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获得清真食品准营证的餐馆,为了招揽生意,也打起“清真”招牌。
在执法过程中,记者看到,在这条长约一百多米的商业街上,大大小小有七八家餐馆。一家名为伊清饺子拉面馆的店员,看到执法人员时,急忙将写有“清真”字样的招牌搬进店内。店员说,清真食品准营证正在办理中。执法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群众举报小郑烧烤、富康酒店、玉皇阁大酒店、丽景南街货运市场附近餐馆销售的部分食品不清真,他们责令整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据兴庆区卫生局局长赵景宝介绍,利润的驱动加上清真食品监管盲区的存在,及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烹饪技术、服务人员的紧缺,最终形成了清真食品准营证持证率低的现状。
“店主是汉民,按照条例,是不可能拿到清真食品准营证的。”兴庆区宗教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的个体工商户,其业主及烹饪人员必须是回族或者是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其他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