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从欧洲、美洲到国内的侨商团体,无不深谙商场之道,他们在参观精彩纷呈的世博会的前前后后,已嗅到了上海世博会中的商机,并开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近日,《上海侨报》记者兵分几路,采访了不少侨领,聆听他们的“世博商机攻略”。
西班牙“中餐王”吴镇忠:世博机遇好,尚需谨慎
像传统的华人在海外发家那样,吴镇忠是靠着“菜刀”发家的。19年前,吴镇忠满怀信心来到了美丽的南欧大陆西班牙,面对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专业的不符等困难,使得好梦变得可遇而不可求,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中餐天地。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盛大举行,这位身经百战的生意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西班牙皇室青睐的中餐馆
回想起刚到西班牙的那段日子,吴镇忠充满感慨。市场定位的失误、食品过期风波、突如袭来的车祸等遭遇在他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连续的失败丧失掘金西方的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卧薪尝胆,耗资近20万美元的新雅饭店诞生了。由于味道正宗、菜肴独特、价格合理,饭店生意火爆,吸引了大量旅西侨胞和当地人的光顾。
新雅饭店成形之后,吴镇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和学习,培养了一批饭店骨干队伍。正是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了众多人士的认可,甚至是西班牙皇室的青睐。
2005年3月的一个晚上,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在皇家保安人员的簇拥下,慕名来到了新雅饭店品尝纯正的中国餐。
随着新雅饭店规模的不断扩大,吴镇忠开始寻求新的中餐口味。“西班牙是一个旅游胜地,前来从事百货经营、商品批发的温州人很多,主打温州菜是我餐馆的特色,但中国菜系繁多,谁都有吃腻的时候,适当地引进其他菜系也能开拓一部分新顾客。”吴镇忠对新雅饭店的未来早已作好了打算。
无论是在餐饮还是在文化上都存在巨大中西差异,如何在网络迅速、交通便利的基础上通过饮食经营推广及促进文化融合,是吴镇忠一直思考的问题。
“中餐馆在国外生存必须靠特色,打造有别于中国传统饮食的西方特色,将会成为一个亮点。当地华人以回味家乡菜为主,而当地人则为了吃个新鲜,将更多的饮食文化加入,带动别的菜系发展,这对于中餐业是一个机遇。”通过多年的体验,吴镇忠已经将中餐经营运用到文化发展的层面。
在杭州开酒店“试水”中国市场
借着世博契机,身处海外的吴镇忠看到了国内的发展。虽然在西班牙从事的是中餐生意,但他与国内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回国考察相关产业。目前,逐渐成熟的浙江杭州维多利亚丽嘉酒店已成为他进入国内市场的一个风向标,作为负责人的他已经看到国内产业发展机遇,随着世博会的举行,更坚定了他拓展国内市场的信心。
“身处海外才能真正体会到祖国强大带来的尊重,参观完中国馆让每一个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国际地位在提高,世博后,国内经济将有一个新的局面。找准目标,再次深入国内市场,会是众多海外华商的新征程。”吴镇忠对“后世博时代”充满期待,与他接触的众多西班牙华商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吴镇忠对进驻国内市场还比较谨慎,他表示,“机遇虽好,但需慎重,前期要做好可行性调查,不要盲目,更不能将海外发展模式直接运用到国内操作中。”虽然他有比较成熟的海外餐饮经营的经验,但对国内投资方向还在调查中,从事类似产业或者其他方向还都是个未知数。
西班牙贸易商徐明:有钱没去向 渴望国内投资信息
20多年前,徐明凭借着出国打工的机会来到了西班牙,餐馆、理发店,所有底层行业他都经历过。20年后,他经营的金鹰贸易公司已成熟,并取得良好的效益。他与众多华商一样有着进入国内市场的愿望,相信世博机遇一定会抓住。
“国内侨商投资咨询很重要”
徐明经营的金鹰贸易公司主要以小商品批发为主,货物从温州等地运到西班牙,再批发给当地客户,通过这样的贸易流程,他的公司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不安于现状的他开始关注国内。
“手里有钱,没处投”是徐明回国投资的一大难题。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吸引海外华商回国创业,政府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可由于大部分华商身在海外,虽然经常奔波,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具体的投资政策,只通过网络或口头进行关注,这对于有投资意向的华商来说会造成一定的误导。
“国内会举办各类华商投资论坛或类似推广活动,但实际到场参与的只是一部分华商,如何将政府政策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人当中,还需要媒体或者政府的关注。”徐明说。
徐明经常与当地的华商一起研究国内市场机遇,大家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可往往没有具体条文给他们提供可行性的指导,他希望相关国内投资区域能组织更多的投资考察机会。
“观博”引导子女创业
在西班牙奋斗的20多年充满酸甜苦辣,徐明的事业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年过半百的他虽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干劲,但随着子女的成家立业,正确引导子女发展也已成为拓展事业的另一重要部分。
“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轮到子女发展的时代了,我应该结合自己多年的经商经验给他们提供相关指导,包括将来的国内投资。”徐明说。
