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不已的回族学者郝苏民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壮心不已的回族学者郝苏民

来源:中国民族报 时间:2010-01-0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西北民族大学的回族教授郝苏民有个蒙古族名字——浩思茫戈。每次他到陌生的地方讲学,都喜欢先报这个名字,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蒙古语,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个蒙古族学者。

  与蒙古学的不解之缘

  1935年出生在银川的郝苏民,从小就与当地的蒙古族有了较多的联系,并学会了蒙古语。1950年他被保送到筹办中的西北民族学院学习,4年后留校从事蒙古语文教学工作。然而就在郝苏民21岁时,他被打成右派。3年自然灾害期间,在甘南草原上工作的郝苏民学会了藏语,一段无心插柳式的经历,在今后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上世纪80年代,获得平反后的郝苏民重新回到西北民族学院。“当时的蒙学界,很多大师都是外国人,他们的研究都有着他们自身的立场和兴趣。”郝苏民说,当时他觉得中国对蒙古族的研究“不能只是跟着洋人走,要有自己的路”。此时,他提出了“卫拉特—西蒙古”学的研究方向,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我国历史上,卫拉特蒙古是蒙古人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说。

  继1987年郝苏民向国际蒙古学研究会提交论文《卫拉特学:蒙古学中一门综合性分支学科的设想——以Folklore为实例》至今,他陆续发表了《蒙古谚语格律的考察研究》、《西蒙古的民间文艺学:构建与开拓》等20余部专著或论文,为该分支学科的建立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

  同时,3年自然灾害期间学习藏语的经历,使郝苏民接触到了八思巴文。在蒙古民间文化研究中,郝苏民一直致力于蒙古八思巴文的释译和考辨。1986年,他率先在国内出版国际蒙古学大师鲍培(N.poppe)教授的名著《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的汉文译注补正本,还原八思巴字原形,增补了我国现行蒙古文。

  郝苏民强调民族间相互影响、各自变迁、互化的观察与剖析。关于蒙古语族各族群的东乡、保安、裕固、土族的研究,关于蒙古及藏、维吾尔、回、撒拉族及卫拉特、东干人、俄境内的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蒙古国各部族等方面的研究即为此种学术观点的实践过程。他的学术主张,体现了中华文化间的亲缘、影响、渗透与“和而不同”的多元与“中华一体”的辨证关系。

  “做老师要甘当人梯”

  “民族关系的研究,要深入到精神层面去了解。”在郝苏民看来,民俗是一个民族内心的反应。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中,民俗学一直不能独立成为院系,处于附属地位。上世纪末,郝苏民在费孝通先生的支持下,参与创办了西北民院“西北民族研究所”。2001年,西北民院又创办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所”,继而扩大为系(院),这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民俗学系。

  虽然民俗学研究已初见成效,但郝苏民却总是说:“我们的研究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完成的。我努努力,可以多培养些学生,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至少能让他们少走些弯路。”郝苏民从1991年带硕士生开始,一直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施教。郝苏民反对学生给教师做助手,他说:“我对学生起的是协助他们的作用,而不是他们来协助我做科研。做老师就要甘当人梯。”正如郝苏民所说,他绝不会在学生的研究论文上轻易署名,“如果要我署名,我得仔细研究过论文,和学生沟通后,按照我的观点做出修改后,我才能答应署上我的名字。”其实,郝苏民往往把自己的名字署在学生的后面。

  现在,郝苏民培养的学生已达百余人。他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只有乏术的教师,绝无学不会的学生,只有靠专业知识和崇高师德去悉心培养,才可能教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生活中,他又像父亲一样和蔼可亲,每逢节假日,他会亲自为不能回家的学生在家下厨,改善学生伙食,使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忘记异乡求学的孤独。十几年来,他所指导和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大都已成为我国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中的骨干。

  新世纪的新工作

  200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第一次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当时许多人还不清楚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郝苏民已经开始投入到探索“非遗”学术价值的研究中。

  郝苏民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对此,郝苏民感到既痛心疾首又责任在肩。他思索着,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保护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以促成全球化中多元文化互动呢?

  郝苏民认为,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非遗”传承教育也应落实到学科创新、课程与教材改革中。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他率先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口头理论与口头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等新课程;同时,积极参与费孝通教授指导下的科技部、文化部重大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中“西北民族民俗数据库”部分,团结并指导五省区青年专家完成了近2000万字、2000多张影像光盘的成果。

  大西北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之一,有许多文化遗产还有待发掘、保护和研究,郝苏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也恨不得时光能倒回20年,使他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来完成这个事业。但逝去的岁月难以找回,逐渐衰弱的身体也不再强壮,唯有培养出更多的新人,才能把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他经常对学生说:“自然山川沟壑纵横,人生坎坷皆为正常。因而不必为一时的失落而丧气,也无需在喝彩声中找不着北。”平实之语,正是这位永值敬仰的老先生的写照。我们似乎看到了他跋涉在西北大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和夕阳映照下那坚挺的背影……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