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瓶八诊”亮相三民博览馆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俗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汤瓶八诊”亮相三民博览馆

来源: 时间:2010-06-2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诞生于丝绸之路 扬名在千年之前

                      “汤瓶八诊”亮相上海                       

 

  
    诞生于丝绸之路,亮相于2010上海世博会宁夏周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馆进行展示。
    
   “汤瓶”是穆斯林具有代表性的专用器具,得名于唐朝。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波斯国以及穆斯林,对中土大唐作出的贡献,按照穆斯林习俗,打造了一只瓶状的“洗壶”,壶内可装热水。古时“热水”谓之“汤”,故易名“汤瓶”。简单说来,“汤瓶八诊”就是对头、面、耳、手、脚、骨、脉、气等八部位进行诊疗。该疗法手法多样、器具繁多,不仅有经脉按摩、刮痧、拔火罐,还有经鞘仪等独特的工具。
    
   “汤瓶八诊”诞生在1300年前的丝绸之路上,是中国回族医学文化的瑰宝。波斯人自丝绸之路跋涉至长安时,发现中医经络理论,并结合自身保健方法,逐渐形成“末梢经络根传法”。此为后来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汤瓶八诊”的雏形。经过千年沉淀和发展,“汤瓶八诊”结合了波斯医学、中东伊斯兰医学,融合了中华医学后,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夏杨氏回族“汤瓶八诊”第七代传人杨华祥教授,是出生在上海的回民。此次,他打破不外传的家规,落户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馆,免费向各族百姓展示其博大精深。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