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兴旺﹐西方生活方式逐渐侵入穆斯林国家﹐例如饮酒和烹调中使用含有酒精成份的佐料。 许多伊斯兰国家重申禁酒法令﹐或向居民发出警告﹐酒类是伊斯兰法制所禁止的饮料和食物成份﹐要求穆斯林自觉遵守伊斯兰纪律或公布处罚条例﹐保持纯正的伊斯兰文化传统。
阿拉伯卫视台3月26日消息﹐苏丹总统奥马尔‧巴什尔星期四(3月25日)在向公众讲话中说﹐如果发现有人销售或饮用酒精饮料﹐地方政府有权根据伊斯兰法制给予鞭笞惩罚。
巴什尔总统正在首都郊区乌姆-都阿班镇访问﹐为争取参加下月总统连任向公众发表的演讲中说﹕“不论是谁﹐只要发现在首都喀布尔地区制造﹑饮用或销售酒类﹐将一律受到鞭打﹐我们不管什么联合国﹐什么人权组织的规定﹐这是我们的规定。” 乌姆-都阿班镇是苏丹卡迪里苏菲主义教团的著名根据地﹐有悠久的传统﹐是执行伊斯兰教法最严格的地方。 根据法律﹐对饮酒的穆斯林﹐实行40鞭笞的惩罚﹐以示警告。
巴什尔总统﹐如今正在因为达尔福尔地区的纠纷﹐以种族迫害的罪名受到西方控制的国际犯罪法庭起诉﹐已向他发布了逮捕令。 但是﹐他对国际法庭的通缉令满不在乎﹐照样在全国四处旅行﹐发表竞选游说演说﹐甚至出国访问和参加伊斯兰国际会议。
首都喀布尔禁酒﹐对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一视同仁﹐有许多进入首都的外地女性或南方非穆斯林都曾遭受过饮酒鞭惩罚﹐因此苏丹人权组织曾多次向政府提出抗议。 苏丹人口中65%是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南方诸省主要是基督教徒的居住区﹐实行自治。 南方某些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在国际势力纵容和支持下这些年来开始分裂主义运动﹐喀布尔政府派兵镇压﹐巴什尔总统因此尔获罪﹐受到通缉。
--------------------------------------------------------------------------------
多哈《国民日报》3月22日星期二消息﹕市政府正式发文﹐重申根据2003年阿联酋公布的的禁酒法令﹐禁止在多哈开业的餐馆使用含有酒精成份的佐料或食材配料。 文件说﹐许多人对禁酒条例有所误解﹐他们认为禁酒只限于饮酒﹐但不知包括对一切对酒精食品的禁止﹐例如某些餐馆厨房使用的佐料﹐如寿司店使用的调味酱油。 市政府食品管理局局长哈里德‧艾瓦德希说﹐鉴于多哈有大量外籍居民﹐政府必须考虑信仰自由的政策﹐对于非清真食品﹐必须有明显的标志﹐以防混乱﹐使穆斯林受骗。 因为标志不清引起许多误食事件﹐穆斯林向政府提出投诉事例不断增多。
艾瓦德希局长说﹕“在我们对宾馆餐厅进行食品检查时﹐清真与非清真食品混淆的情况多有发生。” 他说﹐含有酒精佐料的食品﹐确定无疑是“非清真”﹐可以与猪肉类同档销售﹐属于向非穆斯林顾客服务的专柜商品。
英文版的《国民日报》主编艾哈迈德‧阿里说﹕“由于非穆斯林的餐馆厨司曾向政府反应﹐他们只知道穆斯林不饮酒﹐但过去的法制对烹调配料没有明确说明﹐使他们工作不知所措。 本次的文件以明确的词语声明﹐伊斯兰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酒精成份进入食品﹐凡是含有酒精成份制作材料的食品﹐都属于禁止之列﹐必须加上‘非清真’标签﹐为穆斯林顾客负责。”
艾瓦德希局长说﹐过去的文件确实缺少明确的说明﹐造成误解﹐因此市政府颁发这份新文件﹐做详细解释。 他说﹕“这里是穆斯林国家﹐我们欢迎各方来客﹐但为了对顾客负责﹐必须向穆斯林或非穆斯林说明对他们服务的真实情况。” 市政府将在本周末举行多哈厨司工作辅导会议﹐由政府官员和专家向在岗厨司说明﹐并且澄清引起误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