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花儿“竞放文化遗产日:要把“花儿”唱到国外去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俗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甘肃”花儿“竞放文化遗产日:要把“花儿”唱到国外去

来源: 时间:2010-06-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扎花枕头里面来,心上有你二三年,眼皮薄着不敢看,就像黄莺把食旋。"满淑巧嘹亮的歌声在蓝天白云下回荡,台下不时响起观众的掌声。

 

      12日,来自甘肃临夏、定西、甘南、兰州等地的代表了不同流派的"花儿"爱好者,在甘肃省博物馆门前同台竞技,迎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

 

      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五星村的满淑巧就是其中选手之一,今年42岁的她,过去家里条件艰苦,没有念过一天书,可唱起"花儿"却几天几夜都唱不完。

 

      "只要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能唱出什么,我们干活在唱,走路在唱,我的父亲、姊妹、孩子们都能唱。"满淑巧说。

 

      "花儿本是心里话,不唱由不得自家。"作为中国民族艺苑里的一朵奇葩,"花儿"是生活在黄河上游勤劳、善良的回、汉、东乡等民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形式。起源于临夏,流行于西北,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有了河湟花儿、洮岷花儿、河州花儿等不同流派。

 

      2009年,"花儿"流传最广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将西北"花儿"作为一个整体,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取得成功。

 

    我个人认为花儿是最美的音乐,我要把花儿唱到国外去!"孔尕扎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四沟村的一位农民,今年39岁的他,从小喜欢"花儿",为了把"花儿"发扬光大,1997年,他自己还成立了一个"花儿"艺术团。

 

      "我们艺术团成立10多年来,经常在当地开展一些演出,只要附近有节会,我们一定会参加。"孔尕扎说。

 

      近年来,受电视、网络等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花儿"这一流行于西北民间的演唱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冲击。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唱的花儿将来能不能传承下去。"定西市通渭县门楼寺村的王莲莲被列为莲花山"花儿"传承人。她说:"现在能唱花儿的多是中老年人,能唱花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为了把"花儿"这一优美的民间演唱艺术形式传承下去,王莲莲打算在当地办一个"花儿"歌手培养基地,可作为一个农民,她没有多少钱,希望政府能给予帮助。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