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标志:
吉祥白驼撒拉族,清真寺下“伊斯兰”
传说在700多年前,撒拉族祖先牵着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手抄本《古兰经》,从中亚的撒马尔罕出发,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青海省的循化街子乡。在天亮时发现黑夜走失的驮经骆驼卧在泉水中化为白石。撒拉族从此在此居住,繁衍生息。街子乡的骆驼泉和骆驼石由此而得名。
在传说中,那是在中亚的撒马尔罕有一个部落,是撒鲁尔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其中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两人在教徒中很有威望,因此而遭到国王的嫉恨和迫害,弟兄两人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寻觅幸福的乐园。他们与16个族人共同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古兰经》、故乡的土和水向东出发了。他们走了17个月,与后边追随而来的一些人汇合在一起,继续往前寻觅。
一天傍晚,他们终于来到了今天的循化街子一带,暮色中走失了骆驼,他们点着火把四处寻找。那点火的山现在叫“奥特贝那赫”,意思是火坡;坡下的山村叫“奥特贝那赫村”,意思是火村。黎明时分,他们找到了街子东边的沙子坡,唤作“唐古提”,是天亮了的意思。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坡下一泓泉水突突而流,无比清澈,而那白骆驼就卧在泉水中。尕勒莽用棍子去赶骆驼,不料棍子一下子变成了长青树,骆驼变成了石骆驼,驼嘴中喷吐着清泉。他们想这里可能就是乐园,于是用故乡的土、水来试验,果真如愿。于是他们就定居于此。后来,他们修建了宏丽的街子清真寺,从撒马尔罕带来的《古兰经》至今还供奉在寺中。而白骆驼依然卧在那儿,骆驼泉水一直汩汩地流着,浇灌着撒拉族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