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青衣马少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清真菜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青衣马少敏

来源: 时间:2010-06-2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京剧《响九霄》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戏是我的天,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生命,戏是我的根”,马少敏说,这最能代表她作为一名京剧人的心声。

    从一名因为父亲职业关系喜欢上京剧的回族小姑娘,到如今获得诸多国家级荣誉的京剧艺术家,马少敏塑造了诸多的舞台艺术形象,得到了观众的深深喜爱和同行们的肯定。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马少敏去剧场观看现代京剧。耳濡目染之间,马少敏逐渐喜欢上了京剧这门艺术。1979年,甘肃省艺术学校招生,马少敏报考了京剧班,从此走上了京剧演员生涯。

    梅花香自苦寒来。马少敏称自己在京剧表演上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平时下的功夫、吃的苦要比别人多得多。“记得刚开始练功学习,那时是最累、最苦的时候,忍受不了就经常哭鼻子抹眼泪,过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了、练开了,就不觉得苦了,也就完全投入进去了。”回忆起在艺校学习的经历,马少敏笑着说。

    现在马少敏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付出辛苦最多的还是2006年开始排练京剧《丝路花雨》。这是一部新作品,马少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姊妹艺术元素和精华,来丰富主人公“英娘”这个人物形象。在创作这个角色的过程中,马少敏常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造型、一段唱腔达不到要求、做不到位,抓不准角色的感觉而着急上火、较劲。

    “我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这出戏整天泡在排练厅不断练习、摸索、改进,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马少敏说。
 

    这种执着贯穿着马少敏近三十年的表演生涯。她在主演传统京剧《四郎探母》《捧印》《廉锦枫》《贵妃醉酒》等剧目、昆曲剧目《刺虎》《游园》、新创剧目《夏王悲歌》《野天鹅》《西域星光》《丝路花雨》以及现代京剧《杜鹃山》等剧目时,塑造的形象均深入人心。

    近年来,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马少敏的精力,集中在基层文化建设和戏曲人才培养上。履职以来,她先后在培育戏曲人才、提升戏曲作为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和生命力以及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方面做调研、提建议。

    “作为一名文化界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文化基层单位反映情况,表达他们的心声。”马少敏说。

    作为一个荣获了多项国家级荣誉的艺术家,马少敏说,自己今后将继续积极参与送戏进农村的公益演出,坚持送戏下乡、进校园活动,并培养新的观众群,传承优秀的京剧经典。

    “现在每年都要参加二三十场公益性演出。经常送戏到田间地头,为普通百姓送上精神食粮,使他们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国粹经典的艺术魅力,从而丰富农村和基层的文化生活。”马少敏说。

    她还致力于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青年人当中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艺术,培育新的观众群,让年轻人了解和走近京剧艺术。

    每次表演前化装时,马少敏的心里都有一份宁静与虔诚。她告诉记者:“从事京剧艺术表演近三十年,我已经数不清化过多少次装。每一次化装,就是我又一次走进扮演人物心灵的开始,是我与这个剧中人物交流的过程。”

    “排练场的汗水、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组成了我生活的每一天,京剧艺术是我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为它欢乐、为它奋斗、为它思考、为它感动、为它欣慰。我的喜怒哀乐已经全部都融入我的京剧事业中了。”马少敏说。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