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国威、威震上海滩的马永贞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斯兰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扬国威、威震上海滩的马永贞

来源:回族在线 时间:2010-03-1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少年时期的马永贞师从拳师石老景(石艺景),学习多种回族传统武术,擅踢鸳鸯腿和马术。成年后为了生计,和当时的很多回族青年一样,外出闯荡江湖,初期四处打拳卖艺,后又从事经商贩卖马匹,从蒙古、热河、察哈尔一带贩马至南京、扬州、上海等地,更加练就了高超过人的马术,如倒骑背上作“大鹏展翅”、“鹞子翻身”,手持钢刀砍斩空中掷来的银元等。马永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爱结交朋友,为人行侠仗义,好抱打不平,所以在江湖上颇有名望。

    清咸丰元年(1851年)前后,马永贞在上海开馆授徒,期间曾多次击败西洋拳师,曾任清朝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咸丰十一年,秋季赛马会上,马永贞战胜前两届赛马冠军史蒂夫(欧洲人)。成为威震上海滩的武林高手。《清稗类钞·技勇类·拳用大架子小架子二派》载:“光绪朝,马永贞以大力著名于沪。一日,有卖艺力士约武伶十余人与决斗,皆辟易而退。马少时曾为松江正营教师…”等。

    清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今南京东路金华路一带),被与其有争的马贩顾忠溪等,纠集斧头党石灰粉撒面后暗算,伤重身亡。马永贞被害后,老家的妹妹马素贞,只身来到上海,为哥哥报仇后返回。

电影《马素贞复仇记》中的马素贞

    马永贞故乡在今河北省邯郸地区邱县陈村回族乡陈二村,故居遗址尚存。《邱县陈村回族马氏族谱》中对马永贞身世的记载情况如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马敏忠奉诏由山西省潞安府长子县藕泽村,迁至京师广平府曲周县寺头村,明弘治四年(1491)马敏忠六世孙马堂由曲周寺头迁邱县陈二村。马永贞为马敏忠第十五世孙,其父马宪考,祖父马彬,曾祖父马振常。马素贞是马永贞的妹妹,武艺高强,曾替哥报仇。马永贞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为马临额,女儿名字家谱上未有记载(旧时女不上谱)。

    马永贞在家乡曾收徒石老帽等回族村民,下辈依次是马秀岭、石秀峰、马广生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马秀岭在济南参加山东省武术比赛,获个人单项二等奖。马秀岭的徒弟石秀峰1982年参加河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双刀进枪对练第一名,拳术第三名。1984年参加河北省少年运动会,获得自由拳术第一名,身体素质测验第一名,单刀第二名,棍术第三名。同年参加全国第一届重点业余体校武术比赛,又获得拳术第二名。1986年参加河北省全运会,获空手对练第一名。

 


史志资料记载中的马永贞


    《邱县民族宗教志》载:马永贞(?——1879年4月),男,回族,清代著名拳师,陈村人。自幼学艺,武术精通,英雄盖世,武功过人。在家乡卖艺为生,后又经商,曾多次从蒙古、热河、察哈尔一带贩马至南京、上海等地,颇有名望。家乡流传其《卖艺歌》一首:“伸出胳膊象铜钩,拳打擒手在里头。白天不怕亲朋看,夜晚不怕能人偷。怀揣千顷地,袖藏瓦房楼。南京收了往南走,北京收了往北游。南北二京全不收,条河两岸过春秋。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银枪扎遍天下,刀劈盖世英雄。不管推车的,担担的,补锅的,卖蒜的,军务营的将士,教门中的把式。练武者众多,号只为胜。那一家心中不服,当场教场比试。”……

    《黄浦区志·名人事略》记载:马永贞(?~1879年),回族,山东济宁人。清末拳师。曾在境内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赛马会上,以骑术战胜外国骑士,轰动沪上。清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原址今南京东路金华路)被暴徒暗算,伤重身亡。

    民国二十三年《邱县志 ·武术志》,马永贞,陈村人。性豪侠,孔武有力,精通拳术,尤以弹腿擅长。清光绪初年,鬻技授徒于上海。有西洋力士某,横行沪滨,称无敌。君与之角,初较手力,均击断石板两方;次较腿力,均打折木桩十二。后较拳术,君始用闪展腾挪之法,继施进步连环之技,终则将两手照某力士面上一影,转身而走,某力士抢来,君使玉环步,鸳鸯腿踢之,而某力士倒数步外,十分钟始起,踉跄而去,翌日亡。当时中外惊愕,无不知马永贞其人者。后有《马永贞传》出版,风行一时,今犹有及见之者.。

    《上海民族志·人物介绍》记载:马永贞(~1879) 回族。山东临清人。晚清著名武术家。精谙查拳、弹腿等套路。清咸丰元年(1851年)上海出现跑马厅后,多次贩马来沪,后定居上海。曾任清朝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善于驯马、骑马,在马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如倒骑背上作“大鹏展翅”、“鹞子翻身”,还能手持钢刀砍斩空中掷来的银元等。咸丰十一年秋季马会上,马永贞战胜前两届赛马冠军史蒂夫。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二日(1879年4月13日)与马贩子顾忠溪、马连因发生债务纠纷,在大马路“一洞天”茶楼,被暗算致伤,经友人护送到上海体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亲友以回民教规安葬于上海潮阳楼公墓。     

    《黄浦区志·大事记》记载: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二日(4月13日),山东拳师马永贞(回族)在南京路一洞天茶馆喝茶时,被马贩顾忠溪纠集的打手先用石灰粉撒面,再用刀砍伤。当夜,伤重致死。

