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公布近期对宁夏300家独立核算法人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制约宁夏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融资难,六成企业有过民间借贷行为,企业负担较重。
此次调查旨在准确了解宁夏中小工业企业融资状况,选定的300户企业分布于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较好的平罗县、灵武市、中宁县、惠农区、利通区和贺兰县。调查显示,六成企业有过民间借贷行为,贷款在 100万元以下的占84.7%,500万至1000万元的占13.8%,1000万元以上的占1.5%。民间借贷的月利率不一而足,1分利及以下的占43.6%,1至1.5分利的占28%,1.5至2分利的占20.6%,2分利及以上的占8%。高利息加重了企业利息负担,引发了不少经济纠纷。同时,调查表明,2009年宁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户均利息支出2.6万元。其中,户均银行借款利息1.9万元,户均民间借款利息2392元。
据悉,这300户企业从土地征用、厂房设施建设,到机器设备的购买,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依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些企业均表示,金融机构对中小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不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建设水平。此外,企业在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中,仍然离不开贷款支持,300户企业中,41.8%企业正常运转需要贷款来维持;高达57.3%的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时,希望得到通过贷款实现扩大再生产。但这些企业因缺乏有效担保、质押不足、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负债较高等原因,都被挡在银行的门外。
业内人士表示,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体系不健全等是影响中小工业企业融资的关键。为此,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同时,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努力使银企双方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