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女性意识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斯兰社会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伊斯兰女性意识

来源:穆民先驱 时间:2009-12-2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古兰经》中有以妇女专门做章名的经文,同时安拉在《古兰经》其他章节中也大篇幅的论述到有关妇女,女性的课题。它是自人类历史发展以来首次全面的确立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崇高地位和完美价值。一千多年的这一神圣律列,还将引导和指导未来社会中女性很好的工作,生活。

安拉在古兰《妇女》章首节就深刻的论述到:“众人们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哪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中创造许多男性和女性。你们当敬畏安拉……你们常假借他的名义,而要求相互的权利的主……当尊重血亲。真主确实监视你们的。”

经文中很明确的昭示了男女俩性的世界, 他们属“同类”——人,从本质上肯定了男女俩性具有人的共性(属性)。还因为:“安拉从他们俩创造了许多女性和男性。”同时他还提到评判、衡量人的优劣、价值的唯一标准是——敬畏真主,这是与其它宗教,文化的价值之不同,伊斯兰没有特殊阶级,而是最平等,最公正的判定了男女俩性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经文中从另一个层面又阐释了整个人类社会是以血亲为基本纽带,维系全社会的关系。这也是伊斯兰注重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不稳定往往造成社会的紊乱。家庭血亲关系是稳定社会的关键,所以就不能随心所欲,不负责的对待血亲关系。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妇女是男子的一半,男人们是妇女的男孩,女人们的男人们的女孩。”这就明确的界定女性具有母亲/妻子/女儿的三重形象。应该是孝敬、善待、培养她们。伊斯兰还在其他经训中大量的精细的论述了有关妇女的心理、生理的方方面面。尤其以使者(愿主福安之)和圣妻做为人类两性生活的最高典范。高度明确的界定了完美的男女两性世界,不偏不倚,合理的树立了女性意识和女性形象。

在现代史中,穆罕默德得第一位保障妇女做为女儿、姐妹、母亲和妻子的固有权力的人。他把她们从仅仅是动产或玩物的地位提高受人尊敬的人类,在一切方面都与男人平等。无论她们处在何种位置,都受到善待和尊重:作为女儿,她们离爱父母双亲的妮爱和怜悯;做为姐妹,她们博得弟兄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尊重;作为母亲,她们受互所有人,无论长幼的尊重,而成为和所有人的中心;作为妻子,她们午到了良好祝愿和家庭所有成员的欢迎,而且也享有丈夫的爱慕和同情。

事实上,伊斯兰赋予了妇女真正的向和解放,把她的地位提到了妇女应有的尊严、荣誉和名誉的境地。我们经常听到了西方的妇女的权力和自由的概念,是由伊斯兰使者穆罕默德在一千四百余年前发起的革命性号召的回音。“男人应有他们的劳动所得,妇女也应有她们的劳动所得”。(4:32)安拉对待男女一同视仁,“因安拉从一个人上造化了你们”。(4:1)

无疑,穆罕默德空前绝后地仅改变了男人对妇女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改变了妇女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并培养了不是基于情绪而是基于真正的知识和理智的正确心态,摈弃了多神崇拜的非伊斯兰的愚昧心态。他没有满足于只改革人们的精神状况,而且也从法律上保护了妇女的权力,防止了男性的侵害。他唤醒了广大妇女:她们有自己的法律保护权”?。这种教育和培训的结果是别男女两性都被视为人类的两个同等必须的成份,对文明和文化建设同样重要。两者在各自领域内做的工作一样有用和有价值,两者缺一不可。绝非男尊女卑。两者假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都会成功,社会也将会从中受益”?。

妻子的责任:

事实上,妇女们在穆罕默德的言行中看到了对她们的社会地位和人权的大力提倡和同情仁慈。妇女在追求知识与文化教育方面与男性享有同样的权力,伊斯兰不区分男女。然而,伊斯兰认为男女应受的教育和文化训练的尖型有别。按照伊斯兰观点,妇女的受教育权和受教育类型应有助于她成为优秀的妻子、善良的母亲和持家有方的主妇,因她的工作区域以为主。

