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外国馆内掀起“汉语潮” 多国的“汉语通”为游客作讲解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旅游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世博园外国馆内掀起“汉语潮” 多国的“汉语通”为游客作讲解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5-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侬(你)好,欢迎侬来美国馆”!很多美国学生说起了刚学会的“洋泾浜”上海话,和上海游客对话,还用中文幽默地与游客讲笑话,惹得中国游客笑声不断。


简单的几句汉语,让中国游客还没入场,就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这样的互动场景几乎每天出现在美国馆场内场外。

   
据介绍,世博园美国馆里有160名“学生大使”,他们是从美国50个州精选出来的“汉语通”。世博期间,他们为每位进馆游客提供讲解、播放3D电影等服务,其中的不少人还在学说上海话。

   
美国馆里3个屏幕,循环播放着3部短片,第一幕是美国人试着用汉语说“欢迎”,其中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以及美国民众和大学生。短片中不乏有讲错汉语或语音不准进行纠正的的画面,昭示着美国掀起的“汉语热” 。

   
“现在美国人学汉语的人正在升温,不少美国学校都开设了中文课程,而且是在那些没有什么中国人的地方。”一位美国馆工作人员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

   
在世博园各国场馆,象美国馆这样精通汉语的工作人员比比皆是,让人感受到世博园里涌动着“汉语潮”。

   
当记者前去采访巴西馆的时候,有多位汉语流利的巴西人给记者讲解,2010年上海世博会巴西馆的基本主题是“动感都市 活力巴西”。巴西馆将重点突出巴西城市在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福利的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迁。“近期,巴西馆总监可以接受媒体采访,向大家推介巴西馆的特色”。

   
在加拿大馆,金发碧眼的女新闻官用娴熟的汉语与记者交流,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我相信我们加拿大馆是最好的,不仅太阳马戏团是我们展馆的主角,而且我们另外还有一群年轻、热情、博学、懂汉语的接待人员,担任展馆真正的主角”。

   
俄罗斯馆一位高大英俊的年青小伙把记者引到塔楼前,指着这座形似“太阳花”的展馆用中文娓娓道来:“塔楼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设计灵感源于俄罗斯作家诺索夫所描绘的理想城市,城中,储藏太阳能的鲜花、水果造型的房子……”

   
在德国馆“德中同行”展示厅,当记者问及德国馆对中德两国大学生有何吸引力时,身穿橘红色服装、说着一口标准中文的德国讲解员的回答让记者颇为感叹:“我可以告诉你几个数据,德国馆是第一批接手展馆地块的国家,第一批奠基的自建馆,第一批实现封顶的规模最大的自建馆,占地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欧元,大约有3500名大学生竞争大约200个讲解员岗位,在半年时间里接待800万人次左右的参观者。”

   
记者欣喜地获悉,世博园各国场馆的工作人员,很多是从世界各国众多学汉语的姣姣者精选出来的,他们既是本国世博场馆的“使者”,又是上海世博会汉语热的传播者。(记者 韩胜宝)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