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走来的回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从丝绸之路走来的回族

来源: 时间:2010-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宋元明清时期,回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涌现出学者赡思、诗画家高克恭、现实主义诗人萨都剌、散曲家马九皋、诗人乃贤和丁鹤年、政治家赛典赤、清官海瑞、反封建礼教思想家李贽、学者马自成、军事政治家马文升、诗人马世俊、文学家丁澎、学者蒋湘南、画家改琦等许多汉文造诣颇深的学者和政治人物。他们在文学、史学、音乐、美术、易学、宫殿城郭建筑等领域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回族是古代东西亚文明的中介民族之一。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西方的科技文明引入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及工艺、造船和航海等技术与中国铜钱、纸币等传播到西亚、中亚、东南亚及北非等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明代回族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抵30余国,开辟了中国通向亚非各国的新航路。

“花儿”和“口弦”

在西北,回族青年男女在劳动中、路途上、集会时都喜欢唱“花儿”。这种民间歌曲有《尕娃儿令》、《河州令》等百余种曲调,歌词取材于生活、山川、草木、民俗、人物、历史事件等,即兴唱出,成为具有浓郁特色的回族艺术形式。

回族姑娘喜欢一种叫做“口弦”的乐器,据说源于阿拉伯。口弦分铁制和竹制两种,长约10公分,宽为一头3公分、一头2公分,中空,有一剑状薄簧片。演奏时口噙弦身,左手握柄,右手扯动另一端的线穗,口弦便随口形、力度发出音调。

“三泡台”和“清真菜”

回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

回族有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回族成员大都十分熟悉“清真”一词。清真在宗教意义上是指回族成员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及其相关的宗教行为;在个人生活行为意义上是指讲求心净、身净、居处净和饮食净。

受伊斯兰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食可养性”观念影响,一般选择“禽食谷、兽食草”,且貌不丑陋、性不贪婪懒惰、蹄分两瓣能反刍的牛、羊、驼、兔、鹿、獐、鸡、鸭、鹅、雁、雀、鱼、虾等为食,并且除水产物外须念“台思米”,断喉宰杀方可食用。狼虫虎豹熊、驴马骡猪狗、狐猫鼠蟒蛇、鹰鹞鸷鲨鲸等与酒、动物之血属禁食之物。

    回族与其他穆斯林民族创造和发展了中国清真饮食文化。清真全席在清代名列宫廷大宴,驰名京城。仅宁夏回族名厨王自忠近年整理的《清真全羊菜谱》一书,就收有羊肉菜肴280种之多。

     回族妇女擅长制作油香、馓子、麻花、白面锅盔、羊肉臊子面、酸辣面、牛肉拉面、炒面、揪面片、小笼包子、八宝饭、粉汤、酿皮子、切糕、油面子等清真面食和小吃。

回族喜欢饮茶。早期回回穆斯林喜吃甜食,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色的饮茶习惯。形成了以“三炮台”为茶具的“八宝盖碗茶”,八宝茶具有生津解渴、开胃健脾的作用,放入不同的茶料,又具有不同的健身功能。青海回族喜喝奶茶,这与他们跟蒙古族、藏族的密切交往有关。


“白帽”和“盖头”

回族男子喜戴无檐小帽,俗称“礼拜帽”、“白帽”、“号帽”,颜色以白色、圆顶居多,也有深绿、灰、黑色及六角尖顶、四角平顶的,精致的帽子上绣有美丽的花纹或经文。

男子还喜欢穿白色衬衫,外罩黑色马甲(俗称“坎肩”);冬天在北方,还喜欢戴耳套。

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回族未婚少女喜扎辫子,戴绿色或粉色盖头,已婚妇女多盘头,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服饰无论新旧,都以整洁、得体为上。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