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晴,30日午后世博园区温度超过了35℃,游客依然兴致不减。在世博园内,遮阳棚、遮阳伞和喷雾装置因为高温都已开启。世博局也特意在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表示,如果以后上海最高温度超过35℃,世博局还将向每一位入园的游客赠送一把扇子。
未来三天最高温达34℃
35.4℃,上海30日发布入夏后的第二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不过,或许本周高温并不会就此罢手,而是可能打出一套“组合拳”。记者30日从上海中心气象台了解到,从1日起到周六,连续三天的最高气温预报值都达到34℃,极有可能会出现连续高温。
29日申城还是大雨滂沱,可30日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申城受其边缘影响,日照强烈,气温攀升迅速。上海中心气象台11时05分对外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午后达到高温的地区为浦东、徐家汇和松江,其它地区最高气温在32℃至35℃之间,这也是上海市自入夏以来出现了第2个高温日。
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根据目前分析,从30日起到本周六,江南主雨带都在淮河流域,周日才开始南压。这意味着在周日之前,上海午后局部阵雨或雷雨,气温高、湿度大,体感闷热。预计在未来三天,申城最高气温都在34℃左右,不排除出现连续高温的可能。由于午后感觉较热,专家提醒市民外出和游园时要注意防暑和补水,市民还需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安排好出行等有关计划。由于天气较热,体弱多病的游客最好是避峰观摩。
腹泻中暑的人多了
记者从园区医疗点了解到,随着气温和参观人数双双攀高,本月世博园区内医疗站点接诊游客的病种与上个月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腹泻、中暑的游客每天都在增加。
世博园B片区仁济医疗站的医生告诉记者,外伤就诊的游客与5月相比,已经没有那么多。但是在就诊者中,近期腹泻和中暑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在医疗站,来自江西的小女孩费丽晴告诉医生,因为天气热所以连吃了两三根冷饮,结果没一会儿就拉肚子了。医生告诉记者,像这样贪凉导致腹泻的游客不在少数。他提醒道,在观博过程中,不能过分贪凉,不要过多食用冰淇淋或饮用冰镇饮料,过多食用则直接导致肠胃温度下降,干扰肠胃正常蠕动,诱发腹痛、腹泻。此外,游客携带入园的食物最好是干粮,避免携带易变质食物,蔬菜瓜果要注意洗净或去皮;不要频繁在室内外进出,特别是身体较弱的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场馆内外的温差;观博要量力而行,要及时补充水分。游客可以自带一些盐,兑淡盐水喝,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
地铁站成“避暑胜地”
30日下午,一辆世博大道越江线即将抵达浦西企业馆终点站,乘客开始纷纷起身准备下车。坐在车最后排的两名游客,在睡梦中被周围小小的“躁动”吵醒,其中一人揉揉眼睛,伸了一个懒腰后很不情愿地对他的游伴说:“这么快就到了啊,车上的空调真舒服,要是能来来回回一直乘下去就好了,实在是热死了。”他的游伴听了,也点头称是。最终,两人很不情愿地被终点站的志愿者“请”下了车。
30日的高温,让不少长时间参观和排队的游客都感到体力不支。于是,他们都开始找寻园区一个个阴凉“场所”歇歇脚。
许多游人选择了园区内的地铁站避暑。记者在世博大道站看到,一些游客坐在站台里,车来了也不上车,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天太热了来避暑的。据一名13号线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地铁站位于地下,空调比较舒适,客流也不是很大,且没有像园区公交车那样终点站必须下车的限制,地铁站及列车上成为了良好的避暑场所,“但只要他们不影响车站和列车的运营,我们一般不会上前制止”。
高温到来后,园区内遮阳伞旁的加湿器也都投入“工作”。不少游客玩累了,坐在遮阳伞下的长凳上,轻轻摇着扇子,同时享受着水汽降温带来的一份舒适。记者在浦西企业馆门前看到,增湿器下的座位几乎座无虚席,有些游客在这份惬意下,坐着进入了梦乡,当然也提醒游客在休息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高温天将发扇子
根据世博局官方发布数据,遮阳避暑设施将在近期增加,其中在遮阳伞下增加凳椅17000多个,座位总数达到10万个;新增遮阳伞3000多顶,总数达到12000顶;累计为各类展馆搭建遮阳棚24000多平方米,遮阳棚内安装1000多台电风扇和一大批喷雾设施;园区直饮水龙头总数达到2000多个。此外,还增加了190多辆饮料、冷饮临时售货车。
为进一步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在卫生部门支持下,主办方将继续充实园区医疗急救力量,通过新闻媒体和手机等载体加大宣传高温季节的疾病预防知识。
洪浩在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如果上海最高温度超过35℃,世博局还将向每一位入园的游客赠送一把扇子。
进入7月份,除了高温天以外,强对流天气、台风、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也随时可能发生。这两天,世博局正在增派人手加强易积水地带和排水系统的巡查,加大各类设施的检查检修力度,加强防雷防潮防霉工作,加强园区气象服务,提高天气预报频率。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