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起源-唐代西域姎哥与当代中国秧歌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戏曲舞蹈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秧歌起源-唐代西域姎哥与当代中国秧歌

来源:回族在线 时间:2010-05-1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中国各地对秧歌有很多种叫法:秧歌、阳歌、姎哥、央哥、扬高、羊高、迎阁、英歌、莺歌、因歌。有说秧歌原是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说它源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说这种歌舞起于安徽凤阳,所以叫“阳歌”;有说“阳歌”是源于上古人类对太阳崇拜;有说秧歌为宋代苏东坡所创;有说是宋代以“姎哥”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与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形成“秧歌”。说法很多,猛一听都有道理。随着近代民俗和历史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秧歌的起源之迷逐渐解开。

当代国内秧歌中仍依稀可见古代胡人形象

国内汉民族秧歌中使用的乐器


    1987年,在陕西省北部甘泉县的一座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两块秧歌舞画像砖雕,这一发现证明,至少在宋代陕北地区已经有了秧歌这种艺术形式,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关于秧歌的文物。秧歌在陕北乡间念作yáng歌,秧歌又可写作姎哥、阳歌、羊高、英歌等,可见"秧"只表音,并不是插秧的"秧"。在“秧歌”的各种不同称呼中,“姎哥”和“央哥”这两个称呼比较特别。清朝有人曾经特别注明,“姎哥”乃“女子之歌”。在新疆地区,“央哥”是用来称呼妇女的。

塔吉克斯坦乡下表演的鸯歌

当代流行与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的男女对舞

    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即至于今,姎哥偎郎,犹称甚盛。”“姎哥偎郎”原本是是流行与西域的一种舞蹈,唐代的《说文》对"姎"的解释为女性自指。“姎哥”在西域通常用来指姑娘和少妇,至今新疆还流传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央哥子(或羊高子)一枝花。”民谣。民国时某报记者所写的《西北视察记》说:“缠头妇女全为天足,头披纱巾,颇类印度装,惟眉目脸庞,较诸印女殊觉清秀而白洁。有能用汉语唱《送郎曲》者,清脆可听。……闻者有问‘何许人唱’,唱者复带哼带答云:‘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车的羊高子一枝花。’

    清祁韵士辑《西陲要略》卷四记新疆方言:“呼妇人为鸯哥。” 《清稗类钞·迷信类》“姎哥塔什”条:“乌什万山中有白石峰(今伊宁察布查尔县城南),皎然玉立,如淡装美人,翘首有所盼。问之土人,曰:‘此姎哥塔什也。’回语妇人曰姎哥,石曰塔什。相传乾隆间,兆文毅公惠平西域时,有某部酋子被俘入关,其妻思之,日伫立山头,以望其返,后遂化为石也。”

    民国政府特派员谢晓钟《新疆游记》记“群召姎哥偎郎”的情景:“男女当筵杂奏唱歌,女子双双逐队起舞,谓之偎郎。”“偎郎”一称在唐代就已出现,应是古代西域语言的音译,故也可写作“围浪”。民国时期庄泽宣在《西北视察记》中说:“围浪,……此风殆始自游牧时代,两性相悦,互以花草调情,沿传以成今俗。最后尚公推诙谐者装演《疯人寻妻》、《新妇逃春》等类之余兴,绘声绘色,令人捧腹而散。围浪迹近诲淫,外人欲往参观,头目阿訇多不许可。”


伊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一带的“小马舞蹈”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最繁华的一个朝代,“边裔诸国率以子弟入质于唐”,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上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当时的长安人不仅热衷于胡人的酒肆、绘画等,胡人乐舞以它独特的异域色彩令唐人为之倾心。文人对西域传来的歌舞乐曲沉酣咏叹,更写出了很多诗歌,白居易的《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李绅的《悲善才》,薛逢的《听曹刚弹琵琶》等皆是证明。而“姎哥偎郎”这种歌舞不需要借助文字和语言,只需要借助音乐和节奏便可表演,更易传播开来。

    已故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已经指出南、北方“秧歌”名同实异的事实。他认为南方“秧歌”乃插秧时演出,以“歌”为主,而北方“则为农闲时或新年时的一种游艺性化装表演,它一般重舞不重唱,又称‘哑巴秧歌’。”有学者更具体地指出南、北方秧歌的不同:从表演形式看,南方秧歌重歌,北方秧歌重舞;从表演时间看,南方秧歌与农事有关,多在插秧时演唱,北方秧歌一般在“春节前后演出”;从表演场所看,南方秧歌在稻田或“坊市”演出,北方秧歌既可在村头、院落、广场、寺庙演出,也可在行进中表演,如“排门秧歌”等;从装扮看,南方秧歌以“农人”“妇子”演唱,对服装、化妆没什么特殊要求,而北方秧歌则讲求服装新、色彩鲜,而且有男扮女装的特征,等等。二者虽然“同用一个名称”,但“差别极大”,因此,北方秧歌“由南方传入的说法”应当否定。

波斯新年庆祝活动中的狮子舞

    唐朝的西域歌舞戏一部分演变成宫廷舞蹈,另一部分则流入民间,与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结合后,形成各地不同形式的“秧歌”。但是,在不同的“秧歌”里,有一些特征是共同的。例如扭秧歌的人有时徒手,有时手里拿一个小道具。这与西域舞蹈很相似。再如,以前的舞蹈大都有丝管钟磬伴奏,而秧歌几乎没有丝竹伴奏,甚至不需要音乐,只需要锣鼓即可,这个特征与西域舞蹈也有相似之处。

    最初的姎哥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保留一些基本特点同时,也糅合进了很多中国本土乡土文化,如今中国传统秧歌剧目主要角色是生、旦、丑小戏,多表现男女爱情、生活情趣,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形式。伴奏乐器主要为唢呐、锣鼓、笛子、四胡、三弦等。陕北传统秧歌有分类称“闹回回”,闹回回采取生旦各半,为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常演的剧目有《打花盆》、《夫妻逗趣》、《捎金簪》、《观灯》……。

河南省南顿镇回族秧歌队

南顿镇的回族舞蹈队

    回族由于近代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多流传与民间的歌舞鼓乐被宗教人士所所排斥,而导致弱化甚至绝迹。秧歌自然也不例外,至今只流传与为数不多的回族群众里,如河南和东北等部分回族聚居区。河南项城县南顿镇回民秧歌是一种民间集体演唱的方式,通常由11人组成一队,领队一人左手持串铃,右手打伞灯指挥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余4名男子挎腰鼓,戴小花帽,4名女子持锣,搭盖头。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边唱边表演,唱的内容有民间故事、传统戏曲,也有唱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为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等。传统唱段流行的有《十二个月》、《织手巾》、《送饭》、《王林休妻》等。1995年该镇回民秧歌曾获河南省“荷花杯”舞蹈大赛中作曲、编导、服装、表演、灯光、道具六项金奖。


   如今,回族人和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发扬灿烂的秧歌文化,并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扬新时代回族蓬勃面貌,丰富精神文明生活,为国家多彩的民族文化添加亮丽风景。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