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漆雕:工艺精良历史悠久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西北风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天水漆雕:工艺精良历史悠久

来源: 时间:2010-03-2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天水雕漆是一种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高级特种手工艺品,深受中外人士的珍爱,主要以产自秦岭山脉原始森林漆树产制的优质“国漆”为原料。以木刻镶嵌为特色,自成体系。

    雕漆工艺经数十道工序,天水雕漆产品、耐酸碱、抗高温,其造型优美,图案精巧,色调绚丽多彩,尤其以古朴典雅的风格爱到人们的青睐。选用东北红松、白椴、白桦,红木等优质木材,以青田石,寿山石、绿冻石、珊瑚、象牙、玉、螺钿等为装饰材料,制作人物、花鸟、鱼虫、山水等图案,镶嵌在屏风、屏挂、桌椅、盘等家具、器皿,雕漆产品以历代名著、名画、美丽传说、神话故事、吉祥物等为题材,采用玉石、玛瑙、螺钿、兽骨、青田石等天然材料雕刻除人物、仕女、花鸟、鱼虫、 飞禽走兽,文物、博古廿嵌在以木为胎、大漆为底的漆面上。经过堆填、描金彩绘,工笔布景等工艺后典雅华贵,流金溢彩。

    天水漆雕工艺历史悠久,考古资料证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全国漆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物产富饶,风景优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森林覆盖率达26.2%,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一倍以上,天水所辖小陇山林区1200多万亩,其中590多万亩为用材林,天然漆林约六七十万亩,生产生漆数10万斤。由于天水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达200多天,春末秋初、雨后乍晴,漆不入阴,即可自然干燥,所产生漆膘厚、漆酚高、燥性、光亮度好。据专家称:“天水漆艺实较福建为优良,为甲于全国之第一等漆质。”
  天水生漆资源丰富,生产加工历史悠久。《诗经,秦风》“阪有漆、隰有栗”,为秦地产漆最早记载。可见天水盛产生漆,早已闻名于世,延续至今,天水仍为全国重点产漆地区之一,天水所产生漆除供本地销外,畅销国内各地。
  1956年春天,天水砖瓦厂在皇城山脚下取土烧砖、挖毁古墓七座,其中一座墓中有镶嵌绿松石的铜棺饰、饕餮纹兽面辅手,红地黑面漆棺残片等,根据棺饰和随葬品特征分析,该墓应为春秋战国时代墓葬,为天水雕漆起源提供了最早的例证。l986年在麦积乡放马滩发现秦汉墓一百余座,已清理14座,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漆器次之,墓中出土了十一件漆器,有盘、耳杯、尊、奁和棰等,其中五件较完整。有一圆盘“木胎、髹黑漆,无纹饰,仅盘内饰凸线一条。”为镟胎时所留。另有三件耳环,“椭园形、敞口、双耳、平底、木胎,髹黑漆,有光泽,无纹饰”。另一件底部刻有“田贷”二字,似为匠作名。这些战国时期漆器,均为木胎、黑漆素髹,应为当地所产。从近三十年来天水考古发掘的资料,也可看出汉代天水漆艺繁荣之一斑。1972年秦州区中梁韩家湾和罗玉乡刘家河发现的两座汉墓均有漆棺、髹黑漆,绘有朱褐色云气纹图案,两墓随葬漆器八件,残坏可辨者有四件,其中奁盒、耳环两件,均外髹黑漆内髹朱漆,虽历经两千年,仍有光泽,可见当时髹漆技术已很成熟。同年秋天在天水城郊西湖嘴、王家磨、市三中等地汉墓中均发现有漆棺残片。


    雕漆每一道工序的技艺要求都很高,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雕漆仿品,主要是用树脂代替大漆,用模子代替雕刻,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一看胎体,雕漆真品的胎体一般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而用树脂制造的雕漆仿品一般没有胎体。二看质地,如果用小刀在雕漆器物上划一个小口,你会发现雕漆仿品的断面是白茬,而真品则是红色地的。三看雕刻工艺,雕漆真品的造型端正,雕工十分流畅,有皇家的那种大气恢弘的风范,仿品由于是用模子铸造的,因此显得十分粗拙、呆板。最后还可以通过气味来辨别真伪,雕漆的味道闻起来一般有臭味,但实际上是一种酸香味,而雕漆仿品的气味则是一种化学气味。四看耐不耐高温,天水雕漆用打火机高温烧烤,表面不会烧焦或有其他气味,这是天水的雕漆所特有的一种工艺,是其他地方产品不可比拟的。