纵观非伊斯兰的各种宗教和文化,其中也有提到有关女性的课题,却从来没有一种文明能恰当的定位女性的形象。不是这样的极端就是那样的偏激。走向社会其中对妇女伤害最大的是女性诱出家庭,随意的走向社会使其破坏了女性的意识和形象,并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冲突和竞争起来,同时把女性“美人”化“美女”化。把女性从被尊重、善待、培养的地位推倒一种被欣赏和“把玩”的地位。于是女性意识的失落和女性形象的失真就不言而喻了。

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它们的早期文化中都有大量的女性文化。中国文化中最早的传说女娲补天为例,女性显然是一种创世纪的巨人,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靠山;还有今天把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崇拜。喻意了母性的伟大和母性的博爱。但是在后代的文化中女性意识和形象被逐渐的消解和亵渎,从而导致是女性意识的失真。在今天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常有一句话“女人是男人随意翻开和合上的一本书而已”等等。同样在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以女性为神的居多,但是在这样的文化中多以女神与美女的混乱形象出现。从女神的混乱的性爱关系,一直影响到今天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践踏和毁灭、极大的消融了女性意识,损害了女性的形象。例如:麦当娜的裸舞,她还自称:这是为了改变人们对性的错误态度。她还自称:“自己是一个性革命者,只有脱光衣服才感自在。”这样破坏女性的形象走到了极端,如果想要自在,那么走进原始森林那不是更自在吗?现代文明社会和现代文化中女性的形象充斥在每个角落。首先是女性商品化,在今天的许多广告制品的妙龄少女报刊杂志书籍的封面的摩登女郎,音响制品中女性大出风头。还有选美、模特、人体美(裸体美),更是过而不及。女性完全被出卖、被欣赏、被物化、被消费、被商品化。

近一百多年里,遍及全球的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所倡导的妇女走向社会、男女平等,再一次将妇女推向深渊,她们在某些方面也确实达到了她们的所需。但是,女权主义所需的这些东西从女性心理和生理上剥夺了她们在社会和人格上继续做女人的权利。 它与以往对待女性所不同的是一种集体行动。可悲的女性亲自参与了这场自我损伤和消融的潮流。单从面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影响,人们宁愿一定不要这样的形式。曾经是女权运动的领袖万曼、格里尔、1970年的观点是女性要性解放和性革命,但是1984年她却从以前的立场上倒退,她以为,性解放只是给男人提供方便,解放了妇女,吃亏了的是女人。当然这种结果除了男权文化的影响外,我们的女性却迎合和为此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最终的痛苦伤害都有妇女承担了。而且还对整个社会都带了灾难。

妇女走向社会首先是对社会结构的冲击,其中失业这一社会问题被许多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将之归之与“妇女解放”。还有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两性关系的从跟本上的动摇。随之而来的是离婚率的上升。两性世界的尖衡寻到了一种社会的怪异现象——阴阳恋。这种对两性,婚姻,家庭的影响的罪魁是否也应归于走出家庭的妇女呢?同时与失业问题有关的,是更多的暴力,吸毒,犯罪,沉重的生活压力,心绪的不宁、滚滚不绝的移民潮------婚姻家庭问题派生出单亲,母亲贫穷化、出走父亲,出走儿童、婴幼儿的托管、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还有着的早孕,不育,以及同性恋,婚外恋------潮其渊源,似乎与新女权运动和公开放了的女性有关。

无容置疑,女性做为均衡两性实际的半边天,女性因该有必须是有她人格的权利、文化的权利、政治的权利等等,但是在极强的男性文化和一些错误指导思想和舆论的影响下,女性不但没有找到女性的意识价值,尊严,形象。相反却丧失的更惨痛。随着当代社会中血缘情感价值日益低落。母性崇拜和恋母情节一并消融,对女性原有的一点尊敬,友爱之感彻底消失,随之而来的对女性的践踏,欣赏,把玩,消费,在商品化冲击的女性成为玩物,色情,黄色制品泛滥,裸体,模特,选美成为一种时尚,还美其名审美,美学。

仅以选美为例这是号召女性解放,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所谓男女平等的成功一例,是遗憾是缺陷的男权社会,男权文化,男权视野中的汪洋中在被“审”和被“选”中不但丧失而且是彻底埋葬了自我、人格、价值、灵魂,就连男性同类的可能也没有了

