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县城,城市“东扩西移”,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深化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管理、塑造“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增强城乡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创新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这是宁夏泾源县奋力向西北最休闲县城目标迈进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和行动准则。全县人民正在为此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努力。
泾源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地处六盘山东麓,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气候湿润,山清水秀,境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被誉为“高原绿岛”。1997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命名为自治区级风景旅游县,2000年又被纳入六盘山国家生态公园。
近年来,泾源县围绕“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泾源”这一主题,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的方针,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县城“拉一产、聚二产、促三产”功能优势,以“建设美丽泾源、展现特色靓丽、构建发展平台、共享发展成果”为载体,深入开展“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活动,泾源县城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全面提高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
泾源县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入手,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原则,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年来,泾源县县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800多万元,先后实施完成县城二期供水工程;景观水道提升工程、卧龙山综合治理工程、珍稀植物园工程、万汇公园建设工程、县城集污及污水处理工程、集中供热改造工程、东平路改造工程、综合市场建设工程、清真小吃一条街建设工程、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工程、县城西区亮化工程、县城西峡路及给排水建设工程、百泉街东西段道路及供排水改造工程、廉租住房建设工程、泾河路南段道路与供排水建设、泾源三小建设工程、清真牛羊肉屠宰市场建设工程、金水苑小区建设工程、六盘山养牛园区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0年正实施商贸城开发建设工程、旧车站开发建设工程、西区滨河路、思源路及西峡路南段、富强路南段道路及给排水工程、综合市场扩建工程、396套廉租住房建设工程等城市重点工程,城市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树立“旅游县城”新形象,泾源县委、政府严格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的总体要求,结合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人力、物力,攻坚克难,对县城影响市容市貌的危旧房屋进行了拆迁改造,建成了旅游商品一条街、清真食品一条街、东平路商业街、卧龙山公园、万汇公园、珍稀植物园、新月广场。
3年来,为改善市容市貌,泾源县先后对县城“三街五路”87幢办公楼、113幢住宅楼、60处私人住宅进行“穿衣戴帽”。粉刷、油漆屋面,砌筑、修补围墙,绿化带铁艺围栏。对县城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维修。在巩固区级“卫生县城”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区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2009年,泾源县成功创建宁夏自治区级卫生县城,2010年,宁夏“园林县城”创建已然第3年,也是考核验收年。为使“园林县城”这个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创建成功,泾源县
从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民动员抓创建,攻坚克难,强力推进。以万汇公园、景观水道、珍稀植物园、卧龙山公园,单位庭院绿化为点,以县城各街区绿化为线,以龙脊山、龙腹山绿化为面,按照“建一园绿一点,修一街绿一线,一街一景”的思路,对县城不同区域、不同街道聘请专业园林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采取“多层次、多季节、多样化”的绿化方式手段,充实绿化网络,加快县城景观带、休闲广场、城市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城区绿化连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五园三场一山一水”“四纵八横”“一街一景”的县城绿化景观体系。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一街一景、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新格局。
泾源县还在城市亮化上下功夫,在县城重点街区全部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全县所有商业楼、办公楼也将全部实施亮化,形成了城市的个性亮化特色,给城市居民以视觉美感和交通安全感。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工作上,泾源县努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宁夏泾源正奋力向西北最休闲县城目标迈进。
泾源县水上公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