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众多观众为芬兰流行摇滚乐手欢呼
下午三点钟,谢环走进上海世博会阿根廷馆里,偶遇一场探戈秀。黑暗的舞厅内早已人满为患,她站在墙角,专注地盯着舞台上那对年轻男女,突然就流泪了。
散场之后,当人群往厅外涌出的时候,她却久久不愿离去,嘴里还叨念着:“太美了,真的是好美啊!”
今年34岁的谢环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未出过国门的她以前仅在电视上看到过探戈舞的片段。“与中国民族舞蹈的优雅曼妙不同,阿根廷探戈是如此抑扬顿挫,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心事。”她说。
在谢环面前表演的那对阿根廷舞者名叫克里斯蒂安和曼努埃拉。曼努埃拉说:“探戈是阿根廷的国粹,相比其他舞蹈,探戈的节奏感更加强烈。一场探戈舞毕,可以让观众感受到阿根廷人勇敢、刚硬和敢爱敢恨的性格。”
配对两年时间的克里斯蒂安和曼努埃拉通过一个星期的层层选拔,才最终得以代表阿根廷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他们每天要在阿根廷馆里跳三场,场间休息仅两小时。
“我不会中文,不然我一定会去问问观众的感受,”克里斯蒂安说,“不过舞蹈交流无须言语,我看到很多中国人跟随着我们的节拍点头和跺脚,我觉得他们都看懂了。”
借上海世博会之机,各国民族舞蹈纷纷远渡重洋来到上海。恰恰是这种超越了话语的肢体语言,在世博会上完成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情感沟通。
罗西奥是西班牙馆里的一名弗拉门戈舞女郎。她说,在她每天跳起弗拉门戈舞引领观众跨越千年文明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到台下一张张热切的中国人的脸。
“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有的笑得像朵花,有的头左摇右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们体会到弗拉门戈舞中乃至西班牙文化中的激情元素。”她说。
除了阿根廷、西班牙,韩国、瑞典、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馆也纷纷选择用舞蹈讲述本国文化。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世博中心已多次上演以弗拉门戈舞、韩国鼓乐舞蹈等为主题的专场演出。
据上海世博会协调局活动部介绍,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个节目、约2万场次演出上演,其中约有一半是舞蹈。
当中国观众沉醉于异国舞步的同时,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在上海世博会上“揭开了东方文化神秘的面纱”。
爱读《易经》的罗西奥原本就希望结识更多的中国舞蹈家。在来上海之前,她看过一段中国舞蹈家演绎的《天鹅湖》,“当时我就喊起来了,太棒了!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她说。
在上海世博会上,罗西奥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她拿出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尼格尔·艾克拜尔——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的字样。
罗西奥在一次幕间休息时,遇见了正在西班牙馆参观的维吾尔族舞蹈家尼格尔·艾克拜尔。两位姑娘一见如故,当场就互相比划着,切磋起舞艺。
“我们完全是语言不通。各自跳了一段后,我对维吾尔族舞蹈的优雅手势很感兴趣,于是现场学了一段。她很耐心地端着我的胳膊,指导我摆正姿势。”罗西奥说。
在罗西奥看来,所有的艺术形式当中,舞蹈是唯一一种无须说话,仅通过肢体语言就可以表达情感的方式。
“舞蹈是最能直抵人心、看清一个人真情实感的媒介。”克里斯蒂安和马努埃拉说。(侯熙文 姬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