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扎实推进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西北师范大学扎实推进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

来源: 时间:2010-06-2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与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签订了共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创新实验区协议和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协议,成为疆外第一所赴新疆基层地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师范大学。20088月至20101月,西北师范大学已选派三批13个专业478名师范生赴阿克苏地区7个县()45个基层中学、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急需汉语师资的民汉合校和民族学校开展实习支教;第四批120余名师范生将于311赴阿克苏地区继续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实习支教工作为服务新疆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维护新疆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切实抓好实习支教工作,西北师范大学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尽快建立完善实习文教工作规章制度。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工作条例》,详细规定了实习支教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各级职责、具体实施步骤与内容、学生学分获得与评优、经费保障等内容;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学生守则》,明确实习支教学生的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认真做好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聘请民族教育专家和有民族地区工作学习经历的老师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和岗前培训,编印介绍支教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和风土人情的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动员;根据实习支教的要求及时调整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及微格教学培训,提高支教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是加强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全程指导。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带队教师,全程驻点在支教学校,对支教学生进行辅导确保支教学生短时间内能胜任教学工作;建立由“指导老师—支教地区教育局一支教学校负责人一支教同学小组长一支教同学”组成的实习支教联系网络;建立西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网站、QQ群,实现学校与实习支教师生及时沟通与联系。

 

四是创新实习支教工作机制。协调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处室、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及时研究和解决实习支教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习支教师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实习学校签订《实习支教安全协议书》,积极探索与实习学校协同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有效机制。

 

五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签订《赴新疆实习支教承诺书》,要求学生自觉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维族日常用语,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一定要在与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接触时注意民族禁忌与礼貌礼节。

 

学校还以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加快推进《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在教师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加快改革发展,更加注重师德教育,更加突出从师技能的培养和形成;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和见习,增建微格教室来增加微格教学培训的时间;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高中教材研究以及研究性实习、校本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学基础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进一步改革完善“多学科混合编队”实习模式。 

 

通过开展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西北师范大学开辟了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途径,实实在在地给支教县市的农村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帮了忙,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基础教育特别是“双语”教育的发展。支教同学一学期人均上课132节,最多者为280节;72%的学生授课时数超过了100课时;53%以上的学生除了担任本专业课程授课,还承担了相近专业的授课任务,个别学生的课堂案例得到师生的肯定并在实习支教学校中全面推广。实习支教学生也在实践中经受了艰苦环境的磨练,综合素质特别是从师技能有了明显提升,认识社会、看待问题更加客观实际,认为实习支教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有很大作用。一些学生与支教学校签订了就业合同或者意向,计划扎根边疆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截至目前,2009年我校毕业生中有60人到薪疆就业,其中到阿克苏地区28人,首批实习支教172人中有14人到新疆就业。实习支教为加快我校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