安拉在《古兰经》中告戒妇女:“你们应当安居于你们的家中,你们不要炫露你们的美丽,如从前 蒙昧时代的妇女那样。” 从经文中很清楚的看到《古兰经》所具有时代意义和其超越时间概念的意义。在伊斯兰未来临之前的妇女仅是生活于男性社会中的一种装饰品和玩偶,她们炫露和暴露自我。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所表演的一幕,又是一这种重蹈覆辙,奴隶市场上对女奴的评头论足、验身在文明社会中以选美的面貌复现,原始人恐吓野兽镇压邪魔的纹身被文明社会的“披头士”当做人体装饰来炫耀,野蛮人的杂交为文明社会的新潮,性开放所重演 -----。这个社会的观念和指导思想是男性具有占有欲,观看欲和女性的被占有欲。人体的炫耀本质上是性炫耀互为因果存在于文明社会,形成一种怪异现象:“男性喜欢观赏女性人体,女性也喜欢女性人体。美国《纽约时报》对1654名成人作了抽样调查,关于短裙的问题,70%的男性喜欢看到女性穿在膝盖以上的短裙。未婚的女性穿短裙的有56%。我们可以提出疑问,女性将为谁女性,女性打扮将为谁打扮,不言而语,很清楚在人为的思想价值的指导下,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女性走出了封闭的世界,却走不出男性的眼光。有主体变成客体的女性,在虚幻的理想中一个真实的女性就在这样的“平等”和“解放”的观念下被篡改了。女性主题意识的彻底淡漠和变异。

呼唤女性意识旨在于唤醒人们对女性本质的天赋禀性的意识回归,也就是造物主——安拉在创造男女两性时所赋于他们的天然禀性:有同类人的共性(属性)同时各自还具有男女的特殊性(也仅仅是量的差异,不是质的优劣),而其它文化常以违反人性甚至是毁灭人性的基础上提高男女两性的问题。忽略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女权主义更是这样,这几乎在于男性世界去寻找成功,而忽略了女性的实际情况(女性所具有的特征)女权主义轻意的一切的运动却为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可喜的是今天的一些人也开始认识到这方面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历史的车轮又在覆辙,在反省“出走”和“解放”的损失后,一些女性也感叹道:“我们获得了一些自由,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幸福。”过于简单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受害的仅是女性。

今天更多的人们又再一次的呼唤“妇女回家”表明女性意识的增强,有望重塑女性的形象,人格,尊严。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妇女是家中的明灯,中匮领袖,子女的摇篮,幸福的源泉,美德的工匠。家庭是妇女自我认同的基础,妇女改造社会实际上可以从改变家庭开始,妇女通过影响丈夫和子女来影响社会。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女性是家里的看护者,看护者必须为家庭负责,”女性应该在家庭这一广阔的领域自由的发挥。这也是伊斯兰对女性的最佳定位。女性所与生具有的母性的一面,将是对整个人类积极而且是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没有轻易混同男女都一样,而是明确的指出男女两性所具有的天然差别。男性属于夫性,社会性较强,社会义务较多,而女性属于母性,家庭属性强一些,正如使者(愿主福安之)处理阿里和发图麦的矛盾时说:“门槛内属于发图麦(愿主悦之)门槛外属于阿里(原主悦之)。”但是他们同时建设了整个世界,他们对整个人类和社会是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女性在伊斯兰中准确的界定,这对今天女性追求的自由,幸福、多彩、安全、适当地融为一体。今日妇女的地位、任务、权利都在广泛地重新予以评价和发展。伊斯兰也越来越走向世界,伊斯兰在被人们逐渐的认识,理解、并能很好的去循序渐进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观念、以便重新去透视和衡量这一切。不管是穆斯林妇女还是非穆斯林妇女在寻找女性意识和重塑造女性形象时,应该面向伊斯兰,把其作为典范,从中找回女性丧失以久的一切。伊斯兰倡导女性洁身自爱,追求高尚廉洁的生活。褒扬了母性所具有的崇高感情,令人称颂的行动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极其细心周到的完善特性。

正如《古兰经》中叙述道:“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 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 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弟兄的儿子,或她们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 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信士们啊!你们应全体向真主悔罪,以便你们成功。”(24:31)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