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伊声》43期《教法讲座》(有修改)
首先作为一名有信仰的穆斯林来说,我们无论在生活的那一方面都不能脱离《古兰经》和“圣训”的指导。清高伟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诉我们:“凡使者给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接受;凡使者禁止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戒除。”(《古兰经》59:7)。“违抗他的命令者,叫他们谨防祸患降临他们!”(《古兰经》33:21)“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作你们的宗教。”(《古兰经》5:3)穆圣确已告诫我们说:“凡在我们的教门中新生了一件本不属于教门的事情,即为被遗弃的。”(《布哈里圣训实录》)另一段圣训中穆圣又说:“你们当坚持我的圣行和我之后的得正道的、纯正的哈里发的道路,你们当切实的抓紧抓好,当用智齿紧咬不放,你们当警惕新生的事物,因为,凡是新生的都是异端,凡是异端皆迷误。”这两段圣训都严厉警告新创异端及参与异端活动。所以在我们伊斯兰的教法教律中规定的节日只有两个:“开斋节”和“宰牲节”。再没有关于过其他节日的条例。
对于过春节也不能笼统的被称为中国人的节日,因为同是中国人,但在宗教信仰上,各民族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穆斯林而言,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搞清楚它是否有悖于自己的信仰,保护自己的信仰不受伤害是一个穆斯林应当重视的首要问题。穆斯林能否过“年”,我们应当明白“年”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节日。“年”(春节),是中国的汉族和其他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从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从历代过节的情况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互相拜年活动。二是“进酒降神”,如放鞭炮、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的。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据说山臊是一种山中怪物,可使人致病,但惧怕爆竹声响。初始只是火烧竹子,后来将火药装入竹筒,宋朝以后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上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除。以后门神又演变为钟馗、秦琼、尉迟恭等。喝椒柏酒据说可以消灾灭病健康长寿等。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知,过年这种习俗,它的起源是带有多种迷信色彩的和多神崇拜的,我们伊斯兰的信仰核心是“认主独一”,伊斯兰是坚决反对多神崇拜及迷信的。因此,穆斯林不能像汉族一样过春节,以免伤害我们的信仰,失去伊玛尼。所以我们穆斯林只能过自己的两个节日,即“开斋节”和“宰牲节”。
当然我们作为中国穆斯林不可能脱离社会,每年春节国家会给我们一周的假期,可能这一周的假期周围非穆斯林都在过节串门拜年,我认为我们中国穆斯林可以在这个假期中坐下来多和子女、父母交流交流,去清真寺做礼拜、学习,或者有条件的走出家门去教门好一些的地区出“则麻替”,学习交流伊斯兰知识,真正地过富有伊斯兰特色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