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自2000年国务院批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开发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及外向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增速40%以上,已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据悉,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10年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自治区党委“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兵团党委“做大做强石河子垦区”的历史机遇,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改革与开放同步,做大与做强并重,使开发区在原有基础上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10年来,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开发区生产总值可达到75亿元,较10年前增长24倍;工业增加值可达到54亿元,较10年前增长25倍;税收可达到10.8亿元,较10年前增长27倍。
10年来,石河子开发区始终把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借外力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引来了台湾顶新集团、旺旺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雨润集团,浙江娃哈哈集团、雄峰集团,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213亿元。石河子开发区成为内地知名企业在新疆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此外,石河子开发区紧紧围绕优势资源转换和新疆及中亚区域市场,重点在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现代农业装备四大产业上下工夫,形成了依托核心大企业、培植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众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目前,开发区已建成“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氯碱化工产业基地,今年底新疆天业集团聚氯乙烯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20万吨;依托棉花资源和纺织产业基础优势,建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产业基地,今年底将形成160万锭的生产规模;依托新疆和中亚国家市场优势,建成西部地区知名企业最多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今年底食品生产加工能力将达到150万吨;发挥兵团大农业市场和成本优势,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节水器材生产供应基地和国内唯一的采棉机组装基地。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石河子开发区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初步实现了产业链由短向长、企业规模由小向大、产业结构由轻向重、技术含量由低向高的转变。如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在已形成100万锭纺锭规模的基础上,计划再投资32亿元建设年产7500万件服装、6万吨毛巾、1亿米家用纺织品项目,继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江苏宏远电子有限公司720万平方米的特高压电极箔项目已经投产,填补了我国特高压电极箔领域的空白;浙江宁波合盛集团年产40万吨有机硅及配套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100亿元的工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