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莲花山的花儿会最有名。自农历六月初一起,各族群众身穿鲜艳服装,欢天喜地来到莲花山上漫花儿。
一支专业队伍的加入,令今年的花儿会显得尤为声势浩大。
一
7月13日,来自省城的专业艺术院团——甘肃省歌剧院将音乐剧《花儿与少年》的舞台设在了层峦叠嶂的莲花山上,这样的大型实景演出,在甘肃尚属首次。而在一年前,《花儿与少年》的问世,还曾填补了我省没有音乐剧的空白。《花儿与少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花儿,它的诞生,在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段上大大丰富了国内现有的音乐剧舞台,为民族音乐剧的发展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这一次,他们再次迈出探索步伐,将原本在都市舞台上演出的高雅音乐剧搬回了花儿的原产地。省歌剧院院长彭德明说:“花儿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于花儿的《花儿与少年》回到它的故乡实景演出,是对花儿的一种探索性的传承。”
山为背景树为屏,梅朵与赛尔德的爱情故事在此拉开:凶狠的狼群在山林里追逐着雪白的羊羔,藏族姑娘梅朵的呼救声揪着人心,保安族少年赛尔德闻声相救,姑娘的心弦被轻轻拨动。在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上,两位年轻人漫着一曲曲花儿互诉衷肠,但喜欢梅朵的嘎虎妒火中烧……
在青山绿水间,《花儿与少年》更为清新动人。
二
山下的小广场,是最好的看戏处,演出前一小时已被挤得满满当当。后来者就山上山下地站着坐着。人山人海的莲花山,早分不出是戏里的花儿会,还是现实中的花儿会。
尽管梅朵的唱腔很是“洋气”,但旁白的运用使观众没有任何障碍地看懂了故事,何况还是发生在莲花山上的一个爱情故事呢。一位村民对身旁的同伴解释说:“我看懂哩,他爱她,她不爱他,她爱另一个他,最后他俩跑了!”在老乡的眼里,任是再荡气回肠的爱情,也不过简单如此。事实上,梅朵的爱情也许就发生在他们身边。
来自兰州的几位观众如痴如醉地看完演出,连声说:“好看好看!比在剧场里看戏过瘾。如果把它搬到兰州的白塔山、五泉山或者是水车博览园里常年演出,那外地的朋友来了,就可以多个选择了。”
三
现场的热烈也超出了东道主的预料,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廷荣说:“首次尝试在莲花山进行实景演出,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看来我们得考虑将《花儿与少年》作为莲花山的保留演出了。同时我们也考虑,还可以邀请原生态的花儿歌手参与其中,比如婚礼等场景,山上山下,大家一起为他们祝福。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应该更好。”
来自新疆的几位客人看过《花儿与少年》的实景演出后找到彭德明,商讨能否把这台戏搬到新疆去演。
省内另一处风景地的管理者看完演出,想请省歌剧院为自己的景点量身打造一部艺术作品。
开甘肃实景演出先河的《花儿与少年》,也许唱开了一条演出与旅游相结合的新路。