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在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展示“水广场”的创意,这一理念在年底有望得到实施
在地理位置以及作为重要经济城市的功能上而言,上海与荷兰的鹿特丹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与此同时,这两个城市也都一样面临着气候变化、水平面上升的潜在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于雨水的管理方案也亟待创新。
这就是鹿特丹参展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座落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鹿特丹馆,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模拟鹿特丹气候条件的情况下,人工云不断地制造出不同的天气状况。通过影片、游戏和互动展示屏,展现鹿特丹在气候适应领域采取的方法。
这些创新的方案,包括在大雨倾盆时可用于排水的水广场;地处海平面之下的防洪大堤;以及可以作为储存雨水以及景观之用的绿色屋顶等等。
参与这些方案设计中的鹿特丹气候防护项目经理亚诺-莫勒纳尔表示,这些方案其实都还处于一个初期的阶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他与他的团队需要不断地与市建筑师和规划者进行沟通,同时取得鹿特丹市民们的支持。“气候变暖、水平面已经在发生。所以我们只能面对它,我们的建筑只能建立在自然之上。”
腾讯世博:“漂浮城市”这个概念现在具体实施得如何?
亚诺-莫勒纳尔:到目前为止,这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现在鹿特丹展馆看到的移动的、漂移的馆,还没有真的成形。在鹿特丹,我们做的第一个试点项目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区域,希望十年内能见到差不多1300个这样的项目。
当然,这必须取得市政府的支持,因为这需要资金。此外,城市建筑师和规划者和我们的概念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前者希望有一个开放的水域,我们希望人口可以住在水之上,所以两方会有一些有趣的争议和讨论。
腾讯世博:对于鹿特丹这样一个非常靠近水的城市而言,“漂浮城市”这个概念若要实施,有怎样的可行性?
亚诺-莫勒纳尔:我想,实际上“漂浮城市”这个概念,在荷兰并不是特别的新,因为在运河当中就有很多船坞,但我们现在是要在港口做,所以还是比较新鲜的。而且有很多地方和陆地相连接,所以还会涉及排污水的问题,这些“漂浮城市”需要自己解决排污水的问题,不能就直接排到陆地上去。
腾讯世博:您认为现在城市就开始为水平面上升这个问题做准备,是否为时过早?
亚诺-莫勒纳尔: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不用太重视水平面上升这个问题,因为当这个问题来临的时候,可能要到50年之后这样很长远的时间。但我们觉得,现在就应该在空间规划方面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预先进行规划。
实际上,无论鹿特丹还是上海,包括其他的三角洲城市,比如雅加达或是胡志明市,都面临水平面上升、气候变暖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多交流信息和知识,以应对来临的挑战。有些人开玩笑地问我,什么时候离开鹿特丹,我回答,我永远都不会离开鹿特丹,因为我相信300年之后,鹿特丹还会存在,因为我们采取了预先防护的措施。
腾讯世博:您认为气候变暖、水平面上升将给城市自身的创新带来怎样的机遇呢?
亚诺-莫勒纳尔:不用把气候变暖、水平面上升当作一个威胁,因为它已经在发生。所以只能面对它,我们的建筑只能建立在自然之上。在鹿特丹,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样做。我们把坝建得越来越高,土地也越来越低,安全地生活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更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方法的话,我们一定能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腾讯世博:对于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展出的“水广场”的创意,是否已经开始实施?
亚诺-莫勒纳尔:这个问题有一点微妙,因为我们原定在去年就要造好,但是和鹿特丹的居民商量之后,他们决定还是不要,说不是现在,或许以后吧。现在我们准备一个新的方法,希望在年底可以真正看到水广场的建成。而且,从这个项目当中,我们学到了一点,就是能让公众更早地参与进来,包括设计,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理念,让他们接受就好了。
腾讯世博:这仅仅是一个下沉式的广场,可以作为储水之用吗?除此之外,它有没有其他特别的功能?
亚诺-莫勒纳尔:实际上,用于储水的时间一年差不过也就是5到7天的时间,其余时间,当它不用于储水的时候,就和普通游乐广场或是篮球场一样,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休憩与享受。甚至如果真的在下雨的时候,孩子们要玩也是可以的,因为水是干净的。
腾讯世博:这个水广场需要用到哪些先进的技术?
亚诺-莫勒纳尔: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我们要用非常好的排水系统。第二是如何清洁水广场里面的水,比如去除来带街道上的灰尘等。第三就是安全的问题,虽然鹿特丹已经有很多的水了,但是老百姓对于水广场还是会觉得不太安全,比如害怕小孩子在玩的时候会被淹掉等等。所以,我们就是从这三个角度来看的。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