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沟成今日活水公园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热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昔日臭水沟成今日活水公园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10-06-0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昨天是世博会成都日,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成都案例举行了多种活动,吸引游客参观。成都活水公园是成都案例的母体,一座已经运行12年的“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作为府南河治理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让曾经被称为“腐烂河”、“世界最大臭水沟”的府南河又重显清澈本色,成都也因这一成就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并入选本届世博会城市最佳案例。

府南河曾是成都之痛

府南河孕育了成都文明,也曾成为成都人心头的痛。上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不加处理地排入这条成都的母亲河,一时间鱼虾绝迹、河水终年酸臭不堪。

1987年,新华社对府南河的污染情况进行内参报道,称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从此府南河被戏称为“腐烂河”。当时,府南河畔龙江路小学的孩子们给市长写信,呼吁救救府南河,这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市政府高度重视,于是治理府南河成为了当年成都市政府的“一号工程”。

成都案例的工作人员说,府南河的污水治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关闭污染源、疏通河道、河边植绿、加强宣传等等。

在耗资27亿元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尾声之际,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贝西·达蒙向成都市政府建议,在府南河边修建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为这项大型工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成都活水公园由此诞生。

活水公园“以绿治水”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成都案例,是成都活水公园的微缩版本。和其母体一样,在世博园内的成都活水公园通过植物甚至细菌完成水净化的过程。成都案例负责人杜庆波表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部分废水经管道流入收集池,由水泵抽入厌氧沉淀池处理;处理过的水经由物理水流雕塑吸纳,在自然落差中冲气暴氧,进入人工湿地。而在人工湿地底部铺有大量鹅卵石,石上附着生物菌,生物菌等植被吸收污水中有机物,渐渐让水质净透。杜庆波表示,成都案例馆“活水公园”的污水日处理量约在15吨左右。

而在成都,活水公园案例的母体正在每天正通过相同的原理改善府南河的水质,并成为了一个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世博会结束后,成都案例将被保留成为永久景观。杜庆波认为,保留下来的不仅是案例本身,而是一个展示成都水治理经验的平台,人们可以分享这一经验,共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应对方案。

杜庆波表示,采取建造公园治理污水,是根据成都本地的特色而定,采取以绿治污,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净能力,从而避免了使用化学药剂治污的种种弊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李一能)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