    《上海民族志武术名家轶事》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上海出现跑马厅之后,最早来沪传授武术的是山东回民马永贞,他精谙回族拳术的查拳、弹腿等套路,曾多次从蒙古、热河、察哈尔一带贩马来沪,在沪定居后曾任清朝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在河南、江苏省一带曾多次比武打擂显绝技;在沪期间也曾以查拳击败洋人拳击家。咸丰十一年秋季马会,马永贞战胜两届赛马冠军洋人史蒂夫。他能在奔跑如飞的马背上作“海底捞月”(拾起银元或铜板)、“鸽子翻身”倒骑、“大鹏展翅”单腿于马镫等惊险、优美动作。据当年申报载,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二日(1879年4月13日)下午4时,他与马贩子顾忠溪、马连等因发生债务纠纷,在南京东路“一洞天”茶楼吃讲茶。登楼后,群相延坐,马永贞方入座,瞥有石灰包迎面飞来,致迷双目,他急掣防身铁尺相击,不中,即被刀刺伤头角,欲挣扎,又被利刀砍右脚踝,复又被砍左脚骨。倒地,又有人两砍其臂。马永贞闻见顾忠溪指挥手下余党道,有我抵命无票诸君,选顺取板凳向顾掷去,中其头颅,血流不止,又欲向掷,顾惧跃楼窗而逸,后巡捕至,遂将顾、马两人悉送体仁医院。当时巡捕还捕获马连,当夜马永贞因伤重而亡。马永贞的胞妹马素贞,闻其兄被害,决意为兄报仇,愤然携家传匕首,只身来上海,手刃兄仇而回。

    《上海黄浦区志·民族宗教编》记载:19世纪50年代末山东回民马兴同随父来沪,在跑马场喂马,为外国老板贩马,后来自已贩马,并成为跑马场负责马群事务的总管。跟随马父一起来沪的马永贞,始以卖艺为生,亦多次到蒙古、热河、察哈尔一带贩马……在境内活动的回民中,不乏武术界知名人士。山东临清县回民马永贞出身于武术世家,他精谭腿、查拳,善于骑马、驯马。19世纪50年代末随马兴同的父亲来沪,因不愿当马夫,靠传授武术度日,也曾到关外贩马。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跑马场秋季赛马会上,战胜两届赛马冠军英国人史蒂夫,并曾任清朝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因与马贩顾忠溪、马连有债务纠纷,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二日(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谈判,被暗算致重伤,经送体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国术名人录》马永贞;山东人,精习技击,力大绝伦。时欺乃妹素贞,素贞因是奋而习技矣。永贞不愿久困田园,意欲漫游天下,以广开眼界。素贞不欲其兄离乡,极劝止之。永贞不以为成性为然,竟于午夜而遁。马之武功,在江湖之中,数一数二者,为其骄傲一大缺点。马离家后,不晓晋接英雄,谦退礼人,到处设台摆擂,张挂对联,夸大之极。上联曰;“拳打南北二京”,下联曰:“脚踢五湖四海”。语气之大,实无有过其极者。马之立桩功夫,虽不如素贞之“泰山之稳,九鼎之重”。但较近世所谓矫矫武夫者,则胜强百倍矣。永贞寓沪时,有嘉兴府一老人,慕名访之。老人精少林七十二艺玉带功,能力抱千,永贞款待备至。酒过数巡,起身更衣,身穿鸡皮扎袖英雄袄,足穿青缎快靴,头戴青毡帽,请老人出而较艺,老人概然许之。永贞取铁链一根,长约三仗,重约二百斤,两端各击一大铁环,永贞翘大指,将铁环套起,请老人亦如是之。对面桩立,互相拖拽。老人亦不示弱,如命而行。相拖约半小时,老人虽能力抱千斤,然以年老力衰,下部少有松懈,不能持久。结果永贞拖过,老人羞惭而退。其后,马至扬州设擂,比武三天,扬州武士,皆不能敌,永贞气盛,因而自负。第三日自夸曰,某家“打遍扬州无敌手”。此时恼了扬州隐士仓耳子者,奇人也,负绝技。因永贞诳妄太甚,意在惩戒,期其蹈晦自重,乃先期抵镇江府侯焉。永贞大言三天已过,竟无敌手,得意之极。抵镇江见一老人,向其供手曰:“君非打遍扬州之山东马永贞乎?”马微睨之,曰:“然也”。继曰:“汝何人?”老人曰:“余扬州仓耳子耳,拟与君较技,可否?”马曰:“可”。仓请马牵河内货船,永贞不以为意,谩应之。俯首观船载货约十万斤,船缆均系铁链,拖于岸上约三仗。永贞轻之,船未稍动,即波浪皆无,永贞羞之。仓则顺手夺缆,反手拽之,船随之冲波而进。永贞大惊,惶恐渡江而遁。复至沪上,将前事尽忘。不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俗语云:能人背后有能人,蔑视天下如昔。后与土棍白癞痢为仇,数战胜之。白知不敌,乃施暗杀。竟约斧头党杀马于一洞天。此则应古人云,骄者必败之语。永贞事迹极多,作者年幼不能尽述,惟永贞济弱扶倾,任侠尚义之行,殊令人赞羡。现上海书局,已将永贞一生事迹,编作连环图书,即俗称小人书。且上海影片公司,将永贞事迹,演为影片,名曰《山东马永贞》,主角为武侠明星张慧冲云。

    2001年新版《邱县志·武术》,明、清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拳种有:梅花拳,小洪拳,二郎拳,太极拳,查拳等……。其中,以石艺景最为出名,他的弟子马永贞艺成后,赴上海开馆授徒。一次打擂,力败西洋大力士,被全国武术界誉为“山东马”(邱县清时属山东)。

 

香港邵氏影业拍摄的电影《马永贞》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