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兰州市申报“中国牛肉拉面之乡”的实地考察认定工作正式开始,受中国烹饪协会委托的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市商务局的专题汇报后,走进重点企业和职业院校,亲眼目睹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流程和工艺传承,对我市餐饮原料、消费市场、人才培训、行业发展等进行综合考察,结合“中国牛肉拉面之乡”认定的各项基本要件对兰州牛肉拉面“挑刺”。副市长俞敬东在考察认定情况汇报会上致辞。
俞敬东在致辞中说,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兰州的著名小吃和特色面食,历史悠久,享誉全国。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发展步伐步伐不断加快,经营品种日益丰富,经营网点大幅增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呈现出区域饮食特色与现代餐饮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这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市委市政府将牛肉拉面的产业化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出了重要部署,也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继成功注册“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后,又积极申报“中国牛肉拉面之乡”,希望专程来兰考察牛肉拉面发源的各位专家给兰州牛肉拉面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真知灼见,帮助兰州牛肉拉面在我国民族餐饮品牌发展长河中做出新贡献。
据介绍,目前我市现有牛肉拉面馆(店)1099家,其中清真面馆(店)639家,总营业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年营业额12亿元。
在2008年底,由中国烹饪协会作为主要力量参与起草、商务部发布的《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里明确提出,甘肃兼具“北方菜聚集区”和“清真餐饮聚集区”两大优势,要重点建设兰州为“中国牛肉拉面之乡”。在此背景下,市政府审时夺势,积极挖掘地区饮食文化基础资源,于今年正式向中国烹饪协会提出“中国牛肉拉面之乡”的命名要求。
此番考核组一行受协会的委托,将开展为期两天的考核认定,并借助专家的学术优势,结合对兰州当地餐饮原料、消费市场、人才培训、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考察,研讨“中国牛肉拉面之乡”的各项基本要件,以及兰州牛肉拉面的产业化进程。
背景条件:
申报“中国牛肉拉面之乡”六大优势
首先,兰州牛肉拉面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作为中式快餐的代表,它既是大众化餐饮,又是绿色餐饮,还是民族特色产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其次,作为牛肉拉面的原产地,兰州及其周边地区物产丰富,养殖业、种植业快速发展,为兰州牛肉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三是兰州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兰州餐饮业不仅拥有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湘菜等国内各大菜系,而且在融合各菜系风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菜系——陇菜,清真菜更是闻名全国。
据统计,2009年兰州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8亿元,其中兰州牛肉拉面营业额12亿元,占餐饮业的18%。四是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兰州牛肉面的百年历史,凝聚了兰州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其核心就是融洽与和谐。五是兰州牛肉拉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兰州本地1099家牛肉面馆年营业额12亿元,年上缴税金1亿元,吸纳就业近万人;全市每年牛肉面加工使用面粉3万吨,牛肉1.2万吨,蔬菜8万吨,这些原辅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和畜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六、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兰州牛肉拉面的发展,相继举办“中国兰州牛肉面技术大赛”,制定并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兰州牛肉面地方质量标准和兰州牛肉面馆(店)分等定级标准,成立兰州牛肉面行业协会,举办首届中国兰州牛肉面节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兰州牛肉面商标,并于今年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使兰州牛肉面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关心支持牛肉面发展的有关专家出版了《兰州牛肉拉面宝典》、《与黄师傅谈兰州牛肉面》、《兰州拉面》等专著。
发展思路:
打造全国牛肉拉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今后,我市将以产业化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培训为保障,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实施”为原则,以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为发展模式,通道引导规范、改造提升、强化培训、品牌培育、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用3-5年时间,把兰州打造成全国的兰州牛肉拉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制定中心、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输出中心、原辅料加工供应中心、连锁经营推广中心,形成集科研开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一体的覆盖全国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体系,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就业人员达到60万人,成为服务业的一个亮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重点:
培育重点企业 发展连锁经营
培育和打造10家年营业额过2亿元的跨区域龙头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全国知名牛肉拉面企业品牌。用5年的时间,在兰州发展连锁经营店500个以上,在全国建成5个区域性大型龙头旗舰店,建成5个单体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加工配送中心,设立30个区域性营销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店1万个以上。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深入开展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营养功能、经营管理、品牌文化等研究,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不断提升兰州牛肉拉面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打造以兰州牛肉拉面为龙头,关联产业共同发展,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物流配送、技术研发、配套服务、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专家建言:
标准化起步 打好文化牌
“将文化、经济、社会影响相结合,兰州牛肉拉面要立足于标准化先走出去,在全国形成统一的认知。”,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王一萌认为,兰州牛肉拉面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兰州牛肉拉面极具影响力,但矛盾的一方面是市场比较混乱,建议兰州在做牛肉拉面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大牛肉拉面在全国的将示范性,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在各省区大城市开示范店,准确地传达文化和特色。同时,打好文化牌,最先要做文化的宣传造势,通过对牛肉拉面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掌控牛肉拉面市场的话语权,使大众形成的认知。
相关新闻
首批100家牛肉面馆将使用
“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
6月29日,记者从兰州市商务局获悉,为了鼓励兰州牛肉拉面规范化经营,经相关部门审批认定,对符合条件的100家企业授权使用“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也将同步出台。
为规范管理“兰州牛肉拉面”商标的使用,市商务局根据《兰州牛肉拉面质量标准》和《兰州市牛肉拉面馆分等定级标准》,对条件成熟的牛肉拉面企业在自行申报、相关部门推荐的的基础上,进行了严格审定,最终筛选确定了100家牛肉面馆使用“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将于近期进行授牌,兰州牛肉拉面的注册商标将在首批百家牛肉拉面馆(店)里亮相。据悉,与之同步进行的《兰州牛肉面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也将出台。
鲜食兰州牛肉拉面走向全国
产业化生产模式吸引国内外商家欲加盟
近日,由国家商务部、甘肃省商务厅组织在北京举办的“甘肃商品大集”展销会上,兰州王振牛肉面大王有限公司生产的“鲜食兰州牛肉拉面”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不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而且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参展团体以及国内多个省市的参展商都对原汁原味的“鲜食兰州牛肉拉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均意欲与兰州王振牛肉面大王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谋发展。
兰州牛肉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色香味型俱佳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特征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华第一面”。
采访中,兰州王振牛肉面大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表示,兰州牛肉面具有百年的历史,是兰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考究的用料、精湛的制作工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独特品味所显示出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艺术魅力,其产生的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必然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民族食品产业。
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兰州地方的“名片”,如何做好这个产业,使它的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体现和发展是大家一直关注的焦点。基于这样的初衷,兰州王振牛肉面大王公司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联合国内三家科研机构,结成紧密的联合体,努力研发“鲜食兰州牛肉拉面”系列产品,解决了鲜食面保鲜、品味和湿面保鲜口味发酸的关键问题。产品研发成功后,公司又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一流先进的研发生产基地,工厂化生产出鲜食牛肉拉面、即食羊肉泡馍、黄焖羊肉、易拉罐甜醅等极具兰州地方特色的七大类40多个品种的系列绿色食品。尤其是“鲜食兰州牛肉拉面”,经过不断研发解决了湿面保鲜、品味保持、风味还原等关键问题,保留了百年牛肉拉面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独到品味特点。
据了解,把具有百年历史的兰州牛肉拉面特色小吃通过高科技手段,采用先进的绿色原料保鲜技术,工厂化生产保持其鲜食的风味特色不变,这在全国同行业中尚属首创。在甘肃省科技厅和兰州市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该项目以“设计合理,研究方法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实现了兰州特色小吃工业化生产,总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突出优点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和青睐。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