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的风不仅刮得远而且刮的时间长--"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飞沙走石的玉门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然而,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这个靠石油而生的城市不得不另谋生计。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昔日为害的"风"成为今日为宝的"能",并逐渐替代石油,成为玉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石油资源枯竭:玉门走向何方?
2009年的3月6日让玉门人心情复杂,这一天国家公布了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玉门被列在其中。
宣告资源枯竭,意味着从此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也说明依靠石油的优渥生活一去不复返。玉门的经济重心必须调整,转型之痛在所难免。昔日的辉煌映衬着此时的落寞,这一年距1939年我国第一口油井--玉门老君庙1号井出油正好70载。
昔日繁华的玉门是一座石油生产重镇。经济总量的65%、财政收入的60%、工业产值的75%都来自石油。
2003年,2.5万名油田职工和近6万名家属不得不离开玉门市,迁回70公里外1957年玉门建市前那个老玉门镇。因为石油资源日渐枯竭,搬迁时已有市属30多家依赖油田生存的企业破产。切肤之痛侵袭着政府、企业,乃至每个市民。
铁人王进喜的塑像是这座油城的标志,"铁人"目睹了这里的兴衰过往。回迁之时,"铁人"脚下一片萧索,广场上人烟稀少,居民楼搬迁一空,商铺大门紧闭。夜晚漆黑得仿佛这里曾经流淌不息的石油。
伴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玉门的工业重心也逐渐外移,数十年来,超过4000台(套)石油工业设备和近12万石油战线的人才从这里走向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50多个油田。其中仅千人以上的大调出就有近20次。铁人王进喜就是支持大庆油田建设时从这里出发的。
"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院和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中共玉门市委书记詹顺舟认为,关于石油,玉门已完成了"三大四出"的历史使命。
"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或消亡"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过程。没有石油的玉门该走向何方?
好在这里的空气几乎从未凝滞过,风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今玉门人对风电发展的热望绝不亚于发现一个大油田。
油去风来:风电应运而生
新老玉门,勾画出了一个城市的两种命运。沿着古丝路西出嘉峪关,在玉门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记者看到了一片片由风机组成的白色森林,风车随风转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家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玉门的风电行业发展真正迎来了"东风"。
位于玉门的昌马风电场是甘肃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场,1997年甘肃洁源公司从丹麦引进的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的风机,如今在这个风场里已显得格外娇小;2001年从西班牙引进的12台单机容量600千瓦的国内首批大容量变桨变速风机,也早成了风场里的元老;2003年末22台新疆金风公司生产的600千瓦定桨定速风机运行后,国产风机越来越多了……
现在,昌马风电场里已有超过100台风机在运行,主力机型都是750千瓦以上甚至是兆瓦级的。去年的8月8日,玉门所在的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的开工仪式就选在了这里举行,而在不远的地方,一个个建设中的风场正在一步步地让"风电三峡"的梦想变为现实。
南倚祁连山,北望马鬃山,浩瀚的戈壁在两山间形成峡谷,地处其间的玉门于是成了有名的"世界风口"。根据当地气象部门30年资料评估分析,这里被划定为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境内平均风速超过3.5米/秒,70米高空平均风速7.9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506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8085小时,年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
7家风电公司,18支施工队伍,2000多名施工人员在刚刚过去的严冬里日夜奋战,终于在2009年末,使玉门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就在成为"资源枯竭城市"这一年,玉门又成为"中国新能源百强县"第二名。截至2010年4月,整个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装机容量241万千瓦,并网发电容量96万千瓦。
统计数据显示,自风电行业落户玉门以来,各风电场累计发电11.73亿千瓦时,这意味着节约了65万吨煤和640万吨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5780吨、二氧化氮6350吨、二氧化碳165万吨,也实现了销售收入6.1亿元,拉动配套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53亿元。
问题犹存:转型刚刚起步
玉门所在的河西走廊虽有"风库"之称,但和风一样,大量的电也是难以储存的。这就意味着风电发展其实是一个"发得了、送得出、用得上"的系列问题,涉及电源、电网和用电方。
根据规划,2010年底甘肃将建成投运风电装机516万千瓦,2020年前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271万千瓦,而目前整个甘肃省一年的电能消耗只有800万千瓦左右。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风电需要寻找更大的市场。
而风电固有的随机波动性、间歇性会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产生影响,风电大基地并入大电网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影响取决于规模,就像一杯开水倒进一盆冷水,整盆水的温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倒入一壶开水,水温将急剧升高。"甘肃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周吉安解释说,由于地区间电能资源季节性、时段性互补优势明显,因此可以扩大总网容量,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统筹考虑。
目前,甘肃电网750千伏超高压线路建设进度已经过半,有望在年底前完工,这项工程不仅能输送这个省2010年前建成风电容量,还能实现西北四省份电网与新疆电网的连通,电力资源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平衡。目前,特高压正负800千伏点对点直流输送线路正在规划中,风电入网的技术标准也基本成型。
由于风电不稳定,入网的前提除了输电线建设外还需要有对电能"调峰填谷"的能力,用其他发电方式对之进行弥补。一般是就近建设一定容量的火电机组,实施"风火打捆外送"。然而,同属清洁能源的太阳能也可以发电。这里冬季风大,太阳辐射强度小;夏季风小,太阳辐射强度大,"风吹日晒"风电光电正好可以互补。
目前,汇能公司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中节能公司50兆瓦风光互补项目都在争取中,前期测光工作正在进行。在距玉门不远的敦煌,我国首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6月将正式运营。(完)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