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牧民艺术作品参加首届农民艺术节展览侧记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俗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青海省农牧民艺术作品参加首届农民艺术节展览侧记

来源: 时间:2010-06-1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带着草原的清香,载着热贡的厚度,挟着河湟的风韵……尽管展厅面积有限,但我省参展首届农民艺术节的作品却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最能代表青海农牧民文化艺术水平的精粹。

 

  黄河奇石唱新歌

 

       借石为镜,赏石励志。黄河石是黄河的灵魂,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边的撒拉族是一个刚毅的民族,在用臂膀来丈量黄河的同时,也掂量了黄河石的分量,懂得了品石、赏石、玩石。

 

      此次展会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民马德功带来的用黄河石粘贴的梅、兰、竹、菊石画成为参展商关注的焦点,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多种题材黄河石画销售一空。一位上海游客买到一副花卉石画,十分欣喜。他说用黄河石作画纯天然,很新奇,令人眼前一亮。黄河岸畔的农民用艺术的眼光和构思使本不值分文的碎石制成天然石画后,令撒拉族黄河石艺文化独一无二。

 

      痴迷黄河赏石收藏的马德功看到大大小小的黄河石各有情趣,靠卖石头发家的他又有了新想法。2007年夏,他研究出用黄河碎石制作天然石画,黄河石与彩绘相结合,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小黄河石,按照不同的花纹,拼接成山水、树木、花草、云雾、人物等形象逼真的图画。由于使用的是天然黄河石,使得每幅画的图案都独一无二,并融版画、雕刻、盆景等艺术于一炉,让人爱不释手。目前,黄河石画已经生产出雕画、天然石艺画等系列的40多个种类的产品,注册“撒拉黄河石艺”商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乐都农民画真精彩

 

       集民间书、画、雕塑家于一身,乐都碾伯镇徐家沟农民李积在本次农民艺术节上成为“明星”。他花了四个多月时间完成的《二十四孝图》,成为各界人士追捧的“骄”点,纷纷拍照或洽谈。

 

      虽赶不上湟中农民画的名气,但以李积成为代表的乐都农民画也自有特点。乐都农民画取材于生活来源大自然,吸取了国画、油画、水粉画的精华而自成一体。此次展会上展示的《二十四孝图》是以纸为底面,全部用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以人物为主,配以山水、树木、花草等,既突出了主题又展现了神奇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开幕式当天,书画家李增先驻足在《二十四孝图》前,称赞这是一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孝道”的经典作品。一位来自日本的客商对乐都农民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用优盘将画面内容全部拷走,并表示带回国与朋友们商量好后跟李积成联系购买。

 

       乐都“泥腿子”画登上了国家级艺术节的大雅之堂,为本次青海展会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四种刺绣“秀”青海大美

 

      互助土族的盘绣、乐都瞿昙的藏绣、湟中鲁沙尔的堆绣和湟源丹噶尔皮绣等四种刺绣亮相艺术节,合称为大美青海绣。绣品均出自于农家妇女的巧手,凭借独特的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诉说着青海的大美,获得艺术节参观者的广泛好评,展会当天销售异常火爆。

 

      选用上等丝线,颜色以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为主,配色协调,鲜艳夺目,高品位的刺绣艺术珍品——土族盘绣让大伙看到了土乡的特色。罗卡、前搭、加朗等绣品流行于藏族妇女中,藏族妇女不仅有如织的巧手,而且有了随时代潮流的思维。以枕顶、鞋垫、针扎、荷包、童帽、鞋面为主的藏绣是融藏汉艺术风格为一体的代表作品。无论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着重于人物造型,讲究各色丝绫的配置为代表作《藏财神》、《宗喀巴》等藏式堆绣,还是以历史古典人物、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为代表作的《红楼十二金钗》、《唐蕃古道》汉式堆绣,人们纷纷在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湟中堆绣前留影。丹噶尔皮绣被称为“西部羌人”、“织皮昆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传统古老的盘攒绣的基础上,融入了西部各民族的多种针法。原料多采用牛羊绒毛、丝线及牛皮、羊皮、兔皮等多种动物皮革,全部手工精工制作。

 

      秀青海之大美,各有特色的刺绣无疑成为展会景中之景。

 

  热贡唐卡“放大”后更精彩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造型生动传神,设色均净协调,工笔精细绝美,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几乎所有参观的人都会拿起放大镜仔细观赏热贡唐卡的魅力。这是16日首届中国农民文化艺术节上的一个缩影。

 

      “简直太神奇了,不用放大镜,我几乎用肉眼看不到文殊菩萨的背肩上还画有一条龙!”参会的艺人陈先生在一副《释迦牟尼》卷轴画前流连忘返,大呼“此工艺无与伦比!”当得知这一幅幅作品出自一双双农牧民之手的时候,陈先生更是叹为观止。

 

    ……

 

      两天来,新奇美的集萃尽展着青海农牧民文化艺术的精华,在一派赞叹声中,人们正在细品青海农牧民文化艺术的根!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