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爱国人士马德涵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西北史话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爱国人士马德涵

来源: 时间:2010-03-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他是同盟会的早期成员,曾参加过四川保路运动;他为延安输送了一批批回族热血青年,并配合了营救红军西路军被俘、流散人员的行动;他起草并发表了《告马家军回族同胞书》,为陕西的解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就是著名的回族爱国人士马德涵——一个总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投身保路运动

  马德涵的父辈曾经做过太平军的军医,因此,马德涵从小就有着嫉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性格。为了改变本民族贫穷落后的状况,他四处奔走筹办民族学校,开展慈善救济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他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回族的翻身解放只有在中华民族整体的翻身解放中才能够实现。因而,他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之中。

  早在1894年,马德涵已经是哥老会(反清秘密组织)会员,并于同年考进四川陆军军官学校。1906年经哥老会会员侯宝斋介绍,马德涵参加了同盟会。在担任四川东乡县新军把总(清军中的低级军官)期间,他在军界积极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马德涵立即投身到保路运动之中。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宣告成立,推举立宪派人士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马德涵任交涉部副部长(罗纶兼部长),四川保路同志会发布了《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四川各族人民也纷纷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中,各阶层人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集会、演讲活动,掀起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

  清政府不但不支持民众的爱国行动,反而血腥镇压请愿代表。马德涵同罗纶等人坚决支持“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存国存、保路救国”的战斗纲领,决心将保路运动进行到底。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清政府采取了两面派手段:一方面收回铁路国有的命令,一方面却暗地配合四川总督赵尔丰镇压保路运动。此时,四川总督赵尔丰已秘密逮捕了罗纶、蒲殿俊、张澜、马德涵等人。成都附近十余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的率领下,四面围攻省城,各州县同志军一呼百应。全川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反清斗争势如燎原。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领导荣县独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营救红军战士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共两万多名指战员,在陈昌浩、徐向前等人率领下,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西征任务。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奋战4个多月,但终遭西北马家军的围追“兜剿”而失败。除400余人成功到达新疆外,近万人被俘,还有少量人员失散在甘肃、青海、宁夏3省。在被俘的指战员中,由青海马步芳部押送到西宁的有5600人左右,到1937年3月底,集中在凉州(武威)的约有6000人。

  党中央对被俘西路军及流散人员的处境十分关心,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周恩来曾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和平解决河西战事的要求,并亲自在西安领导对西路军的营救工作。

  因得知马德涵与马步芳之兄马步青曾有师生之谊,周恩来与秘书张文彬、回族知名人士马宪民一同前往马德涵的住所拜访他。周恩来十分敬重这位具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的老先生,经过一番交谈后,他对马德涵说:“您老先生年事已高,这次去凉州可是个苦差事,说不定还要担风险呢。”马德涵则回答:“既是周先生托付,当义不容辞。我很佩服共产党,这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人所共见,共产党不记仇、明大义,救民族于危亡,团结人民抗日。蒙周先生对我如此信赖,莫说担风险,就是搭上性命也值得!”周恩来紧紧握住马德涵的手说:“马先生,一切都拜托了!”当即决定由马德涵、马宪民、张文彬3人一同前往甘肃。

  1937年2月16日,周恩来派人送银币1000元给马德涵等3人。临行前,组织上又派人送来银币500元。2月底,马德涵、马宪民、张文彬3人抵达兰州。和马步青见面后,马德涵晓以团结抗日救国大义,马步青也为之动容,答应如数释放被俘红军,还亲自写了两封介绍信,一封由马德涵带去见张掖驻军韩起功,另一封由张文彬带去青海。在中共党组织和马德涵、马宪民等人的努力下,失散或落入敌手的红军西路军指战员大部分相继重返党的怀抱。

  积极抗日救亡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马德涵立即在西安小皮院清真寺向回民群众慷慨陈词,痛斥日军暴行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动回族群众组织西安回民救国同盟会(后改称陕西省回民抗日救国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1938年9月13日,马德涵等参与筹备了在西安召开的有数万人参加的西北回民“献旗”大会。大会除了向政府献旗和发布《告西北回民书》外,还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兄弟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日货”,“扩大援华运动”。随后,《新华日报》以“西北回民昨开抗战献旗大会,拥护中央抗战”为标题,详细报道了这次盛会。中国共产党对回族人民的抗日救国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回教抗敌救国宣传团等组织的成立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组织救亡团体及请缨杀敌,都说明了有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他们不仅在国内参加抗战,还有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组织到海外的回民中进行国际宣传,使近东和全世界的回民,都同情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1939年,马德涵、马图轩、马存祥等人组建了“西安回族青年救护服务团”,开展战时救护、侦察、警卫、宣传、防空、掩埋等项工作。青年服务团号称“八百青年”,其中回族青年很多,不仅有西安本地人,还有许多外地人。有一次敌机轮番轰炸,西安市香米园地区简易的防空洞中弹塌陷,服务团员们紧急赶往抢救时,敌机又飞临上空投弹,团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一边抢救生者,一边妥善处理死者。

  建功西安解放

  在西安解放前夕,马德涵四处奔走,号召回民群众不要听信谣言,积极准备迎接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20日天刚亮,他便“呼回民大众烧水欢迎”解放军。他号召“回汉同胞都团结起来参加欢迎大会”,并在庆祝西安解放暨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坚决拥护“进军大西北,解放大西北,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表达了回族人民的心声。

  西安虽然解放了,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当时的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到处散布谎言:“解放军是汉人的军队,西安回民将全部被他们杀死,回民鲜血成河,白骨成山……”马德涵等人深入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告诉大家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支持回民同胞和兄弟民族加强团结、安心生产的,不要上“伊布利斯”(魔鬼)的当。为了支持大军东征,马德涵发表了“回族各界异口同声,要求我军东征”一文,用铁的事实痛斥国民党污蔑共产党如何取消了宗教、毁灭清真寺的谎言,并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保护宗教自由的。为了促使民主政府成立,同年7月,马德涵发表了“希望迅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文。在文章中,马德涵严正声明:“马鸿逵、马步芳所代表的是他们的私人利益,非我们回族大众利益,……二马和我们教虽一、道不同,他俩是胡宗南的走狗,一切为了个人发财。祝贺共产党推行民主主义,早日普及全国。”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