上升到第三的位置,也就是说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比较廉价。目前在黎巴嫩市场上可以见到的中国产品涉及几大类:食品、家用日用品、服装鞋帽、家具、家电和建筑材料等。赵颖分析,说还会有一些产品会受到黎巴嫩市场的欢迎,比如中药、其他特色食品、工艺品和机电产品。
黎巴嫩有几样宝:橄榄油、葡萄酒、珠宝首饰和晚装婚纱。橄榄油和葡萄酒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产量有限,没有办法大规模销往国外。但是黎巴嫩的珠宝首饰和婚纱晚装设计堪称国际一流,在黎巴嫩的出口产品排行中,按出口额来算珠宝首饰占第一位。黎巴嫩处于欧亚非大陆的交界处,受所在地域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黎巴嫩的设计师将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近年来中国珍珠也被大量地应用到设计当中去,一颗普通的人工养殖珍珠,在黎巴嫩设计师的手下摇身一变就能成为价值上千上万美金的首饰中的点睛之物。而黎巴嫩的婚纱晚装是好莱坞红地毯上的常见物,就连巩俐和章子怡都是黎巴嫩著名设计师艾利"萨伯的客户。
赵颖非常盼望有志同道合者一起与她兴旺中黎两国的商业往来。每次有人问她跟中国有什么可以做的生意,她会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看看有没有符合对方投资兴趣的项目。黎巴嫩人是腓尼基人的后代,天生就是一个商人,加之黎巴嫩没有产业,绝大多数商品需要进口,所以几乎人人皆商。所以赵颖已经屡次发现,每次她给他们介绍一些项目时,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回到家之后偷偷地去做研究,到最后这些客户发现她并没有任何收取咨询服务费的企图时,才会特别认真地跟她交流,最后双方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有什么跟中国有关的事情都会来跟她咨询。
她总是觉得是只要有人在这些领域开始工作了就是好事情,她不会因为目前自己没有实力去做而藏起来她的想法,等到将来有实力了再去亲自操作。在她看来黎巴嫩乃至中东这个市场是很大的,可做的也很多,现在她能看到的很多,将来即使有很多人在做了,她也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别人没有做的或者没有做好的项目。
而赵颖个人的兴趣点只有两个,就是中药和网络。她说,传统的商业是需要大量本钱的,这不是她所具备的,而中药由于其低成本、高知识含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她的丈夫在中国学习中医多年,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中药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最值得投资的项目。另外由于她在互联网公司三年多的经验,始终相信互联网这种低成本沟通无国界的媒介才是适合她的项目。
赵颖也不讳言现在中黎商业交流上的一些问题。她说,现在很主要的一个问题是黎巴嫩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是低价低质,一方面是黎巴嫩商人追究高利润总是采购一些低价劣质产品,另一方面国内的经销商也不负责任,总是卖一单是一单,只顾挣眼前的钱。
第二点,有些中国产品在黎巴嫩有代理商,但是很多代理商对于产品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在做起市场推广时没有国内总公司的指导,往往不能传达企业理念。比如她曾经在2004年发现大规模的海尔电器的广告,投放量很大,但是传达的信息太单薄:只有“Haier”字样和家电的照片。她相信海尔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之一,绝不会没有一句口号语,这样一个广告不会有任何好的效果,她觉得还不如改成“海尔收购Maytak冰箱”更让黎巴嫩人受刺激。
最后一个问题是某些在黎巴嫩打工的中国人为中国抹黑。她有一个朋友经她启发,打算开一家中式按摩洗脚店。过了两天这位朋友给她打电话,说黎巴嫩移民局拒绝了他要求雇佣中国按摩女的申请,原因是以往的按摩女在黎巴嫩有卖淫的行为,这位朋友说:“我只让她们揉脚。”但得到的回答是:“揉脚也不行!”最后这个项目不得不放下,因为你总不可能只输入一些男性的揉脚师。
赵颖建议,商业方面要看准产品、看好市场,让买者和卖者双赢,这才是好生意。黎巴嫩虽然小,但是还是存在很多商机。
赵颖举例说:“比如如果非让我开餐厅,我就开一家药膳餐厅;非要让我开服装店,我就开一家中式服装量体订做店,一件衣服卖上几千元;非要让我做连锁快餐,我就开一个类似星巴克咖啡的茶吧;非要让我做网站,我就做一个网上学阿拉伯语,外加暑期两个月在黎巴嫩强化学习兼旅游;如果政府机构限制中药进口,我就进口药草建厂自己做一种黎巴嫩国产草药……”
“可做的事情很多,我个人分身无术,需要中黎两国的志同道合者,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唤。”赵颖最后通过一句话,表达了她对中黎民间交流的盼望。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