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世博会的各国政要、贵宾从浦东机场下飞机起,一直到入住宾馆,其安保职责都是十支队负责的。从水上巡逻,到世博园周边的拉网排查,一直到世博园入口的安检,还有世博场馆内部重要文物的保护,该支队都参与其中。“在这次世博执勤任务中,十支队参与官兵最多、担负任务最广、安全系数要求最高、执勤压力最大。”支队长陶敏告诉记者。
无人驾驶巡查艇
支队船艇大队担负着黄浦江水面武装巡逻任务,如何用高技术执勤手段确保世博园区核心水域安全,一直是萦绕在陶敏头里的一个难题。为此,从2008年9月,陶敏十余次深入担负黄浦江武装巡逻任务的船艇大队进行调研,对世博水域进行实地勘查,记录上千份风向、季节、潮汐、航道等对水域安全影响的数据,观察周边地形,了解重要目标情况后,他科学提出世博核心水域安全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建立流动布防的全覆盖监视、建立具有自动巡查功能的“流动岗哨”、建立无人驾驶巡查装置的监控中心。基于这种思路,他和支队党委一班人反复讨论,决定研发一种高性能微型无人驾驶巡查艇。
历时15个月研发,2009年12月“高性能水上无人巡查艇”一次性通过验收,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先进。今年年初该无人巡查艇正式装配到船艇大队,并投入使用。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监控员邵应涛突然接到无人巡逻艇发出的报警信号,在监控显示屏上,一艘小船未经允许突然改变航道向海事码头靠拢。应急小分队立即乘冲锋舟赶往现场。经检查,船上无危险品,船员没有恶意,只是其中3人想取捷径靠岸后走小道搭乘附近的公交车。船员们没想到,他们这一小小的举动,也没能逃过无人巡查艇的“眼睛”。
据陶敏说,该无人巡查艇利用远程遥控,实现24小时全天候水上侦察巡逻,并能准确判断识别黄浦江面行驶或停止状态船只的身份,一旦发现可疑船只,立即发出警告,并将可视图像通过专用网络传至指挥中心,以便指挥员采取果断措施。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和投入使用,为世博会核心水域安全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世博安保“中军帐”
面对世博安保中纷繁复杂的情况,身上担子最重的莫过于支队长陶敏和政委谢军。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执勤区域,如何排兵布阵、精确处置?面对任务的超强度、大压力等实际困难,如何高效运转、保持斗志?为此,无数个夜晚,他们俩对着园区图纸和浦东地图讨论至深夜。
政委谢军是支队世博安保基本指挥所的总指挥,坐镇后方,自4月20日进入等级战备以来,谢军“铆”在指挥一线就没有离开过,特别是5月1日开园后,他在作战指挥中心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指挥。
“报告!指挥人员到位……”“报告!兵力部署到位……”“报告!武装巡逻人员到位……”迈入指挥所,作战气息扑面而来,电话、电台、音频端口,各路信息接踵而至,谢军通过电子大屏幕的远程可视系统,看到各分队的执勤情况、现场动态。任务分队的各类信息反馈汇聚于此后,谢军时而倾听参谋人员的报告,时而交换意见,不停地使用电话或电台下达指令。
谢军说:“我们这个‘中军帐’通过执勤信息网,贯穿各级、覆盖全员、管控全程、保证全时链接,形成了快捷高效的指挥控制体系。作为支队世博安保的‘心脏’,指挥人员一刻不能离开!”
安全警卫无缝隙
浦东国际机场专机守卫和要人驻地警卫任务,是支队官兵担负的又一重要任务。作为国际航班的主要起降机场,仅参加开幕式的重要外宾专机就有20多个,为了高标准完成这次任务,很多官兵5天只睡了19个小时。
为了迎接贵宾的到来,官兵提前一小时到岗,穿上锃亮的皮鞋,戴上雪白的手套,认真整理肩章和腰带。支队政治处主任吴波在动员时说,外交无小事,我们除了完成职责,还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一点一滴都不能马虎。
副政委王兵说:“对近距离保护重要外宾安全任务的‘警卫兵’,必须进行严格选拔和考核,起码要通过10道过关考核。””政审和心理测查是执勤官兵必须经过的关口,高超的执勤技能是警卫官兵最起码的要求。为了取得“警卫兵”的合格证,他们顶逆寒风、冬练数九,挥汗如雨、夏练三伏,为了不被淘汰,很多官兵轻伤不下训练场,所以入选的官兵,个个是擒敌高手、执勤能手。对进入重要驻地人员进行验证,标准高、要求严,为了不放过一名可疑人员和一件违禁物品,执勤官兵练就望、闻、问、切的执勤硬功。军姿训练是提高军人形象的最佳途径,除正常的执勤外,军姿训练便成了他们的“家常饭”。如今,每名执勤官兵都能站如一棵松,坚持4个小时以上。一些形象哨位要求更高,哨兵都要求身高在1.75米以上,五官端正、形象良好。同时,他们还要对外语和礼仪进行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