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拼搏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乃至周边藏区的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已不再是仅仅拘泥于水泥生产的单一角色,而是致力于开发甘南得天独厚的畜牧、水电、矿产、旅游、藏药及山野珍品等多种特色资源优势,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踏步向着循环经济迈进。在倡导“要今天,更要明天”的科学发展中,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基业”常青,做价值创造型企业,拉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点点滴滴总关情
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尤其是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夏河安多投资公司这家在改革春风中从几十人成长为上千人的集团企业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跨出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倾注着国家、省州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极大心血和鼎力相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00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青海、甘肃等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统筹研究西藏及甘肃、四川、云南、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将继续加大对甘肃等省藏区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实现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久旱的大地,为甘南藏区走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指明了方向。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该公司从最初的年产五千吨土立窑,到1998年开工建设6.6万吨生产线,到2003年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生产线,再到2008年开工建设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工程,从小到大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带动,更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关心与支持,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前省委书记苏荣、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单位领导都先后莅临指导工作。这些精神食粮鼓舞和激励着“安多人”开启前进的巨桨,扬起了时代的风帆,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甘南企业界的佼佼者,是耸立于甘青川交界处的一道耀眼风景。
2010年新年伊始,正是草原上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时节,1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省政协副主席李永军率省直各部门的负责人,在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州长毛生武及夏河县委书记王砚、县长杨晓南的陪同下,又一次轻车简从来到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调研。在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夏河安多水泥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情况后,徐守盛在充分肯定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下大力气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的同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必然选择;企业要牢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意识,加快技术革新,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实质性效益。
2008年10月份,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甘肃省经济委员会主任李平、州委书记陈建华、州长毛生武等领导出席开工典礼并为园区建设奠基。项目开工后就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夏河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县长杨晓南多次带队上省城、跑北京,在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的帮助下,顺利争取到1亿元贷款。项目建设中,省发改委和州委、州政府等领导也先后多次到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对园区建设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为企业增添了勇往直前的动力。
在省、州、县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园区项目建设自开工以来进展顺利。截至2009年底,夏河安多2500T/D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90.4%;安顺水电站项目建设共计完成隧洞掘进2108m,完成工程投资2231万元,占总投资19.2%。该公司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占2009年夏河县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的50%以上,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夏河安多投资(集团)经营范围已从单一的水泥产品发展为建材、电力、畜牧三大主产业,员工超千人,资产逾6亿元的企业集团,成为甘南州工业经济发展的缩影。公司下属夏河安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夏河安水余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夏河安多团结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临夏安多园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兰州信荣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10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其中水泥公司是甘肃南部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水泥产能为年产200万吨,“十二五”末达到400万吨的能力。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核心建设单位夏河安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甘南州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企业。该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甘南州“1522253”发展战略,在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志荣的带领下,企业连续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甘南藏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著名品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甘肃名牌产品”、“省二级企业”、“全省信贷诚信企业”、“全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省纳税先进单位”、“全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等120多项殊荣。
2008年被甘肃省经济委员会认定为全省3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也是甘南州唯一一家试点单位。2009年该公司委托兰州大学编制完成《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年底通过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认为《规划》对甘南州及夏河县工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科学和系统的规划,发展目标可行,对解决甘南州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2009年12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成为甘南州首个得到省上批复的循环经济产业规划。同时,该公司被评为全省8家“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单位”之一。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批复》,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被列入甘肃省实施的72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已成为领跑民族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守着那连绵群山中几百年都开采不完的石灰石制造水泥,单靠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支撑的经济增长,只能是守株待兔最后走向绝境,根本谈不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以董事长王志荣为首的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一班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及时调整思路,顺应新形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增长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始终坚持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实施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改造、石灰石二级破碎技术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技改、燃烧系统节能技改、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在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连续多年来被省上认定为“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截至2009年累计实现综合节能3.50万吨标准煤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7.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59吨,为甘南州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到了助推作用。目前,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正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一期工程,形成了以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夏河安多水泥有限公司、夏河安水余热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团结塑料制品公司等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正在实现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水泥制造→废气余热发电、白色垃圾回收→造粒再利用→再生包装材料、水电站建设隧洞开挖→废石废渣回收→生产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11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2011年拟建设的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设资金计划由企业自筹3亿元,申请银行贷款10亿元。项目全部建设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减少下网电量1亿度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综合耗能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年实现固废利用30万吨以上,水资源循环利用率90%以上。
园区建设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创造高质优价的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使公司能更好地以发展去迎接危机中的机遇。
根据《批复》意见,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项目总投资45亿元,规划建设项目共25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园投资16.92亿元,建设项目7项;畜产品加工园投资6.15亿元,建设项目7项,清洁能源带投资19.70亿元,建设项目5项;园区科技管理中心投资2.2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项。园区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即建材园区、畜牧园区;一带:即能源带;一心:即管理和技术创新中心”的总体产业布局。
为了夯实建材及水泥板块的发展,安多集团积极与中国中材国际集团公司商讨加快合作发展进程。2010年1月底,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平、中材甘肃水泥公司负责人尹自波等到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进行考察后,中材公司表示,今后双方要协同做大水泥事业,加快深入合作步伐。
该园区在稳固发展水泥建材产业的同时,依托中国华电新能源公司等中央大型企业,在开发水电资源、投产余热发电的基础上,合资合作开发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为主的低碳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目前,风力发电前期测风、太阳能光伏发电测光工作已经在大夏河沿岸全面展开,前景可观。为进一步开发甘南优势畜产品资源,夏河安多投资公司积极与四川、吉林等地肉食品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共识,谋求畜牧产业发展。
据了解,该园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41亿元,利润7.99亿元,税金3.49亿元,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年可实现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00万吨,对甘南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花红果硕绽芬芳
“奉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要着力打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企业外部也要主动承接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业务,树立起自觉与所在的社区、环境与生态友善相处的精神。
装满“安多”水泥的载重卡车不时从厂区驶出,几位当地藏族村民站在路边兴致勃勃地观看正在抓紧建设的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场景,这个项目明年春就能竣工投产,这几位村民家里或许就有亲友进入公司上班。安多公司的工资水平已步入甘肃省水泥行业的前列,在当地已超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能到该公司上班是一件可使一家人脱贫的大喜事。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效应,通过带动员工、供应商、经销商队伍与当地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夏河安多投资公司在当地每年就至少拉动社会经济收益2亿元以上。如:该公司每年生产水泥可为地方节约基建开支5000万元,支持了当地建筑业发展,也为稳定当地物价起到作用;每天有500辆以上货车服务公司,有5000万元左右的收益有效地支持了交通运输、公路事业发展;每年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和保险金费1000万元左右;公司每年支付电费5000万元以上;解决当地就业1000人左右,员工平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持、企业培训、以及甘南州内其他综合行业的拉动收益2000多万元,等等。
如今发展实力日胜一日的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热忱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一道,在“安多”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把握今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对于未来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安多企业,公司领航人王志荣表示:有利于做大做强、做久做优的事,积极主动去谋划;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全力以赴去创造。我们期待着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早日实现领跑甘南循环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