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 维族传统民间古典歌舞音乐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音乐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十二木卡姆》 维族传统民间古典歌舞音乐

来源:新疆旅游官方网 时间:2010-05-1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木卡姆”是阿拉伯语,本意是“地点”“地位”“法律”,用于音乐中一般意义指“声音”“演唱的台子”等,作为音乐术语,是指调式系列基调及其调式、段式、节拍规范的曲式结构,引申为成套的民间古典音乐。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民间古典歌舞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它在传统民歌、古典歌曲和民间古老歌舞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不断创作,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美旋律,经过漫长的发展,成型于16世纪叶尔羌汗国(定都今莎车县境内)时期,流传至今。《十二木卡姆》即“12套木卡姆”之意,由12套木卡姆组成,即:拉克、且比亚提、木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共由245首乐曲组成。每一部木卡姆从音乐结构上是由琼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等3大部分组成,其下有曲(歌曲、乐曲)。此外,还有《十二木卡姆》综合艺术结晶的阿布且西麦(意为“泪泉”)木卡姆,有15首乐曲;加此则整个《十二木卡姆》总共有260首乐曲。全部唱一遍至少需要二十四小时。
  

  《十二木卡姆》的影响深远。《十二木卡姆》的渊源是古代中国西域音乐,其在形成发展中东渐,龟兹(库车)乐、疏勒(喀什)乐、于阗(和田)乐等调式理论和音乐特征被中原音乐所吸收,对中华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西域音乐,尤其是龟兹乐东渐过程中还对日本雅乐、于阗乐、越南乐产生过深远影响,促使这些国家古典音乐趋于成熟。唐代龟兹乐、疏勒乐、于阗乐等西域音乐大量被传播到波斯、阿拉伯以及印度等地,喀拉汗朝建立后,进一步促进了西域音乐的西传。西域音乐的音阶调式结构乃至乐器都曾影响推动了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发展。作为西域音乐的直接继承者,《十二木卡姆》随着音乐文化的交流日益成为东西方音乐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十二木卡姆》登上国际音乐舞台时引起了轰动。1986年,中国木卡姆演出组在英国BBC广播公司演出后,立即引起英国各界人士的震惊。1988年,中国木卡姆演出团以强大的阵容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亚洲艺术节;同年在香港又召开了首届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香港各报隆重报道这次演出和研讨会,中国维吾尔木卡姆引起举世关注。1990年,中国木卡姆演出团出访巴基斯坦,给那里的人民留下难忘的印象。《十二木卡姆》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珍爱的宝贵文化遗产,2005年11月25日,正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它的故乡赢得了赞誉。


    阿曼尼莎汗(1533—1567年),女,维吾尔族,叶尔羌汗国时期杰出的音乐家、诗人。她出生于提孜那甫河畔的夏河塔塔尔村(今莎车县卡尔苏乡夏甫吐鲁克村)一个民间艺人的家里,8岁丧母,靠父亲马赫木提打柴为生。她幼年时曾入学读书,后随父亲学习弹唱,14岁时已能作诗编歌。后被叶尔羌汗国阿不都热西提汗选中,入宫为妃。阿曼尼莎汗进宫后,始终不忘百姓的疾苦,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同时,她借助宫廷的优越条件,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一名诗人、音乐家。她的著作有《精美的诗篇》(又名《乃斐斯诗集》),有对妇女训诫性的美学论著《美丽的情操》,有关于诗歌、音乐、书法的理论书《心灵的协商》。但她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对木卡姆的研究与整理。当时宗教极端势力仇视音乐艺术,对整理木卡姆大加反对。阿曼尼莎汗顶住压力,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阿不都热西提汗的全力支持下,终于完成了浩繁的整理工作,她与柯迪尔汗一起对木卡姆进行全面组编,一是剔除木卡姆在流传过程中混杂不纯的成分;二是按照“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热甫”的套曲格式修订所有木卡姆的结构;三是剔除晦涩难懂、宗教色彩浓厚的旧唱词,代之以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新歌词。此外,她还在多浪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依西来特?安格孜”木卡姆乐章。1567年,阿曼尼莎汗死于难产,她的一生为丰富和繁荣维吾尔文学、音乐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