    1983年甘谷新兴乡七甲村古墓群,发掘西汉墓一座,内有朱地彩绘漆棺二具,其中女棺内有一件贴银扣黑地彩绘七子奁。1986年放马滩汉墓内出土的一只漆耳杯、“双耳、平底、假圈足、木胎、髹红漆。口沿内的一周用黑色双线组成纹饰,双耳表面绘曲波纹园点图案”,漆艺十分精湛,为汉代漆艺之上品。
  天水汉代漆器出土之多,分布之广,漆艺之精,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天水髹漆业已进入了兴旺发达时期,确为全国漆艺据点之一。隋唐漆器,天水各地仍有出土,1958年市郊瓦窑坡在农田基建中挖毁大型唐墓一座,出土三彩骑马俑和伎乐俑十二尊随葬漆器较多,但大都坏朽、残存者有漆棺碎片、漆案、圆盘、碗等,均木胎素髹、做工精细、漆质光亮。诗圣杜甫客居秦州时有“近闻西枝西、有谷杉漆稠”之句,可见唐代天水产漆之盛已为古人关注。到了宋代,漆器生产仍在持续,漆器制品也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
  清代漆器天水民间保存较多,大都为生活日用家具。到了清末民初漆器生产除家用器具外,又增加了盘、盒、奁、碗、笔筒,手杖等生活用品。竹胎、木胎、皮胎、藤胎均有,髹涂多用漆器油饰和罩漆,油饰作法为漆地做好后,以熟桐油调朱色髹涂,绘泥金花草饰纹,漆色艳丽光亮。天水中城山货市一带经营这一行业的不下二三十家,作坊和门店均连在一起,除生产旧椅柜桌手杖外,还有不少描金制品,产品最多者为描金箱子和立柜,图案有“孔雀戏牡丹,双凤朝阳,鸳鸯莲蓬”等类吉祥彩绘。其次较有名者为天水皮胎漆箱,生产作坊只有四五家,产品有皮胎漆箱、提箱、枕匣、方皮匣等,只用木胎做四周框架,其底、盖均用熟牛皮、马皮制做,多为红色。其灰底、刷色与木器工序相同。但用烧漆髹涂、色泽明亮、有携带轻便的优点,而且坚固实用,在空箱上站立一人踩踏、器形毫不变损。产品除畅销市内外,还销往临近各县,伏羲城魁盛和皮箱庄所产皮箱最有名气。

    天水漆艺经过两千多年的兴衰历程,艰辛改革不断发展,到20世纪初产品从油饰、罩漆逐渐转向雕填、彩绘。起初只有雕填手法一种,雕填是在未经褪光的地子上以粉作画,再用刀雕刻,剔去灰皮露出漆地,然后以色漆填平,阴干后,研磨褪光而成,表面平滑如镜,色漆嵌入地子可保持久远,不会脱落。现在已发展成为天水漆器最有代表性的工艺。
  从1916年天水开办了第一个陇南工艺厂生产雕漆,请当地书画界名流张拱辰、赵仰岷参与,他们能书善画,题诗落款,使产品大为创新,深得文人雅士喜爱。l9l8年又有地方人士张直忱、蒲宝珊等人在宇清巷成立了“协济工艺厂”生产经营笔筒、茶盘、大烟盘等。另外还有焦海山、周来有等人成立的“莲叶公司”也从西安请来技师,招收学徒从事漆器生产,这一时期漆器生产兴旺发达,产品畅销各地,质量也名噪一时。但到后来由于官商倾轧,漆器工厂逐渐转为官办,加之经营不善,成本昂贵,产品滞销,经营雕漆的店坊只剩十几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雕漆业受到重视。1952年已有7户作坊恢复生产。1953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由艺人郭力学、郭炳学、郭笃学、巨玲、马志玉、白杰等27人组成“天水市雕漆生产合作社”。建社后工人生产情绪高涨、产品不断出新、花样品种繁多,有烟具、酒具、茶具、花瓶、插屏、果盒、茶几、饭桌、博古书架等数十种,做工精细,造型典雅,声誉远扬省外。同时该社还派员赴闽、渝等地学习,制漆与装饰工艺,技术曰渐进步,质量不断提高。
  1958年7月,雕漆生产合作社过渡为国营天水市雕漆工艺厂。改制后派人赴北京、天津、扬州等地学习石雕、牙雕、嵌钿技术,已熟练掌握彩绘,镶嵌、雕填、贴金、嵌银、胎花、印锦、堆漆、刻灰、戗金、便涂、平螺钿、研磨彩绘等几十种装饰技法,更有著名的书画家何晓峰、胡橐、周兆颐、张国栋、杨荫浓等设计图案。产品有麻榻、桌、几、箱柜、屏几和旅游纪念品五大类、数百个花色品种,图案除传统人物、花鸟外,又研制成文物精品系列、石窟艺术系列等新产品。与此同时,还改进了嵌钿工艺,有的屏风上嵌有数万枚田瓜籽形的小螺钿片,与象牙、玉石雕刻的人物、花鸟、文物博古交相辉映,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形成一种强烈的地方特色。l969年制成高2.8米的仿古铜毛主席全身脱胎塑像。1973年制成彩漆平绘“群仙祝寿”l2扇大围屏,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法国、英国、曰本、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和香港等37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天水市雕漆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对雕漆产品的需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全市国营、集体、私营的雕漆产品制造企业发展到40余家、个体作坊100多家。天水雕漆以其工艺精湛、风格多样,雕漆缜密、纹饰绮丽、色彩绚丽、漆色光润、造型古朴典雅、图案生动逼真和经久耐用而享誉国内外。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