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丧葬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的丧葬

来源: 时间:2010-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回族的丧葬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根据伊斯兰教教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真主降示的,人也不例外 。人降生后要按照真主颁示的经典处世做人,努力行善做好事。当人到老来,死期临近,唯祈求真主使其 善终,再回到真主那里去,即“归真”。伊斯兰教教义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规律,并不令人畏惧。这是回族 穆斯林对死亡的看法。
    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要念“清真言”,阿訇则为其诵读《古兰经》向真主祈祷,代临终者求真主恕 其罪过。归真后亲属要当即抹死者双眼,托下巴合其嘴,理顺其手脚,并将其头扶向右侧,然后将遗体身 上的衣服脱去,用白布单遮其全身,然后作大净。男亡人由男人洗,女亡人由女人洗。然后为亡人穿“开 凡”(尸衣)。“开凡”用白棉布制成,男亡人穿三件。女亡人同样是三件外,还须有一块裹胸布,长三尺 许,宽二寸许。男亡人头戴平顶小圆帽,女亡人戴盖头。
     洗尸后,阿訇给死亡人站“者那则”(即举行殡礼)。站“者那则”可在清真寺内、也可在洁净的场地 进行。亡人亲属、朋友均为亡人行站礼,以祈求真主宽宥。此时,阿訇念“色纳”、赞圣,并为亡人和族 众作“都哇”(祈祷),阿訇在念经时轮番传递“赎罪金”。站完“都那则”之后便将“赎罪金”散发给参 加殡礼的人们。然后将“埋体”移入清真寺公有的“塔布”(专为运“埋体”而制作的长方形木匣子,回 民称为“经匣”)内,由四人或八人轮番抬至茔地。妇女和非穆斯林不能送亡人到坟地。
     坟坑叫“麻札”,南北向,深五六尺至八九尺。直坑挖好后再挖侧洞,侧洞有两种:一种是从坑底向 西挖一长洞,俗称“偏堂”;一种是从坑底往北挖一洞穴,俗称“撺堂”。“偏堂”和“撺堂”高二尺许 ,堂口呈弓背形,宽约三尺,长约六尺,遗体放置其中。坟内不放任何物体,不用棺材,不许陪葬。入葬 时,阿訇跪在坟坑上方诵经,“孝子”在坟坑下方跪着听经,送葬者也环跪坟的周围聆听。坟坑填满,呈 驼峰形,也有堆成长方形的。至此,葬礼结束。
 

回族主张速埋俭葬,葬不择时,滞留不得超过三日。
 

    回族十分重视对亡人的纪念。亡人归葬后,早晚要在亡人的居室内诵经礼拜,为亡人向真主祈祷。亡 后的头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要请阿訇到家中为亡人过“乜贴”,主麻日、开斋节、古尔 邦节亲人要上坟悼念亡人。
 

    由于回族大部分散于全国各地,丧葬习俗也不尽相同。例如,大多数地区丧葬时家属、近亲要戴孝帽 、穿孝衫,也有些地区视戴孝为异端,斥之为逆经叛教;北京牛街的回族有报孝地习惯,亡人卒后,身穿 孝服的儿孙挨门逐户向远亲近戚报丧,出殡时,有的地方亲属有嚎啕痛器的习惯,多数地区认为沿途不可 喧哗,只能默诵祷词。?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