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戏曲舞蹈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来源:穆斯林旅游网 时间:2010-04-2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了有关西域的乐舞,如《胡腾舞》、《胡旋女》、《剑舞》、《拓技舞》等,在中国颇有影响,很为唐朝人所喜爱。元代,是回族的主要形成期,元代有专门的回回乐舞机构,由回回人掌管,这说明回族艺术受到元代的重视。元末明清之际,回族艺术便开始受到歧视而衰落。而清代的禁律更严,广大回族人民为了寻求生存,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与汉族兄弟及其他民族兄弟混居,顽强地生长在祖国的土地上。在文化上代之而起的就是民间武术与花儿曲调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在歌舞艺术上,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不包括正在挖掘的艺术)有以下几种:


1.民间花儿:大都以歌颂爱情为主要内容。


2.“宴席曲”:多是男子对舞,是一种边歌边舞的形式。


3.“口弦舞”,也称“坐舞”:多为女性表演;也有男子表演的(指宁夏),一女弹口弦,周围一圈静听。


4.《念舞》,也就是“拜舞”:一般以男性为多,也有女性舞的,一般表现在“主麻”日集体“圣纪”中,动作朴实,舒展大方。在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中常可见到,有较为统一的队形。


5.《八大棍》:是用一种花儿曲调伴舞的、棍术多变、腿下均为屈伸步的歌舞形式。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