“这么庞大的世博园让人惊叹,华商的目光开始发亮了。”他形容说,“这次我先来探路,下次就是家人回来看世博,特别是子女,这是一次认识国内发展的最好机会,时代永远属于有志向的年轻人,参观世博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徐明已将参观世博作为引导子女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徽省侨商会会长方徽琴:依然看好上海的商机
方徽琴是“世博侨商论坛”中极少数的女性杰出代表,在会场上是仅有的女性发言人。对于世博商机,这个智慧的女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后世博’商机是侨商最看中的”
方徽琴认为,身为华侨,回家看世博会是一大目的,另外,侨商团更注重在祖国寻找“后世博”的商机。
“我们在国外淘到的金必定会回家投资。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侨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我们回家发展。对华侨们来说,国外的文化毕竟与我们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外没有家的归属感。”方徽琴感叹道。
在参观完世博会后,方徽琴坦言,现在来说,上海这座城市是各个侨商的首选之地。“因为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是无可厚非的。”
“侨商‘富二代’问题应引起重视”
方徽琴是个思路敏捷、清晰的女强人,但在家里,她也是个母亲。问及“富二代”问题,作为母亲的方徽琴坦率地告诉记者:“‘富二代’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很严重。”
方徽琴建议说:“如果侨商企业要让自己的子女接手,必须让他们从企业的底层做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辛勤的付出中找到自己将来的立足点,这也是最好地了解自己企业运作发展的学习过程。”
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董李:目标转向二三线城市
在赞扬祖国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董李表示将会陪同美国商会的100名成员分3批来上海参观世博会。可他的投资目的地并不是在上海,“上海的投资已经饱和,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已超出各大侨商的预计,在投资条件来说,政策的优惠力度也不及二三线城市具有吸引力。”董李认为二三线城市会是侨商们考察的重点。
对“后世博”商机的发掘,是他这次回中国的一大目的。“富裕的华侨都回中国发展了。”这是董李对现在华人在国外生活的概括,“因为祖国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依赖祖国的文化背景,侨商在中国发展得更强大是必然的结果。结合这次举世轰动的世博会,是有很多的商机值得我们探寻的。”
美国上海联谊会会长承立平:我为华人来探路
见到承立平会长,是在华亭酒店的大堂里,她和美国上海联谊会的几位友人一起,坐在大堂的沙发上谈笑风生。无论是说话还是落座,都以她为先,她的眼神里有一种坚定、一种信念、一种坚韧。
会长角色凝聚华人力量
承立平去美国,是因为她的儿子。当年全国曾经火爆一时的“神童班”,就活跃着她儿子的身影。尽管后来社会对“神童班”的评价是揠苗助长,但她的儿子却没有埋没在其中,依然朝着“神童”的方向走下去。在美国念完博士后,儿子把母亲一起接了过去。
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她一定是个出色的母亲。而一个出色的母亲,一定是不甘寂寞的。来到美国后,儿子的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与母亲的交流,但这并没有影响承立平的心情和母子的感情。她理解孩子的工作,于是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在与当地华人的接触和熟悉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美国上海联谊会。
做了会长后,承立平的工作更是精彩。她在美国迎接过温家宝总理的来访,也在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无论是雪灾还是地震,她都组织过华人的慈善活动。
每月都有美国华人回沪“观博”
说到世博会,承立平显得格外兴奋。她告诉记者,早在世博申请之时,他们就受到邀请支持申博了,而这次回来看世博,也是受到了侨办的邀请。
“世界选择了中国、选择了上海,作为侨领的我也更应该鼓励美国的侨胞们回家看看世博,看看家乡的飞速发展。”
谈到本次“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的活动,她说道:“现在我们这些人只是第一批来看的,纽约会回来许多华人,之后每个月都陆续会有人回上海来。”
“不少年轻华侨华人都专注于事业、专注于赚钱,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有子女的赡养,也有自己的积蓄,更有时间,为世博我们愿意出钱出力,这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对于祖国的感情,承立平认为年纪越大,感情越深。每年的国庆,她都亲自来北京观礼。
要把美国大学引入中国
承立平同时还是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长期致力于发展中美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充当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团结在美侨社力量维护华人华侨的正当权益,在美国侨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经常带着她团队中的骨干分子参观考察江浙地区。
“许多美国侨商都很有兴趣回国投资,但他们觉得经济发达的地区太多,不知道究竟如何选择。我来参观考察,就是帮他们探路,根据他们各自的要求给他们建议,他们会按照我的建议自己来考察,之后进行项目计划。”
“我在这里考察能认识许多人,政府的、商界的都有,有华侨华人想投资时,可以介绍给他们,作为一个桥梁和纽带把中国和美国联系起来,给美国华商一个开辟投资道路的‘通行证’。”
据承立平介绍,华商想要“回家”投资的项目很多,有房产,有商业,有教育。
“接下来我有个活动就是把美国的大学引入中国,让各大学的负责人来这里向上海人民介绍各个大学的情况,作一个交流。”(赵艳燕 刘浩 吴卿琼 陈影)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